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060篇 |
免费 | 2337篇 |
国内免费 | 99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482篇 |
技术理论 | 4篇 |
综合类 | 1553篇 |
化学工业 | 6073篇 |
金属工艺 | 1536篇 |
机械仪表 | 1670篇 |
建筑科学 | 1688篇 |
矿业工程 | 758篇 |
能源动力 | 1194篇 |
轻工业 | 2228篇 |
水利工程 | 448篇 |
石油天然气 | 1010篇 |
武器工业 | 146篇 |
无线电 | 540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073篇 |
冶金工业 | 2736篇 |
原子能技术 | 388篇 |
自动化技术 | 499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5篇 |
2023年 | 449篇 |
2022年 | 863篇 |
2021年 | 1197篇 |
2020年 | 927篇 |
2019年 | 801篇 |
2018年 | 898篇 |
2017年 | 946篇 |
2016年 | 861篇 |
2015年 | 1069篇 |
2014年 | 1413篇 |
2013年 | 2116篇 |
2012年 | 1986篇 |
2011年 | 2308篇 |
2010年 | 1832篇 |
2009年 | 1878篇 |
2008年 | 1930篇 |
2007年 | 1739篇 |
2006年 | 1566篇 |
2005年 | 1254篇 |
2004年 | 1107篇 |
2003年 | 1190篇 |
2002年 | 1397篇 |
2001年 | 1177篇 |
2000年 | 816篇 |
1999年 | 709篇 |
1998年 | 977篇 |
1997年 | 690篇 |
1996年 | 577篇 |
1995年 | 474篇 |
1994年 | 388篇 |
1993年 | 332篇 |
1992年 | 247篇 |
1991年 | 221篇 |
1990年 | 225篇 |
1989年 | 199篇 |
1988年 | 170篇 |
1987年 | 153篇 |
1986年 | 129篇 |
1985年 | 127篇 |
1984年 | 110篇 |
1983年 | 75篇 |
1982年 | 70篇 |
1981年 | 59篇 |
1980年 | 81篇 |
1979年 | 49篇 |
1978年 | 60篇 |
1977年 | 58篇 |
1976年 | 76篇 |
1975年 | 4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A CMOS fully differential buffer amplifier with accurate gain and clipping control is presented. The gain is made variable by controlling the amount of the feedback around the power amplifier by means of an additional gain control loop. A new clipping technique is used to control the clipping level of the amplifier. The amplifier is realized in a 1.2 μm CMOS process with a single 5 V power supply. Measurements confirm the presented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992.
Byeong Gi Lee Seok Chang Kim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1995,83(10):1399-1428
This paper discusses recent advances in the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of scrambling techniques for digital lightwave transmission. It introduces the theories of sequence space and shift register generator (SRG) space which enable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mathematical manipulation of the behavior of sequences in general and the related SRG's. It discusses the behavior and realization of frame synchronous scrambling (FSS) and distributed sample scrambling (DSS) with emphasis on parallel sequences and the related parallel SRG's (PSRG). In addition, it describes self synchronous scrambling (SSS). Then the paper applies the theories to today's lightwave transmission systems by demonstrating practical parallel designs of FSS for SDH/SONET transmission, DSS for cell-based ATM transmission, and SSS for SDH-based ATM transmission. It finally considers how DSS can be used for scrambling of mixed isochronous and nonisochronous data in future high-speed data networks. The paper employs various new concepts and terminology, such as PSRG engine, generating vector discrimination matrix, (M,N) PSRG, sampling vector, correction vector, correction matrix, predictable scrambling concurrent sampling, and immediate correction 相似文献
993.
地震波在地层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大地低通滤波的影响,分辨率显著降低。反褶积处理可以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同态反褶积方法对子波相位没有要求,具有更强的适用性,但在实际应用中,同态域子波与反射系数不易彻底分离。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在同态域使用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方法分离子波与反射系数信息,提高了同态反褶积的抗噪能力。首先,对地震记录进行同态变换,获得同态域地震记录;然后,对同态变换后的结果做VMD,并对分解结果进行选择性重构,消除子波的影响;最后,对重构结果进行同态反变换,提取反射系数序列。针对VMD无法直接确定分解层数的问题,提出基于重构数据与原始数据能量差自动确定分解层数的方法,显著改善了VMD方法的使用效果。理论合成资料实验表明,在时变子波和信噪比较低的情况下,该方法仍可以获得理想的计算结果。对实际地震资料处理并进行地震属性提取,该算法能够有效提高实际资料的横向分辨率,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94.
微生物修复技术是通过高耐受且人工驯化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污染场地中的有害污染物降解的修复技术。提高微生物降解效率、探究代谢途径与中间代谢产物是含能材料污染场地的微生物修复的关键,为此,研究简述了含能材料的污染现状,介绍了修复含能材料污染场地的常见方法,探讨了微生物修复含能材料污染场地的优势,总结了微生物修复含能材料污染场地的常见菌株、外部营养源和实际应用,同时梳理了各含能材料在微生物降解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代谢产物,归纳了典型含能材料降解过程中的代谢途径,最后展望了微生物在修复含能材料污染场地的发展方向:研究具有优良生物刺激效果的生物制剂,分析降解含能材料微生物菌株的宏基因组学、宏转录组学、宏蛋白质组学和宏代谢组学,加强DNA、RNA、蛋白质和代谢物等方面的研究,通过转基因技术来提升微生物对含能材料的降解效果,以更好地激发微生物修复含能材料污染场地的潜力。 相似文献
995.
