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54篇
金属工艺   40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18篇
矿业工程   20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8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篇
冶金工业   6篇
自动化技术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21.
研究了定向凝固高温合金DZ8长期时效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合金经900℃长期时效,时效至500h,γ′相由立方形开始向圆形转变;时效至1000h,γ′相则基本上呈圆形,γ′相尺寸稍有长大;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γ′相尺寸逐渐变大,时效至3000h,γ′相大小接近1μm;合金经3000h长期时效后没有出现脆性的TCP相,该合金具有良好的组织稳定性。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室温σb和σ0.2均呈下降趋势,拉伸塑性变化则相反;760℃和980℃持久寿命,时效100h时达到峰值,时效100h后,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22.
分别以轻烧菱镁矿粉和分析纯MgO粉为镁源,以工业α-Al2O3粉为铝源,按n(MgO):n(Al2O3)=1:1的比例配料,经球磨混合、机压成型后,分别在1 550、1 600和1 650℃保温3 h合成了两种不同镁源的镁铝尖晶石试样,对比检测了两种试样的致密度、强度、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1)利用两种不同镁源合成试样的致密度和强度均随合成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合成温度相同时,以轻烧菱镁矿为镁源的试样的致密度和强度较高。2)以轻烧菱镁矿为镁源、1 650℃合成的试样的主晶相为尖晶石,还有少量CA2和CaSiO3,其尖晶石晶体发育较好,八面体形态可辨;以分析纯MgO为镁源、1 650℃合成的试样中只有单相镁铝尖晶石,但尖晶石晶体发育较差,只有少数形成较完整的八面体形态。3)轻烧菱镁矿中SiO2、CaO杂质的存在有利于试样中形成CaO-Al2O3-MgO-SiO2系低熔点相,促进镁铝尖晶石晶体的发育及试样的烧结。  相似文献   
223.
以Si粉和SiC为原料,采用半干法冷等静压成型,通过反应烧结成功制备了Si_3N_4-SiC复相耐磨材料.并将其和95Al_2O_3耐磨陶瓷在以水和SiC混合颗粒为冲蚀介质实验条件下,进行液固两相流冲蚀磨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原料中Si粉加入量为40%~80%(质量分数)试样的耐冲蚀磨损性能优于95Al_2O_3耐磨陶瓷.原料中Si粉加入量为70%试样的耐固液两相流冲蚀磨损性能最好,在平均线速度分别为132和67 m/min的实验条件下的冲蚀率分别仅为0.87%和0.30%.此外,通过SEM观察了冲蚀后试样的显微形貌,探讨了其耐液固两相流冲蚀磨损的机理.  相似文献   
224.
溶胶-凝胶法合成LiTaO_3粉体的烧结和介电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LiTaO_3粉体,并探讨溶胶-凝胶过程中的工艺条件对LiTaO_3陶瓷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A(柠檬酸):Ta=4:1条件下制备的LiTaO_3粉体在1150 ℃烧结后试样的相对密度可达到92.3%;相对介电常数可达到147,介电损耗低为1.63.  相似文献   
225.
分别在1400、1500、1600、1700℃的温度下,于0.9MPa氮气气氛条件下保温3h,对FeSi75硅铁合金粉体进行了氮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FeSi75合金粉体氮化后产物为Si3N4和Fe3Si,其中1400℃和1500℃氮化产物中的氮化硅为α-Si3N4;1600℃和1700℃氮化产物中的氮化硅为α-Si3N4和β-Si3N4。α-Si3N4的数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少,β-Si3N4的数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氮化产物si3N4的显微形貌为针柱状和长柱状。  相似文献   
226.
Al2O3-MgO(尖晶石)-Sialon复合耐火材料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刚玉颗粒和细粉、氧化镁细粉、尖晶石细粉和Sialon细粉为原料制备了钢包用新型无碳Al2O3-MgO(尖晶石)-Sialon复合耐火材料,通过研究得到适宜的工艺参数为:原料中大颗粒(8~3 mm)与中颗粒(3~0 mm)的比例为65:35,埋混合粉烧结(C:Sialon=4:1)和烧结温度为1600 ℃.制备的Al2O3-MgO(尖晶石)-Sialon复合耐火材料具有高强度和优良的抗氧化性能、抗渣侵蚀和抗热震性能.  相似文献   
227.
铝矾土尾矿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固体废弃物,利用前景相对较小,大量堆存破坏生态环境,是铝土矿实现可持续开发利用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以铝矾土尾矿为主要原料,添加铝矾土熟料、锂瓷石制备了莫来石–刚玉质复相陶瓷,通过添加了不同含量的锂云母,探究了其对莫来石–刚玉质复相陶瓷的性能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陶瓷的物相组成和形貌进行分析,研究锂云母的含量、烧结温度等对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锂云母的加入可降低陶瓷烧结温度,提高其力学性能,当添加质量分数为10%的锂云母、烧结温度为950℃,制得莫来石–刚玉质复相陶瓷的力学性能较好,满足建筑陶瓷材料应用领域及建筑砖使用要求,其物相组成为刚玉、莫来石、石英、赤铁矿、金红石及玻璃相,体积密度为1.75 g/cm3,导热系数为0.447 W/(m·K),收缩率为5.47%,常温抗压强度为74.87 MPa,在建筑陶瓷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8.
由于电力用户系统的脆弱性和高风险,为保护电力用户系统不受全天候的网络攻击,提出了一种基于行为模型的电力用户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从信息系统网络流量中提取行为数据序列,构建控制器和入侵系统受控过程的正常行为模型,并将测试行为数据和预测行为数据进行比较以检测电力用户系统异常。结果表明,基于行为模型的异常检测,可以有效检测异常行为数据。当电力用户信息数据被篡改时,入侵检测系统可检测出行为序列异常。3种不同的入侵攻击假阴性率均小于6.4%,且入侵检测系统准确率均值为0.91,误差率达到最低,可满足实际电力用户系统检测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