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807篇 |
免费 | 1826篇 |
国内免费 | 55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225篇 |
技术理论 | 6篇 |
综合类 | 1344篇 |
化学工业 | 4470篇 |
金属工艺 | 1724篇 |
机械仪表 | 1520篇 |
建筑科学 | 1814篇 |
矿业工程 | 694篇 |
能源动力 | 845篇 |
轻工业 | 1673篇 |
水利工程 | 372篇 |
石油天然气 | 1667篇 |
武器工业 | 151篇 |
无线电 | 267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279篇 |
冶金工业 | 1392篇 |
原子能技术 | 314篇 |
自动化技术 | 302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4篇 |
2024年 | 619篇 |
2023年 | 629篇 |
2022年 | 770篇 |
2021年 | 1073篇 |
2020年 | 963篇 |
2019年 | 821篇 |
2018年 | 832篇 |
2017年 | 858篇 |
2016年 | 759篇 |
2015年 | 987篇 |
2014年 | 1172篇 |
2013年 | 1567篇 |
2012年 | 1494篇 |
2011年 | 1570篇 |
2010年 | 1379篇 |
2009年 | 1320篇 |
2008年 | 1256篇 |
2007年 | 1217篇 |
2006年 | 1291篇 |
2005年 | 1122篇 |
2004年 | 684篇 |
2003年 | 636篇 |
2002年 | 580篇 |
2001年 | 467篇 |
2000年 | 537篇 |
1999年 | 653篇 |
1998年 | 552篇 |
1997年 | 410篇 |
1996年 | 399篇 |
1995年 | 333篇 |
1994年 | 277篇 |
1993年 | 193篇 |
1992年 | 157篇 |
1991年 | 107篇 |
1990年 | 88篇 |
1989年 | 52篇 |
1988年 | 68篇 |
1987年 | 43篇 |
1986年 | 30篇 |
1985年 | 32篇 |
1984年 | 31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13篇 |
1979年 | 9篇 |
1978年 | 5篇 |
1975年 | 3篇 |
197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本文制备了Si含量分别为0,2%及5%的CoCrAlSiY合金涂层,研究了Si元素的添加对合金粉末及涂层的组织、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初步探讨了Si元素对涂层高温性能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Si元素主要分布在涂层的β相中,通过影响β相的含量和分布对涂层的高温性能产生影响,Si推进了合金由内氧化向外氧化发生的过程,促进了保护性氧化膜的形成,但Si含量过高,会引起氧化膜的PBR值增加,氧化膜的应力变大,不利于涂层高温抗热震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982.
目的 现有的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常存在局部区域欠增强、过增强及色彩偏差等情况,且对于极低照度图像增强,伴随着噪声放大及细节信息丢失等问题。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照度与场景纹理注意力图的低光图像增强算法。方法 首先,为了降低色彩偏差对注意力图估计模块的影响,对低光照图像进行了色彩均衡处理;其次,试图利用低照度图像最小通道约束图对正常曝光图像的照度和纹理进行注意力图估计,为后续增强模块提供信息引导;然后,设计全局与局部相结合的增强模块,用获取的照度和场景纹理注意力估计图引导图像亮度提升和噪声抑制,并将得到的全局增强结果划分成图像块进行局部优化,提升增强性能,有效避免了局部欠增强和过增强的问题。结果 将本文算法与2种传统方法和4种深度学习算法比较,主观视觉和客观指标均表明本文增强结果在亮度、对比度以及噪声抑制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性能。在VV(Vasileios Vonikakis)数据集上,本文方法的BTMQI(blind tone-mapped quality index)和NIQMC(no-reference image quality metric for contrast distortion)指标均达到最优值;在178幅普通低照度图像上本文算法的BTMQI和NIQMC均取得次优值,但纹理突出和噪声抑制优势显著。结论 大量定性及定量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有效提升图像亮度和对比度,且在突出暗区纹理时,能有效抑制噪声。本文方法用于极低照度图像时,在色彩还原、细节纹理恢复和噪声抑制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代码已共享在Github上:https://github.com/shuanglidu/LLIE_CEIST.git。 相似文献
983.
984.
