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5943篇 |
免费 | 13200篇 |
国内免费 | 692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8205篇 |
综合类 | 9775篇 |
化学工业 | 10219篇 |
金属工艺 | 6368篇 |
机械仪表 | 6390篇 |
建筑科学 | 6553篇 |
矿业工程 | 4469篇 |
能源动力 | 2360篇 |
轻工业 | 10044篇 |
水利工程 | 2830篇 |
石油天然气 | 3342篇 |
武器工业 | 1533篇 |
无线电 | 879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7330篇 |
冶金工业 | 3665篇 |
原子能技术 | 1632篇 |
自动化技术 | 1256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9篇 |
2024年 | 1798篇 |
2023年 | 1954篇 |
2022年 | 3786篇 |
2021年 | 4707篇 |
2020年 | 3402篇 |
2019年 | 2479篇 |
2018年 | 2408篇 |
2017年 | 2827篇 |
2016年 | 2526篇 |
2015年 | 4093篇 |
2014年 | 4880篇 |
2013年 | 5781篇 |
2012年 | 7318篇 |
2011年 | 7577篇 |
2010年 | 7171篇 |
2009年 | 6773篇 |
2008年 | 6930篇 |
2007年 | 6738篇 |
2006年 | 5718篇 |
2005年 | 4518篇 |
2004年 | 3363篇 |
2003年 | 2263篇 |
2002年 | 2128篇 |
2001年 | 1912篇 |
2000年 | 1519篇 |
1999年 | 548篇 |
1998年 | 150篇 |
1997年 | 103篇 |
1996年 | 93篇 |
1995年 | 76篇 |
1994年 | 49篇 |
1993年 | 55篇 |
1992年 | 53篇 |
1991年 | 43篇 |
1990年 | 36篇 |
1989年 | 25篇 |
1988年 | 28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16篇 |
1980年 | 24篇 |
1979年 | 14篇 |
1959年 | 16篇 |
1951年 | 2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93.
用聚碳硅烷与钛酸四正丁酯(titanium tetrabutoxide,TBT)在200℃氮气气氛中反应5h得到含过量TBT的聚钛碳硅烷(polytitanocarbosilane,TPTC)先驱体。将先驱体TPTC于160℃熔融纺丝制得原纤维后,经空气中100℃熟化处理20h,200℃交联处理20h及1200℃烧结可原位制得TiO2/SiO2纤维。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13C,29Si)、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量散射X射线光谱分析表征发现:随着TBT量的增加,TPTC中的Si—H键含量减少,Si—O键增多;纤维由无定形SiO2和锐钛矿TiO2组成,表面光滑致密无明显缺陷,纤维表面为TiO2富集。 相似文献
94.
95.
96.
97.
为了研究实船钢材在海洋大气环境下的腐蚀规律,在3.5%NaCl溶液环境中进行Q235A-Z35钢的盐雾腐蚀试验。通过宏观形貌观察、腐蚀失重分析、显微形貌观察、X射线衍射(XRD)物相分析以及腐蚀试样的电化学试验等方法研究了Q235A-Z35钢在盐雾腐蚀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从0-96 h的腐蚀过程中其表面腐蚀产物的覆盖程度、致密程度都逐渐提高在短时间内的腐蚀条件下表面腐蚀产物以γ-FeOOH为主,而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腐蚀产物逐渐由疏松多孔的层絮状γ-FeOOH转变为致密的团状和块状的β-FeOOH和α-FeOOH;表面产生的腐蚀产物γ-FeOOH会促进钢的腐蚀,β-FeOOH和α-FeOOH能够抑制钢的腐蚀,并对钢材基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8.
The hydrodynamic effects of reconnecting a lake group with the Yangtze River were simulated using a three-dimensional hydrodynamic model. The model was calibrated and validated using the measured water temperature and total phosphorous. The circulation patterns, water temperature, and water exchange conditions between sub-lakes were simulated under two conditions: (1) the present condition, in which the lake group is isolated from the Yangtze River; and (2) the future condition, with a proposed improvement ... 相似文献
99.
为有效识别驾驶员疲劳状态,基于脑电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m, EEG)提出了一种驾驶疲劳状态识别方法. 首先,以时间段划分疲劳等级,并采用主、客观测评指标对疲劳等级划分的合理性进行验证. 然后,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对脑电信号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3种频段的平均幅值和5项合成指标,通过核主元分析(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KPCA)构建疲劳识别脑电指标,结合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构建了驾驶员疲劳状态识别模型. 最后,采用30名驾驶员连续驾驶2h的脑电数据,对该模型方法进行试算. 试算结果表明:疲劳状态识别正确率为79.17%~92.03%,平均正确率为84.62%,该方法可用于驾驶疲劳识别.
相似文献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