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5篇
  免费   305篇
  国内免费   110篇
电工技术   178篇
综合类   153篇
化学工业   508篇
金属工艺   156篇
机械仪表   173篇
建筑科学   226篇
矿业工程   100篇
能源动力   89篇
轻工业   178篇
水利工程   70篇
石油天然气   264篇
武器工业   19篇
无线电   40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21篇
冶金工业   181篇
原子能技术   30篇
自动化技术   40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实验制备了不同纤维厚度和体积分数的压电纤维复合物, 并在0.1 Hz的激励电压下测试了压电纤维复合物的自由应变性能和驱动性能, 研究复合物典型结构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 随着压电纤维厚度增加, 复合物自由应变和顶端位移下降, 1000 V激励电压下, 纤维厚度为200 μm样品纵向自由应变为665 με, 驱动Mylar膜产生的顶端位移为1.9 mm, 而纤维厚度为300 μm和400 μm样品的纵向自由应变仅为纤维厚度为200 μm样品的23.2%和11.7%, 顶端位移为纤维厚度为200 μm样品的45.8%和19.0%。压电纤维复合物具有驱动正交异性, 横向自由应变、纵向自由应变以及横向效应系数随着纤维体积分数的降低而减小, 纤维体积分数为74%的复合物其横向自由应变和纵向自由应变分别为体积分数为59%样品的2.04倍和1.72倍, 横向效应系数也从0.519减小到0.451。  相似文献   
992.
A parallel implementation of a finite volume method for the solution of th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on a distributed computing environment through Parallel Virtual Machine (PVM) is reported. The numerical method is implicit and is based on the SIMPLE algorithm in which the system of equations is discretised using a hybrid scheme. An Alternative Direction Implicit (ADI) scheme, and the Thomas tri-diagonal solver are used to solve the algebraic equations. The parallelization of the program is implemented by a domain decomposition strategy on MIMD parallel architectures using PVM platform. The program was tested for laminar flow in a cavity. The parallelisation strategy and performance are discuss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efficiency is strongly dependent on the grid size, block numbers and the number of processors. Different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993.
目前,世界85%以上的金属镁是在中国利用皮江法生产,尽管皮江法得到不断改进,仍属于高能耗、高排放的冶金工艺.针对皮江法的不足,东北大学提出集煅烧与还原于一体的炼镁方法,该方法采用预制球团为原料,煅烧和还原均在同一设备中完成的炼镁方法.新技术能够取消皮江法的回转窑煅烧工序,煅烧产生的CO2余热能够得到利用,且高浓度的CO2易于矿化捕集.本文汇总了该工艺的研究进展,包括球团预制、球团煅烧及球团的还原过程.实验结果表明:煅烧前后球团的抗压强度分别为76 N和55 N,在10 Pa真空条件下,1 400℃还原1 h,还原率为93.5%.  相似文献   
994.
采用斜轧穿孔工艺生产大口径P92铁素体耐热无缝钢管过程中,钢管内表面易产生细小裂纹。通过金相分析、高温相变计算和高温加热试验等研究表明,内表面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中心有通孔的P92管坯在坯料加热过程中,由于加热温度过高和在炉时间过长(即表面氧化脱碳加重),导致管坯通孔近内壁产生大量的高温δ-铁素体相,管坯在随后的斜轧穿孔中,裂纹在塑性较差的高温δ-铁素体处产生和扩展。根据内表面裂纹的产生机制,通过对P92钢管化学成分的铬当量、镍当量按Creq<13%、Nieq>4%进行控制,坯料保温温度由原工艺的1220~1250℃降为1190~1220℃,对穿孔机轧辊转速、辊距和顶伸量参数优化等工艺改进措施,有效地解决了大口径P92无缝钢管内表面易产生裂纹的问题,提高了P92无缝钢管的成材率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995.
基于Thomson Innovation数据库,对全球高炉煤气综合利用相关专利技术的研发和竞争态势进行了讨论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日本JFE在这方面全球领先、韩国浦项POSCO同样值得关注、我国在此方面申请专利的企业比较分散。我国是这项技术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地区。  相似文献   
996.
对高炉渣转杯法粒化过程进行分析,利用量纲分析法得出该过程所涉及到物理量的无量纲准则数.通过实验确定渣粒直径与各准则数之间的关系,得出准则数方程.  相似文献   
997.
窦宝芬  孙德民 《冶金设备》2002,21(4):50-52,47
为了进一步提高济钢第一炼钢厂在线钢包烘烤温度 ,达到进一步降低炼钢系统成本和环保目的 ,济钢第一炼钢厂开发了蓄热烧嘴式钢包烘烤系统 ,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项目实施后 ,烘包系统降低煤气消耗 4 0 %以上 ,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998.
ZSD顶燃式热风炉在引进初期能够提高风温,但长时间的生产实践暴露出许多缺陷。通过从炉内结构、燃烧器、耐火材料配置三个方面进行改造,弥补了其缺陷,消除了重大安全隐患,大幅度提高了风温。  相似文献   
999.
耐火抗震螺纹钢要求600 ℃≥1 h的高温屈服强度不能低于常温屈服强度的2/3。本文研究了Cr-Mo-Nb钢的耐火抗震螺纹钢的20 ℃和600 ℃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开发的0.21%C,0.40%Si,1.25%Mn,0.32%Cr,0.40%Mo,0.015%Nb钢,在20 ℃室温时,屈服强度在400~520 MPa,强屈比大于1.25,在600 ℃高温时,屈服强度为316 MPa,高温屈服强度与室温屈服强度的比值达到0.71,并且高温屈服强度比标准要求2/3值高18 MPa,满足耐火抗震螺纹钢要求。  相似文献   
1000.
H. Dou 《Scientometrics》1994,30(2-3):401-406
I read the article ofGlänzel andSchoepflin: Little Scientometrics, Big Scientometrics... and Beyond. This paper presents scientometrics in a very pessimistic way, but, in my opinion it rises the following question:in which business are we? Are we in the analysis of the science production? Do we develop new tools to analyse the textual information? And, above all we use our results and for which purposes. It seems to me that if we answer those questions, a large step will be made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whereabout of our busin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