为了提高多目标跟踪的鲁棒性,增强目标之间的区别性,使用了一种基于能量最小化(energy minimization,EM)的多目标跟踪算法,不同于现有算法,本算法专注于将多目标跟踪中的复杂问题表示为能量函数的模型,模型中包括了更优的目标区分策略(相似度模型)。通过将每个能量函数成本值对应一个多目标的跟踪轨迹方案,算法将多目标跟踪问题转化为能量最小化的问题。在能量函数模型的优化方法上,算法采用共轭梯度算法和一系列的跳转运动来找到能量最小的值。公开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证明了本算法的有效性,而且定量分析结果证明了本算法提高了目标与背景、目标之间的相互区别性从而与其他算法相比能获得更好的鲁棒性能。 相似文献
985.
986.
根据层序地层学原理,分析了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的特点,并据此提出了一个地震层序模型,以代替地震褶积模型,用以评价地震分辨率的可靠性。地震层序模型由两部分组成:即层序体分界面反射和层序体内部旋回性结构的地震响应。层序体内部旋回性结构的地震响应是带通的,且依层序体的级别不同,分别占有不同的频率位置。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应能描绘低级级别层序体外形,并揭示其内部结构。根据地震层序模型,提出了一个新的改善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处理流程。强调了声波测井资料在补偿低级别层序体内部结构所需的高频频带中的作用。文中列举了地震资料试处理的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地震层序模型和所建议的改善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思路是正确的。经在新疆、胜利以及南海等地区应用,实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87.
采用2维射线跟踪法分析了非视距室内环境中天线间隔、天线阵形对MIMO系统容量和互补累积分布函数(CCDF)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天线间隔减小,MIMO系统容量降低。10%中断容量表明,天线间隔相同时,有独立同分布瑞利信道容量大于线性阵容量大于方阵容量或者圆形阵容量的关系。当天线间隔大于等于3 时,不同天线阵列阵形对容量影响非常小,此时i.i.d.瑞利信道理论容量几乎全部实现。当天线间隔小于等于1 时,天线阵列阵形对容量影响较大,矩形阵和圆形阵MIMO系统容量相差较小,但都显著小于线性阵列系统容量。在非视距的室内环境中,要实现最大的MIMO容量增益,设计天线阵列时应该对天线间隔和阵列阵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988.
在氮气保护下,以摩尔比为9∶5∶1的丙烯酸十八酯、马来酸酐、苯乙烯为单体,甲苯为溶剂,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在80℃下合成了丙烯酸十八酯-马来酸酐-苯乙烯三元共聚物(降凝剂A);在甲苯溶剂中,120℃下分别用脂肪醇/脂肪胺对降凝剂A进行醇解/胺解,合成了降凝剂B/降凝剂C。考察了降凝剂A用于大庆原油降凝时所需的最佳引发剂用量;在大庆原油中分别加入0.5%(w)的降凝剂A,B,C,考察了不同降凝剂对大庆原油的降凝和降黏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合成降凝剂A的最佳引发剂用量为1.0%(基于总单体质量);降凝剂C在降凝和降黏方面都优于降凝剂A和降凝剂B,使用降凝剂C时大庆原油倾点降幅最高达14℃、黏度最大降幅为56.78%;脂肪醇/脂肪胺的碳数影响降凝剂对原油的降凝和降黏效果。 相似文献
989.
990.
图像美学评价方法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图像美学评价分为大众化和个性化两种。大众化图像美学评价主要研究大多数人对图像共同的审美感知评估,而个性化图像美学评价可以针对用户的个性化审美感知进行评估。现有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大众化图像美学评价上,但是由于人们对图像的审美体验具有高度主观性,研究针对特定用户的个性化图像美学评价方法更加符合现实意义。目前研究人员针对个性化图像美学评价展开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是现有的文献中缺少对个性化图像美学评价方法的综述,本文针对个性化图像美学评价的研究进展与趋势进行概述。首先分析图像美学评价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然后针对现阶段的个性化图像美学评价模型进行概述,将现有的个性化图像美学评价模型总结为基于协同过滤的模型、基于用户交互的模型和基于审美差异的模型,并分析这3类模型主要的设计思路以及优缺点; 最后介绍个性化图像美学评价在精准营销、个性化推荐系统、个性化视觉增强和个性化艺术设计上的应用前景,并指出未来研究工作在主观特性分析和知识驱动建模等方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