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792篇 |
免费 | 1757篇 |
国内免费 | 139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320篇 |
综合类 | 1859篇 |
化学工业 | 1849篇 |
金属工艺 | 1171篇 |
机械仪表 | 1113篇 |
建筑科学 | 1052篇 |
矿业工程 | 573篇 |
能源动力 | 406篇 |
轻工业 | 1760篇 |
水利工程 | 466篇 |
石油天然气 | 597篇 |
武器工业 | 268篇 |
无线电 | 151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223篇 |
冶金工业 | 471篇 |
原子能技术 | 225篇 |
自动化技术 | 20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3篇 |
2023年 | 267篇 |
2022年 | 635篇 |
2021年 | 676篇 |
2020年 | 513篇 |
2019年 | 365篇 |
2018年 | 391篇 |
2017年 | 434篇 |
2016年 | 355篇 |
2015年 | 644篇 |
2014年 | 836篇 |
2013年 | 947篇 |
2012年 | 1290篇 |
2011年 | 1293篇 |
2010年 | 1195篇 |
2009年 | 1158篇 |
2008年 | 1210篇 |
2007年 | 1226篇 |
2006年 | 1100篇 |
2005年 | 838篇 |
2004年 | 710篇 |
2003年 | 435篇 |
2002年 | 420篇 |
2001年 | 378篇 |
2000年 | 289篇 |
1999年 | 109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2篇 |
1959年 | 4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71.
72.
大过载下固体火箭燃烧与流动状态的剧烈变化会导致内弹道出现异常,严重时可能会引起发动机点火失败。为研究横向过载时点火内弹道特性,建立囊括流场惯性过载效应、过载燃烧效应和侵蚀燃烧效应的点火模型。对不同横向过载下燃烧室压力和侵蚀与过载效应燃速增速占比进行计算,并给出了推进剂火焰传播速度与升压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正向过载下压力峰值增加,负向过载下压力峰值降低;正向过载下,推进剂前段主要由过载效应影响,后段主要由侵蚀效应影响;正向过载加剧下游侵蚀效应,而负向过载对推进剂的燃烧起削弱作用,但程度较弱、持续时间较短;火焰传播速度峰值时刻、推进剂表面首次全部点燃时刻和升压速率峰值点时刻几乎一致,工程上可以用实验中获得的升压速率分析推进剂表面燃烧状况。 相似文献
73.
报道了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源,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汽相淀积(PECVD)技术在InP表面低温生长SiO2钝化膜。对SiO2/InP界面态进行了X射线光谱(XPS)分析和C-V特性研究。 相似文献
74.
为更好控制航空产品的表面质量,对生产中遇到的磁粉检测和渗透检测典型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建立分析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用模拟样件或实际样件进行磁粉和渗透检测,在UV-A紫外灯下目测,从零件表面荧光显示的分布、外观和形状探究表面粗糙度、油脂、加工工装、零件显微组织等对显示结果的影响,进一步分析金相组织.结果表明:显示的快速评定可通过目测显示的分布和形状实现;零件表面全部覆盖荧光,显示为表面不干净或粗糙度导致;位置规律出现的显示为结构上的凹槽或配合界面导致. 相似文献
75.
利用最新采集的地震、钻井等资料,结合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简称柴西地区)英雄岭构造带的构造特征差异及控制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柴西英雄岭构造带具有东西分段、南北分带、深浅分层的构造特征;下干柴沟组上段沉积时期是英雄岭构造带构造变形的关键时期,受先存的古构造正断层的影响,在该时期沉积的暗色泥岩、膏岩盐等软弱岩层的不均衡分布是控制英雄岭构造带构造特征差异的因素。古近纪,阿尔金断裂开始活动,英雄岭构造带在弱伸展构造环境下发育正断层,控制暗色泥岩、膏岩盐等软弱岩层的发育;新近纪,东昆仑断裂开始活动,柴西英雄岭构造带在强挤压构造环境下形成现今的正反转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76.
分析国内外一些大型固网运营商进行网络转型的情况,指出实现网络智能化是企业转型的一种战略选择,介绍黑龙江省网通公司在完成全省NGN网络智能化建设,实现全面转型的经验. 相似文献
77.
78.
泡沫的中远红外消光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Bruker OPAG33傅里叶变换红外遥测光谱仪,针对3~5 μm和8~14 μm波段泡沫的消光性能进行研究,测定了透过率光谱图,并计算得到消光系数-波长关系图.发现泡沫浓度Cm≈11.94g·m-3时,关心波段的透过率低于20%的时间均超过20min,尤其以3.85μm附近透过率最低;在3~5 μm波段的消光系数和随时间变化的幅度比8~14 μm波段大.分析认为泡沫体系中的表面活性剂材料和大量水分的本征吸收,及泡沫的特殊多面体结构是对光波产生强烈衰减的主要原因,光线的透射光强随光线穿过泡沫液膜界面的次数成指数衰减.因此认为泡沫是一种比较有潜力的宽波段无源光电干扰介质. 相似文献
79.
针对塔里木盆地塔中Ⅱ区奥陶系油气多相态共存、产能差异和富集模式认识不清的问题,采用油藏地球化学方法分析了奥陶系流体性质、分布特征及成因。油藏pVT相态分析认为存在凝析气藏与轻质油藏沿走滑断裂共存的现象,原油的成熟度参数显示为成熟阶段的产物,天然气碳同位素和烃类比值揭示组分为原油伴生气和原油裂解气的混合,金刚烷化合物及天然气分析显示中寒武统盐下原油裂解气的充注是奥陶系凝析气藏形成的重要原因。结合高精度三维地震解释发现油气分布受到走滑断裂的控制,马尾、翼尾、走滑断裂带与逆冲断裂交汇部位具有较低的原油密度和含蜡量,以及较高的气/油比、干燥系数、4-MDBT/1-MDBT比值等,为油气充注的有利通道,走滑断裂周期性开启与膏盐层封堵机制耦合控制了塔中Ⅱ区奥陶系油气成藏。综合研究认为,塔中Ⅱ区油气具有侧生邻储、走滑断裂垂向输导、沿走滑断裂富集的特征,多期点状油气充注是造成奥陶系油气差异分布的重要原因。走滑断裂控制了奥陶系油气富集,马尾地堑、翼尾地堑、走滑断裂带与逆冲断裂交汇构造部位仍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中寒武统膏盐层下可能发育大规模气藏,需要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