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799篇
  免费   10523篇
  国内免费   5541篇
电工技术   6596篇
综合类   7868篇
化学工业   8175篇
金属工艺   5099篇
机械仪表   5071篇
建筑科学   5233篇
矿业工程   3583篇
能源动力   1893篇
轻工业   8068篇
水利工程   2268篇
石油天然气   2674篇
武器工业   1237篇
无线电   6927篇
一般工业技术   5869篇
冶金工业   2933篇
原子能技术   1330篇
自动化技术   10039篇
  2025年   59篇
  2024年   1423篇
  2023年   1582篇
  2022年   3005篇
  2021年   3744篇
  2020年   2704篇
  2019年   2002篇
  2018年   1920篇
  2017年   2252篇
  2016年   2027篇
  2015年   3254篇
  2014年   3934篇
  2013年   4626篇
  2012年   5914篇
  2011年   6019篇
  2010年   5739篇
  2009年   5393篇
  2008年   5578篇
  2007年   5427篇
  2006年   4548篇
  2005年   3604篇
  2004年   2652篇
  2003年   1813篇
  2002年   1730篇
  2001年   1528篇
  2000年   1234篇
  1999年   444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8篇
  1959年   13篇
  1951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为了定量研究降雨时分流制雨水管网滞留污染物占总污染物的比例,对某研究区域雨水管网中的滞留污染物定期取样检测,并根据研究区域的基础数据建立SWMM模型。同时,提出了一种雨水管网滞留污染物的计算方法,即以检测到的雨水管网污染物浓度及充满度计算滞留污染物质量。将滞留污染物数据输入SWMM模型中,分析对比有无滞留污染物的管网排放口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情况。模拟结果表明,在1年一遇的降雨条件下,雨水系统内的滞留污染物对COD、NH3-N、TP总污染负荷的贡献率分别为43. 30%、92. 75%、58. 83%,雨水管网滞留污染物占雨水管网总污染物的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62.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is a serious medical condition that can lead to stroke.Using machine learning method to construct classifier model,carotid artery stenos...  相似文献   
63.
The effects of initial oxygen concentration on the reverse leakage current of PIN rectifier diodes were studied.We fabricated the PIN rectifier diodes with different initial oxygen concentrations,and analyzed 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anisotropic preferred etching by means of optical microscopy,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reverse leakage current increases exponentially with the increasing initial oxygen concentration.Fur...  相似文献   
64.

基于国内外矿井避难硐室环境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比较了国内外关于避难硐室环境控制条款规定,探讨了环境控制参数的允许范围,并从建设成本及人员安全角度出发,分析了目前针对避难硐室空气品质控制技术和温度控制技术的不足,指出了未来避难硐室环境控制技术的研究方向:①制订合理的环境参数允许范围;②基于矿井压风的CO浓度多种控制技术的协同作用;③CO2被动化学吸附技术;④多重复合控温技术。

  相似文献   
65.
为了探究苹果疏除幼果与成熟果多糖组成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的差异,采用热水浸提法从苹果幼果与成熟果果渣中分别提取多糖,通过PMP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两种多糖的单糖组成,并通过体外抗氧化评价体系对二者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苹果疏除幼果与成熟果多糖均由10种单糖构成,但单糖比例存在较大差异,抗氧化结果表明:苹果疏除幼果与成熟果多糖均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并对O-2·、DPPH·和·OH具有清除能力,但在相同浓度水平下,苹果疏除幼果多糖的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成熟果多糖。   相似文献   
66.
对牦牛黄喉进行泡椒产品的开发,有利于牦牛副产物的增值增效,提高产品附加值。本实验以水煮时间、食用碱质量浓度、浸渍液中泡椒的比例和泡制时间4个反应因素,以泡椒牦牛黄喉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工艺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泡椒牦牛黄喉的制作工艺条件。经方差分析得知泡制时间和食用碱质量浓度的交互影响显著,泡椒比例和泡制时间对泡椒牦牛黄喉的交互影响极显著。结果表明,最优制作条件为水煮时间25min,食用碱质量浓度0.7g/100m L,泡椒比例21%,泡制时间53h。在此制作条件下得到泡椒牦牛黄喉色泽良好,口感细腻,脆嫩,泡椒香气浓郁,泡椒牦牛黄喉感官评分可达到36.19。验证实验泡椒牦牛黄喉感官评分为35.27,表明实验结果与软件优化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67.
为研究混合菌种发酵酸马乳的降血脂作用,采用混合菌种发酵酸马乳对小鼠进行实验,研究其对高脂模型小鼠体重、血脂水平、脏器指数和动脉硬化(AI)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菌种发酵酸马乳中、高剂量能够显著降低高血脂症小鼠TC、TG、LDL-C、AI水平(p<0.05),显著升高HLD-C水平(p<0.05),并且能降低小鼠体重和肝脏指数,说明混合菌种发酵酸马乳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对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8.
应用DHDA和顶空感官鉴评对三种市售牛奶巧克力的主要气味活性化合物进行了鉴定和对比。共有23种主要气味活性化合物被鉴定。定量数据及感官鉴评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巧克力A除在己醛(青草香)、戊基呋喃(甜香)、三甲基吡嗪(坚果香)有较高浓度水平,其它化合物浓度水平都较其它两种品牌巧克力都要低;巧克力C在2-壬酮(甜香、蜜香)、乙酸(酸香、尖刺)、四甲基吡嗪(烤香,焦香)、苯甲醛(苦杏仁香)、2-甲基丙酸(腐臭)、呋喃甲醇(药香)、3-甲基丁酸(酸臭)、乙酸苯乙酯(花香、蜜香)、苯甲酸异戊酯(甜香、花香)这些化合物浓度指标上都比其它两种品牌巧克力要高且较突出;而B巧克力的呈强烈黑巧克力香的3-甲基丁醛(麦芽香、可可香)含量尤为突出,且具有较高含量的二甲基吡嗪类(爆米花香)、糠醛(土豆香)、苯甲醇(药香)、苯乙醇(玫瑰香)、苯并噻唑(橡胶味)、乙酰基吡咯(坚果香),其它的一些呈烤香、坚果香的物质含量也较高。结合感官鉴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在牛奶巧克力中,3-甲基丁醛、苯乙醇主要贡献黑巧克力香韵,乙酸、2-甲基丙酸,3-甲基丁酸主要贡献酸香韵,四甲基吡嗪、乙酸苯乙酯主要贡献烤/坚果香韵。另外,清甜香韵和奶香韵与其它香韵有明显负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69.
研究了微粉化处理对豌豆粉理化和功能特性的影响。对5个不同粒径大小的豌豆粉进行粒径大小、粒径分布、微观形貌、基本成分含量、持水力、膨胀力、水溶性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微粉化程度的增加,豌豆粉平均粒径逐渐减小,粒径分布范围逐渐变窄,比表面积增大,粉体更加均匀;豌豆普通粉经微粉碎后,粉体粒径减小,水分含量降低,损伤淀粉含量增加,持水力、膨胀力降低,但仍保持了一定的吸附水分的功能特性,水溶性呈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70.
4种通过不同加工处理得到的大豆蛋白,在低pH条件下90℃加热10h所形成的聚合物形态存在很大不同。利用硫磺素T(Th T)荧光强度、差量扫描仪(DSC)和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了来自不同原料大豆蛋白的聚合动力学和组成差异。结果表明,4种大豆原料因其加工工艺不同,蛋白质组成存在差异,在本实验的条件下,11S的存在尤其是碱性亚基会抑制纤维聚合物的形成。此外,离子强度也是纤维形成的一个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