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27篇 |
免费 | 211篇 |
国内免费 | 17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75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300篇 |
化学工业 | 515篇 |
金属工艺 | 344篇 |
机械仪表 | 251篇 |
建筑科学 | 450篇 |
矿业工程 | 255篇 |
能源动力 | 88篇 |
轻工业 | 390篇 |
水利工程 | 231篇 |
石油天然气 | 372篇 |
武器工业 | 62篇 |
无线电 | 39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07篇 |
冶金工业 | 231篇 |
原子能技术 | 71篇 |
自动化技术 | 47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8篇 |
2023年 | 118篇 |
2022年 | 129篇 |
2021年 | 165篇 |
2020年 | 102篇 |
2019年 | 137篇 |
2018年 | 146篇 |
2017年 | 77篇 |
2016年 | 78篇 |
2015年 | 109篇 |
2014年 | 263篇 |
2013年 | 161篇 |
2012年 | 146篇 |
2011年 | 176篇 |
2010年 | 164篇 |
2009年 | 183篇 |
2008年 | 174篇 |
2007年 | 169篇 |
2006年 | 163篇 |
2005年 | 169篇 |
2004年 | 152篇 |
2003年 | 131篇 |
2002年 | 131篇 |
2001年 | 103篇 |
2000年 | 133篇 |
1999年 | 137篇 |
1998年 | 143篇 |
1997年 | 114篇 |
1996年 | 122篇 |
1995年 | 108篇 |
1994年 | 90篇 |
1993年 | 117篇 |
1992年 | 103篇 |
1991年 | 94篇 |
1990年 | 93篇 |
1989年 | 55篇 |
1988年 | 21篇 |
1987年 | 26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24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25篇 |
1982年 | 20篇 |
1981年 | 25篇 |
1980年 | 12篇 |
1979年 | 7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4篇 |
1972年 | 4篇 |
195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驱动AM-OLED的2-a-Si:H TFT的设计与制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a-Si:H/SiNx:H TFT在长时间栅偏应力作用下,会产生阈值电压漂移,这主要是由绝缘层电荷注入和有源层亚稳态产生而引起的。针对电荷注入现象,文章首先通过控制源气体SiH4和NH3流量的不同,利用PECVD制作了不同N/Si比(0.87~1.68)的氮化硅绝缘材料,对其进行了椭偏、红外和光电子散射能谱(EDS)测试。制作了不同的MIS结构电容,对其进行老化实验和C-V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稍富氮(N/Si比稍大于标准Si3N4的化学计量比1.33)的氮化硅做成的M1S样品在老化前后C-V曲线偏移不是很明显,表明其缺陷态密度相对较小,能够有效减小半导体/绝缘层界面间的电荷注入。设计了驱动OLED的2-a-Si:H TFT像素电路及其阵列版图,优化了电路中的几个关键参数,即T1的W/L=2.5、T2的W/L=25和存储电容Cs=0.8pF。运用7PEP生产工艺,制作了13cm(5.2in)的TFT阵列样品。对TFT进行I-V特性测试,其开态电流为10μA,开关比为10^6;对AMOLED显示屏样品进行了静态驱动下的亮度测试,其最高亮度为341cd/m^2。 相似文献
72.
准一维半导体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准一维纳米结构材料的维数和尺寸,对其光学、电学和力学等性质的影响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介绍了半导体纳米棒、纳米线、纳米带等典型准一维纳米材料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准一维纳米材料的研究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3.
四川盆地开江—梁平海槽东侧已发现普光、黄龙场等大气田,是礁滩重要的勘探领域。为了进一步明确海槽东侧长兴组台缘生物礁发育特征,利用钻井、地震资料,以台缘生物礁外部轮廓、内部形态、平面展布为基础,开展海槽东侧台缘带、台缘生物礁发育特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开江—梁平海槽东侧台缘依据坡角差异性可划分为陡坡型和缓坡型,平面上具有分段特征,且发育缓坡退积型和陡坡叠加型两种模式,以缓坡退积型为主;台缘生物礁发育主要受海平面变化、同沉积多级断裂及区域拉张共同作用;缓坡台缘生物礁发育经历微古地貌形成期(吴家坪晚期)、缓坡滩发育期(长一期)、弱镶边台缘礁滩发育期(长二早期)、镶边台缘多排礁滩发育期(长二中期—长三期)4个演化阶段。开江—梁平海槽东侧长兴组缓坡多排礁分布面积广,油气成藏条件优越,是天然气勘探值得关注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74.