蜀南地区富有机质页岩孔隙结构及超临界甲烷吸附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蜀南地区龙马溪组下部富有机质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低压氩气吸附实验和重力法高压甲烷吸附实验,研究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及超临界状态下页岩储层的甲烷吸附能力,并讨论了页岩孔隙结构对甲烷吸附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蜀南地区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主要发育有机质孔隙,页岩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强,比表面积为16.846~63.738 m2/g,孔体积为0.050~0.092 cm3/g,微孔和介孔贡献页岩90%以上的比表面积,介孔和宏孔贡献页岩90%以上的孔体积。甲烷在地层条件下处于超临界状态,过剩吸附曲线在约12 MPa时出现极大值,随后开始下降。使用修正过的四元Langmuir-Freundlich (L-F)方程拟合高温甲烷过剩吸附曲线,拟合效果较好,相关系数大于0.997。页岩饱和吸附量为0.067 0~0.220 2 mmol/g,不同页岩样品吸附能力差异明显。海相富有机质页岩中,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增大,有机质孔隙数量增多,且页岩中微孔比例增大,微孔的吸附能力远大于介孔和宏孔,故页岩吸附能力增强。有机质含量是影响蜀南地区海相富有机质页岩孔隙结构和甲烷吸附能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6.
水平井电缆牵引器滚轮与管壁之间的压力是进行牵引器结构设计和作业控制的一项关键参数。如果压力施加不当,滚轮将出现打滑或堵转。由于套管细长,滚轮与管壁的接触位置又不断在发生变化,因此压力测量的难度很大。笔者提出在套管上开窗口并用球头立柱支撑压板,使立柱与压板始终处于单面点接触状态,确保压板发生变形时立柱只受到压力。为防止压板从窗口掉入套管,将压板的两个侧立面加工为楔形,与窗口侧立面具有相同的锥度。研究介绍了测力系统的设计和工作原理,提出了有无预紧力2种情况下支撑立柱的压力计算模型,建立了测试系统,并对牵引器在套管内爬行时的压力进行了测量。根据得到的16根支撑立柱的应变值,计算和分析了压板和立柱上的压力分配。 相似文献
997.
高效无损岩心孔隙度精确测量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将微纳米CT图像与微图像拼接技术相结合,识别出干酪根内微纳米尺度孔隙,从而对岩心孔隙度进行精确测量。首先利用微纳米CT图像,识别出其中的宏观连通孔隙度、孤立孔隙度以及干酪根区域(无法辨识的干酪根孔隙)所占体积百分比;然后借助扫描电镜或FIBSEM图像,对微纳米CT图像中的干酪根区域进行超高分辨率成像,识别出干酪根孔隙空间,并通过九格法测量有代表性的样品点计算出干酪根本身的平均孔隙度;最后将超高分辨率下得到的干酪根孔隙度信息,返回到微纳米CT图像中的干酪根区域内,修正微纳米CT图像宏观总孔隙度。整个测量过程操作简便,并且不对岩心造成实质性伤害。 相似文献
998.
渝东南盆缘转换带龙马溪组页岩气散失过程、能力及其主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页岩气的散失过程、散失能力及其控制因素对于揭示页岩气的成藏机理、指导页岩气的勘探选区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以四川盆地东南部及其盆缘转换带(以下简称渝东南盆缘转换带)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例,通过现场解吸实验模拟页岩气散失过程,并借助X射线衍射分析、有机碳含量测试、低温氮气吸附实验、等温吸附实验、扫描电镜观察等室内研究手段,定性分析页岩气的散失过程,定量评价页岩气的散失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影响页岩气散失能力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该转换带龙马溪组上、下段页岩的页岩气散失过程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后者的散失能力明显低于前者;(2)页岩气散失能力主要由温度、压力及岩石属性等决定,其中温度、压力是最主要的外在因素;(3)有机质含量是决定页岩气散失能力的最主要内在控制因素,随有机质含量的增加,页岩比表面积增大、吸附能力增强,页岩气散失能力降低;(4)页岩气散失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岩石矿物成分和孔隙结构的影响,石英含量、黄铁矿含量与散失能力呈负相关关系,长石含量与散失能力呈正相关关系,碳酸盐矿物含量和黏土矿物含量与散失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9.
1000.
储层原生水对页岩气吸附规律和流动能力的影响情况目前尚不清楚,为此选用四川盆地长宁—威远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样品,基于吸附平衡法制取不同含水饱和度的实验样品,开展了高压等温吸附实验,探讨不同含水饱和度下页岩等温吸附作用及机理,并运用自主研发的稳态流动实验装置测试了不同含水饱和度下页岩气的流动能力。研究结果表明:(1)页岩储层微米—纳米级孔隙中原生水的存在降低了页岩的吸附能力,含水饱和度为40%时,模拟计算的总含气量比常规认识下的计算结果下降了18%;(2)页岩视渗透率是压力的函数,低压下努森扩散作用使得页岩视渗透率随压力降低而明显上升,当平均压力为5 MPa、含水饱和度达到50%时,与不含水相比页岩视渗透率下降约70%;(3)当含水饱和度低于临界含水饱和度时,水主要以不可动水赋存在微孔和介孔中,对页岩气流动能力影响较小,而大于临界含水饱和度时,水的赋存位置发生改变,导致页岩气流动能力大幅度降低。结论认为,准确认识页岩储层原始含水饱和度及临界含水饱和度,有助于准确计算页岩气储量、合理预测气井产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