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5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0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127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朱莹  龙柱 《江苏造纸》2010,(3):20-24
介绍了旧报纸与旧杂志纸的工艺流程,包括碎浆、净化、脱墨、热分散等步骤的最佳工艺条件和化学品用量,并探讨了废纸中胶黏物的传统去除方法及最新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2.
酸化膨润土的分散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酸化膨润土在水相中的分散性能。研究表明:在分散机转数3000r/min、时间45min、分散浓度10%、pH5、分散剂用量0.4%的条件下,酸化膨润土分散液表观粘度达到最低,具有良好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抄造条件对可逆温致变色防伪纸色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可逆温致变色材料的用量为0.6%左右时,防伪纸的色差便能强烈满足人的视觉要求;阔叶木浆比针叶木浆更有利于纸张色差的提高,且提高打浆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纸张的色差;填料的使用降低了防伪纸的色差,当填料用量由0增加至10%时,纸张色差降低34%;施胶导致纸张色差略有下降,但影响较小;在常用的助留体系中,传统的CPAM单元助留体系对可逆温致变色材料的留着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双(3-氨基苯基)甲基氧化磷与4,4’-(4,4’-异亚丙基二苯氧基)双(邻苯二甲酸酐)的缩聚反应合成含磷聚酰亚胺,使用FTIR和NMR对含磷聚酰亚胺进行了化学表征,同时,研究了不同参数对含磷聚酰亚胺流变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通过静电纺丝高黏度含磷聚酰亚胺溶液来制备亚微米或纳米级纤维,随着含磷聚酰亚胺溶液浓度从10%增加到24%,静电纺丝纤维的直径从58n m增加到347nm;并使用Friedman和Ozawa-Flynn-Wall方法对含磷聚酰亚胺热降解的等转化率动力学进行分析,同时利用热重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TGA-FTIR)和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对提出的含磷聚酰亚胺的热降解机理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含磷聚酰亚胺主链的降解过程较为复杂,主要是醚基,烷基,酰亚胺基,芳香基等较弱化学键最早开始断裂。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来自TGA实验的含磷聚酰亚胺纤维的残炭,发现残炭呈现出致密的结构且表面具有均匀分散的磷原子。  相似文献   
15.
采用在湿部添加特种染料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防伪纸。研究结果表明:在湿部添加试验的一系列特种染料中,复配组合JD-1和JL58在质量比例为5/5、总用量为0.008%(对绝干浆)时可达到较好的防伪效果。制备的防伪纸遇到醇、酮、苯、酯、卤烷等有机溶剂时,均能显示出清晰的蓝色环状斑点,且纸页色度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6.
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含氟丙烯酸酯乳液(FP),并结合溶胶凝胶法制得的SiO_2,通过浸渍-固化法涂覆到棉织物上,成功制备了具有超疏水性能的棉织物。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粒度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及接触角(CA)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高聚物的结构形貌和热稳定性,讨论了摩擦及皂洗对织物疏水性的影响,随后考察了织物在整理前后的防紫外性能、白度、透气性、折皱回复角及断裂强力等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FP及SiO_2/FP整理后的棉织物均具备超疏水能力,且SiO_2/FP整理织物(CA=157°)比FP整理织物(CA=153°)的疏水性好,说明硅溶胶先对棉纤维表面进行粗糙化处理再附载FP提高了其疏水性。经多次水洗或摩擦后织物仍能保持较好的疏水效果,而且整理前后棉织物物理力学性能变化不大,不会影响棉织物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NaOH处理对聚酰亚胺纤维细度、力学性能、热失重性能、化学结构、表面微观形貌及微观聚集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经碱处理后细度和力学性能下降,且随着碱浓度和温度提高、处理时间延长,纤维细度和力学性能下降趋势加快;纤维的酰亚胺环在OH~-作用下,开环水解为聚酰胺酸或其盐,使得部分聚合物分子链发生断裂,导致纤维热失重性能、化学结构及微观聚集态结构发生改变,纤维表面凹凸不平,粗糙度增加,局部发生刻蚀。因此,采用适当的NaOH处理工艺,有助于聚酰亚胺纤维表面进行功能化改性。  相似文献   
18.
张静贤  陆俊  陈杰  王双飞  龙柱 《包装工程》2022,43(7):95-102
目的 探究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APTES)改性微晶纤维素(MicrocrystallineCellulose,MCC)对淀粉基复合薄膜的影响,以期改性得到的硅烷化微晶纤维素(Silanized 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 MMCC)能够提高淀粉基薄膜的性能。方法 在90℃下糊化淀粉后加入MCC或MMCC,以溶液浇铸法制备淀粉基复合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A)等测试手段对复合薄膜进行表观形貌和热性能分析,借助万能材料试验机、接触角测量仪等仪器对薄膜进行力学性能、耐水性能、吸湿性能等分析。结果 以APTES改性MCC后的MMCC(MCC与APTES质量比5∶1)掺入淀粉所制备的薄膜MMCC-2/ST,复合薄膜拉伸强度较原淀粉膜(Native Starch Film, ST)提高了230%,水接触角为106.4°,相较于原淀粉膜(Starch Film, ST)提高了60.8°。结论 通过实验表明,MMCC对淀粉基薄膜的力学性能、耐水性能等有较好提升,从而拓宽了淀粉基薄膜在包装...  相似文献   
19.
通过改变水环境的电导率、pH值、温度及纤维浓度并以正交试验加以优化,对聚酰亚胺短切纤维悬浮液的分散效果进行研究。采用纤维沉降度、吸光度、Zeta电位表征了不同水环境条件下聚酰亚胺纤维悬浮液的分散性能,确定了实验条件下最佳水环境的相关参数,优选出最适宜的纤维浓度,并对最佳水环境条件下分散后的纤维所成型的聚酰亚胺纤维纸基材料性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当水体的pH值为6.0,水温为40℃,纤维浓度为4‰且水溶液电导率较低时,聚酰亚胺短切纤维的分散性能更好,成纸孔径分布更加均匀,在此分散工艺下成形的纸基材料的拉伸强度指数为35.9 N/mg,撕裂指数为40.1 mN·m 2/g。  相似文献   
20.
利用石墨烯和腰果酚对酚醛树脂进行改性,制得石墨烯/腰果酚改性酚醛树脂(GCP),并将自制碳纤维原纸浸渍于此树脂中,制备得到石墨烯/腰果酚改性酚醛树脂基碳纤维纸基复合材料(GCPC)。利用热重分析仪对GCP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四探针测试仪、万能试验机和多孔材料分析仪,研究了GCPC的电学性能、力学性能、孔径分布以及孔隙率。结果表明,随着石墨烯和腰果酚用量的增加,GCPC的力学强度和导电性能得以提高;随着石墨烯用量的增加,孔隙率下降,小孔比例增加;而随着腰果酚用量的增加,孔隙率上升,小孔比例减少,且当腰果酚的质量分数为20%时,碳纤维纸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38.17 MPa,体积电阻率为18.46 mΩ·cm,孔隙率67.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