使用PowerBuilder开发应用程序的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一个项目开发完成之后,文档的整理是项工作量很大的任务。其中,表结构的整理就颇为费事。当初设计的表结构很可能在项目进展过程中有所修改或补充,由于开发人员的、有时甚至还有用户的各种各样的原因,经常造成程序和文档不能同步修改,产 相似文献
75.
通过对TLS1B高频距离保护的各阻抗元件的动作方程的推导,分析了它们的暂,稳态动作特性,及极化电压对特性的影响,并阐明了各阻抗元件的具体试验方法和公式。 相似文献
76.
讨论了小波理论应用于控制领域的可能性,通过对交流同步电机驱动的半闭环伺服系统进行的仿真研究证明,交流同步电机电磁转矩的二阶或三阶小滤变换对末端速度的变化比电磁转矩本身更为敏感,根据电磁转矩的二阶或三阶小波变换极大模值的幅度稠度,可以识别出速度变化的起始时间、终止时间和变化幅度。 相似文献
77.
本文探讨了修改排序网实现信元淘汰的方法(简称B网)。比较了B网和[1]中淘汰网(简称K网)的复杂性和时延。给出了集线比λ=L/N的临界值λ0(N),并证明当λ>λ0(N)时B网有较小复杂性和较小时延。 相似文献
78.
以变缝宽导流裂缝为基本流动单元,建立考虑井间干扰和缝间干扰的多水平井渗流数学模型,采用半解析方法求解模型,模拟多井开发平台全生命周期生产动态,分析裂缝长度、裂缝导流能力、井距、缝距等因素对生产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压裂规模为内部约束条件,以经济效益为外部约束条件的"嵌套式"全局优化方法来优化水平井-裂缝等钻完井参数。研究表明,不考虑约束条件时,增加裂缝与地层接触面积、降低缝/井间干扰强度、平衡裂缝与地层流入流出关系均能有效提高平台开发效果,但不存在最优钻完井参数。仅考虑内部约束条件时,存在最优裂缝导流能力和长度,但不存在最优井距、缝距。同时考虑内外部约束条件时,裂缝导流能力、裂缝长度、井距、缝距等因素间产生关联,出现参数优化空间,在压裂规模较小时宜采用小井距、宽缝距、短裂缝的水平井部署模式;在压裂规模较大时则宜采用大井距、窄缝距、长裂缝的部署模式。图14参28 相似文献
79.
裂缝有效导流能力是评价压裂施工效果的主要参数,也是影响压裂增产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设计了多尺度裂缝导流能力实验方法,采用单一粒径和组合粒径的铺置方式,研究了闭合压力、粒径组合方式、铺砂浓度及应力循化加载条等因素对多尺度主裂缝及分支缝内支撑剂的导流能力变化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闭合压力增加,大粒径支撑剂与小粒径支撑剂的导流能力差距逐渐变小,主裂缝及分支缝内支撑剂导流能力逐渐降低,而且这种降低趋势存在明显的转折点。组合粒径铺置条件下,主裂缝及分支缝内支撑剂组合均存在最优的组合方式。主裂缝及分支缝内支撑剂铺置砂浓度越高,导流能力也越高;随着闭合压力增大,高浓度铺砂与低浓度铺砂条件下的导流能力差距逐渐变小。应力加载破坏对支撑剂导流能力的影响是不可逆的。现场应用表明,在满足压裂工艺要求前提下,通过支撑剂组合方式及加砂方式的合理优化,可有效提高裂缝导流能力及压后产量。研究结果为体积压裂方案优化及现场施工提供基础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80.
齐建堂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1995,(1)
黄壁庄水库位于滹沱河中游,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北30km处。总库容12.1亿m3,是防洪、灌溉、发电、城市用水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工程。副坝为均质土坝,在主河道右侧第四纪二级阶地上,长约7km,最大坝高19.2m。黄壁庄水库自1960年蓄水以来,副坝工程发生过管涌、流土、塌坡以及频繁出现的铺盖裂缝。对于副坝基础是否稳定,其水平防渗措施效果如何。我们通过分析多年的观测资料以及水库30多年的运用实践证明,在正常高水位120.0m以下时,副坝基础渗流得到了有效控制,坝基渗透是稳定的,铺盖的防渗性能在逐年增强。在设计洪水位126.8m时,坝后地基还存在渗透破坏的可能。因此应重视工程监测,积累资料加强分析和研究,为保工程在高洪水运行中安然无恙作出决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