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603篇
  免费   8418篇
  国内免费   5157篇
电工技术   6298篇
技术理论   7篇
综合类   6940篇
化学工业   13121篇
金属工艺   5277篇
机械仪表   5679篇
建筑科学   6681篇
矿业工程   2799篇
能源动力   2473篇
轻工业   8742篇
水利工程   2055篇
石油天然气   4254篇
武器工业   933篇
无线电   9486篇
一般工业技术   9027篇
冶金工业   3661篇
原子能技术   952篇
自动化技术   11793篇
  2024年   321篇
  2023年   1403篇
  2022年   2656篇
  2021年   3692篇
  2020年   2820篇
  2019年   2256篇
  2018年   2620篇
  2017年   2811篇
  2016年   2613篇
  2015年   3803篇
  2014年   4722篇
  2013年   5657篇
  2012年   6558篇
  2011年   7037篇
  2010年   6387篇
  2009年   5986篇
  2008年   6101篇
  2007年   5596篇
  2006年   5065篇
  2005年   4152篇
  2004年   2984篇
  2003年   2522篇
  2002年   2462篇
  2001年   2085篇
  2000年   1586篇
  1999年   1339篇
  1998年   938篇
  1997年   795篇
  1996年   663篇
  1995年   569篇
  1994年   473篇
  1993年   358篇
  1992年   257篇
  1991年   213篇
  1990年   138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97篇
  1987年   62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28篇
  1979年   16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8篇
  1975年   7篇
  195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22.
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不断关注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和汽车行业的应用发展。研发了利用增材制造技术的超高膨胀封隔器,该封隔器的支承环系统由增材制造。增材制造设计大幅减少了支承系统的构件数量,同时显著提高了膨胀能力和额定压力。密封元件系统与增材制造支承环安装在一起,提供了极端膨胀比、零挤压间隙和对不规则孔的良好适应性。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直径膨胀比高达111%,与常规封隔器相比,提高50%以上; 至少涵盖5种线重的套管(外径相同); 在148.89 ℃的温度下,密封元件能够保持压力68.95 MPa。介绍了增材制造技术、增材制造支承环概念、增材制造材料力学性能、密封元件系统优化和测试情况,以期给我国的完井作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3.
24.
25.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林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在“互联网+”大数据的背景下,林业的智慧化发展是必经之路。虽然我国智慧林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基于此,文章在物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对智慧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6.
反应堆屏蔽计算中经常出现厚屏蔽、小探测器问题,常规蒙特卡罗方法难以有效解决。基于自动重要抽样(AIS)方法,本文提出了小探测器自动重要抽样(SDAIS)方法,并针对小探测器问题,优化了AIS方法的虚粒子赌分裂算法。该方法在自主开发的蒙特卡罗屏蔽程序MCShield上进行了实现。使用NUREG/CR-6115 PWR基准题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和计算效率。结果表明,SDAIS方法可有效地解决厚屏蔽小探测器问题,相比AIS方法及传统的重要性方法,计算效率提升1~2个量级。  相似文献   
27.
28.
A series of anionic conjugated polyelectrolytes (CPEs) is synthesized based on poly(fluorene-co-phenylene) by varying the side-chain ionic density from two to six per repeat units (MPS2-TMA, MPS4-TMA, and MPS6-TMA). The effect of MPS2, 4, 6-TMA as interlayers on top of a hole-extraction layer of poly(bis(4-phenyl)-2,4,6-trimethylphenylamine (PTAA) is investigated in invert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PeSCs). Owing to the improved wettability of perovskites on hydrophobic PTAA with the CPEs, the PeSCs with CPE interlayers demonstrate a significantly enhanced device performance, with negligible device-to-device dependence relative to the reference PeSC without CPEs. By increasing the ionic density in the MPS-TMA interlayers, the wetting, interfacial defect passivation, and crystal growth of the perovskites a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ithout increasing the series resistance of the PeSCs. In particular, the open-circuit voltage increases from 1.06 V for the PeSC with MPS2-TMA to 1.11 V for the PeSC with MPS6-TMA. The trap densities of the PeSCs with MPS2,4,6-TMA are further analyzed using frequency-dependent capacitance measurements. Finally, a large-area (1 cm2) PeSC is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with MPS6-TMA, showing a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18.38% with negligible hysteresis and a stable power output under light soaking for 60 s.  相似文献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