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50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15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主要介绍了反应增容的机理,及其涉及的反应类型、反应性增容剂的制备方法,并综述了反应增容在聚合物改性中的应用概况,对其在明胶基共混材料的制备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2.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作用方式及其对作物的选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磺酰脲类除草剂已代表现代农用化学品的主要发展方向,这类化合物具有杀草谱广,用药量低,对作物选择性强,对动物的慢性,急性毒性低等特点。一般每公顷用药量仅为2~75克有效成份,对大鼠经口急性毒性LD_(50)大于4000毫克/千克,对非靶标有机体无生理富集倾向,在土壤中易通过化学方法和微生物降解,不会在环境中长期积留,具有良好的环境特性。杜邦公司的G.Levitt博士作为磺酰脲类除草剂的首创者详细地介绍了杜邦公司发现这类化合物的历程。Blair和Martin(1987)主要以氯磺隆和甲磺隆为例介绍了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活性、归趋和作用方式。Beyer等(1987)介绍了磺酰脲与土壤的关系。等(1989)综述了磺酰脲在农业上的应用及其在环境中的归趋。孙丙耀等(1996)综述了磺酰脲在土壤中的行为。本文对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有关文献作一综述,主要内容包括磺酰脲类除草剂的作用方式及其对作物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3.
微胶囊化技术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明胶是用作微胶囊壁材的主要材料之一。明胶的性质对微胶囊的制备、应用有重要影响,人们往往侧重于其应用性,缺乏关于不同明胶对微胶囊化过程、对其应用性能的系统研究,因而不同文献中的结果的可比性就比较差,对微胶囊的选材缺乏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4.
AS1.398中性蛋白酶制备水解明胶(Ⅰ)--反应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考察了游离AS1 398中性蛋白酶催化明胶水解反应时 ,不同温度、pH值、水解时间及酶用量等反应条件对该反应的影响规律 ,探讨了AS1 398中性蛋白酶应用于制备水解明胶工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5.
本文研究了以不同分子量的皮明胶和月桂酰氯为原料的酰化反应,并从产物的氨基取代度及其溶液的表面张力、起泡力、乳化力和去污力等性能,考察了反应原料配比对产物表面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明胶水解工艺改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1.前言 用酶促水解工艺制备水解明胶,虽然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节能、无污染、过程便于控制、产品性能比较稳定等一系列优点,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例如,制作水解明胶使用的原料胶系高档明胶;水解过程中酶的使用只是一次性的;水解产物为单一品种,尚未构成系列产品等。 为提高水解明胶的技术经济效益,针对上  相似文献   
107.
明胶接枝丙烯酰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凝胶层析法对明胶接枝丙烯酰胺的产物进行分离,研究了反应条件(明胶和丙烯酰胺的酸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对明胶接枝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跟踪了反应过程中产物分子量分布的变化,揭示出明胶接枝丙烯酰胺反应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08.
本文研究了乳化剂(E)(1283,SDS和1283 SDS)对明胶/丙烯酸丁酯(Gel/BA)、明胶/丙烯腈(Gel/AN)和明胶/(丙烯酸丁酯—丙烯腈)〔Gel/(BA-AN)〕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揭示出了这三种乳化剂的使用对明胶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规律。对于Gel/BA三种乳化剂均合适;对于Gel/AN、Gel/(BA-AN),1283或不加乳化剂较为合适。本文还研究了在不用乳化剂的条件下,乳化时间(Et)对Gel/(BA-AN)三元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9.
<正> 照相明胶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应用史,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高聚物能取代其在感光胶片中的地位,研究工作和生产实践都明确地指出,感光胶片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使用的明胶,由于明胶分子多分散性等不易控制所造成的生产重复性差和性能不易统一的问题,以及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