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935篇 |
免费 | 4669篇 |
国内免费 | 189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535篇 |
综合类 | 3684篇 |
化学工业 | 3563篇 |
金属工艺 | 2329篇 |
机械仪表 | 2461篇 |
建筑科学 | 2723篇 |
矿业工程 | 1324篇 |
能源动力 | 931篇 |
轻工业 | 4244篇 |
水利工程 | 1213篇 |
石油天然气 | 1032篇 |
武器工业 | 478篇 |
无线电 | 374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721篇 |
冶金工业 | 1381篇 |
原子能技术 | 578篇 |
自动化技术 | 555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08篇 |
2024年 | 774篇 |
2023年 | 782篇 |
2022年 | 1277篇 |
2021年 | 1745篇 |
2020年 | 1217篇 |
2019年 | 895篇 |
2018年 | 868篇 |
2017年 | 968篇 |
2016年 | 897篇 |
2015年 | 1451篇 |
2014年 | 1769篇 |
2013年 | 2110篇 |
2012年 | 2665篇 |
2011年 | 2985篇 |
2010年 | 2923篇 |
2009年 | 2643篇 |
2008年 | 2742篇 |
2007年 | 2784篇 |
2006年 | 2363篇 |
2005年 | 1927篇 |
2004年 | 1426篇 |
2003年 | 942篇 |
2002年 | 890篇 |
2001年 | 873篇 |
2000年 | 715篇 |
1999年 | 233篇 |
1998年 | 56篇 |
1997年 | 44篇 |
1996年 | 30篇 |
1995年 | 29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2篇 |
1959年 | 8篇 |
1951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在强力输送带横向断裂预报系统基础上,对部分硬件电路优化设计,碘化铯光电二极管为光电转化器件,CD4051为多路模拟开关,74LS163计数器为地址发生器,根据需要置成相应的计数器,产生相应的地址,从而实现了光电二极管一维阵列信号采集的非标准制式,使强力输送带横向断裂预报系统能检测不同带宽的输送带。 相似文献
52.
针对某型导弹惯性平台特点,利用平台一次通电随机误差小的特性,提出了如何在临射状态快速准确地分离平台静态漂移误差系数的方案和算法。该方案基于平台台体小角度转动,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处理,有效地实现了快速性和准确性的统一。该方案的实施有助于提高该型号导弹武器的生存能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53.
地电位,特别是部件或分系统接地点及接地点附近的地电位极大地影响部件或分系统乃至坦克装甲车辆大系统的电磁兼容.预测地电位是系统电磁兼容设计的重要内容,仿真分析是预测地电位的新兴技术领域,本文就坦克装甲车辆地电位预测技术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和仿真计算,并用一套简单试验装置进行实测验证,试验结果验证了仿真分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4.
基于ICE1CSO2设计了一种PFC+PWM电路。采用前级为PFC电路,后级为双管正激拓扑电路的方式。通过仿真分析电路的基本原理,以500 W电路为例对PWM部分主变压器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并通过实际电路验证此电路具有功率因数高、稳定、高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55.
根据电动振动台的工作原理,简要分析了电动振动台动圈平衡位置漂移的原因。纂于闭环控制原理,提出了电动振动台动圈平衡控制技术。实践证明,该技术控制精度高、实用性强。有效地解决了电动振动台动圈漂移问题,为长冲程和高速度电动振动的研制和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56.
57.
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在城市公交网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杂网络是综合以往的自组织理论、非线性理论与复杂性理论研究的成果而形成的新理论,它突出强调了系统结构的拓扑特性:本文首先对复杂网络的基本理论、统计特性和结构模型作了简单介绍,然后从城市公交网络的角度出发,对复杂网络在公交网络中的应用研究作了系统的综述,并提到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在实际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58.
研究了基于时域缩放选带,使用振动模态特征系统实现算法(eigensystem realization algorithm,ERA)的工作模态辨识技术.分析了ERA环境激励模态辨识方法的理论,给出了时域缩放选带技术和真实模态挑选技术的方法以及工作流程.通过算例研究了采用时域缩放技术的ERA工作模态辨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辨识出结构的模态,且可以采用滑动时间窗的方法获得模态随时间的变化结果;用于辨识的数据长度需要包含所需识别模态的6~8周期;阻尼辨识结果的偏差随阻尼比理论值变大而变小,对于理论值从1%~5%,辨识偏差从175%减小至10%;一阶和二阶阻尼比辨识结果偏差基本一致;振型辨识结果MAC值均在0.99以上. 相似文献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