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33篇 |
免费 | 136篇 |
国内免费 | 6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1篇 |
综合类 | 88篇 |
化学工业 | 292篇 |
金属工艺 | 69篇 |
机械仪表 | 105篇 |
建筑科学 | 66篇 |
矿业工程 | 35篇 |
能源动力 | 46篇 |
轻工业 | 137篇 |
水利工程 | 21篇 |
石油天然气 | 73篇 |
武器工业 | 9篇 |
无线电 | 24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23篇 |
冶金工业 | 190篇 |
原子能技术 | 7篇 |
自动化技术 | 16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8篇 |
2023年 | 38篇 |
2022年 | 44篇 |
2021年 | 63篇 |
2020年 | 47篇 |
2019年 | 40篇 |
2018年 | 62篇 |
2017年 | 48篇 |
2016年 | 60篇 |
2015年 | 56篇 |
2014年 | 77篇 |
2013年 | 94篇 |
2012年 | 90篇 |
2011年 | 112篇 |
2010年 | 78篇 |
2009年 | 78篇 |
2008年 | 87篇 |
2007年 | 82篇 |
2006年 | 74篇 |
2005年 | 68篇 |
2004年 | 28篇 |
2003年 | 47篇 |
2002年 | 48篇 |
2001年 | 31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80篇 |
1997年 | 47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4篇 |
1976年 | 3篇 |
1975年 | 2篇 |
197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介绍甲醇装置高压蒸汽过热盘管变形的具体情况,分析高压蒸汽过热盘管变形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2.
Hermanns JF Piérard-Franchimont C Piérard 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2000,22(1):67-71
Synopsis
Few subjects are as problematical to dermatologists, cosmetologists and related experimenters involved in safety testing as the clinical assessment of skin colour. At the core of the problem is the word erythema, which does not communicate a sense for the nuance of red. In addition, light shades of red are not visible in dark-skinned people. Human assays aiming at evaluating the irritancy and allergic potential of cosmetics take advantage to use instrumental assessments of skin colour. However, there are pitfalls related to the complex biological aspects of the cutaneous reactivity, to the design of the in vivo assay, and to technical aspects bound to the principle of the measuring methods. Sound information can only be reached when these concerns are solved.
Résumé
Peu de sujets sont aussi problématiques pour les dermatologues, cosmétologues et autres expérimentateurs impliqués dans les tests de sûreté que l'évaluation clinique des couleurs cutanées. Au centre du problème est le mot érythème qui ne communique pas la notion des nuances de rouge. De plus, un érythème discret peut ne pas être visible chez des individus à la peau foncée. Les tests humains visant àévaluer les potentialités d'irritation et d'allergie aux cosmétiques bénéficient des évaluations instrumentales de la couleur cutanée. Cependant, il existe des pièges liés aux aspects biologiques complexes de la réactivité cutanée, au choix du test in vivo et à des aspects techniques en relation avec le principe du système de mesure. Une information adéquate ne peut être obtenue qu'après avoir résolu ces problèmes. 相似文献
Few subjects are as problematical to dermatologists, cosmetologists and related experimenters involved in safety testing as the clinical assessment of skin colour. At the core of the problem is the word erythema, which does not communicate a sense for the nuance of red. In addition, light shades of red are not visible in dark-skinned people. Human assays aiming at evaluating the irritancy and allergic potential of cosmetics take advantage to use instrumental assessments of skin colour. However, there are pitfalls related to the complex biological aspects of the cutaneous reactivity, to the design of the in vivo assay, and to technical aspects bound to the principle of the measuring methods. Sound information can only be reached when these concerns are solved.
Résumé
Peu de sujets sont aussi problématiques pour les dermatologues, cosmétologues et autres expérimentateurs impliqués dans les tests de sûreté que l'évaluation clinique des couleurs cutanées. Au centre du problème est le mot érythème qui ne communique pas la notion des nuances de rouge. De plus, un érythème discret peut ne pas être visible chez des individus à la peau foncée. Les tests humains visant àévaluer les potentialités d'irritation et d'allergie aux cosmétiques bénéficient des évaluations instrumentales de la couleur cutanée. Cependant, il existe des pièges liés aux aspects biologiques complexes de la réactivité cutanée, au choix du test in vivo et à des aspects techniques en relation avec le principe du système de mesure. Une information adéquate ne peut être obtenue qu'après avoir résolu ces problèmes. 相似文献
53.
54.
路径规划是保证可重构机器人快速完成任务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提高可重构机器人的行驶效率,缩短行驶路径,首先,提出一种基于Bresenham直线算法思想的改进型A*路径规划算法,实现可重构机器人路径点数消减、拐点消除,提高路径平滑度。在此基础上,考虑可重构机器人本身体积以及机器人可重构的特性,建立可重构机器人构型库,讨论了可重构机器人体积与周围障碍物的关系,减少机器人行走过程中与障碍物的碰撞几率。利用MATLAB仿真平台对改进型A*路径规划算法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可应用于复杂环境的机器人路径规划;分析了机器人重构后路径规划问题,利用可重构特性可缩短机器人运行路程,体现了可重构机器人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5.
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沉积含3种不同(Mo+B)/(Ni+Cr)质量比(1:1,2:1和3:1)的Mo-B-Ni-Cr球磨复合粉末以原位反应制备获得MoB/NiCr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MoB/NiCr涂层的组织结构和物相。同时讨论了不同(Mo+B)/(Ni+Cr)质量比对涂层的组织结构、硬度、结合强度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o+B)/(Ni+Cr)质量比为1:1的MoB/NiCr涂层孔隙率最低及涂层厚度最大。在3种涂层中均原位反应生成了Mo2NiB2三元硼化物,且随着(Mo+B)/(Ni+Cr)质量比的增加,涂层中三元硼化物含量随之增加,涂层的硬度值增加,结合强度反而随之降低;由于涂层中三元硼化物的原位生成,MoB/NiCr涂层的硬度值均高于316L不锈钢基体。通过能谱和XRD分析发现,经过360 h熔融锌腐蚀试验后,涂层表层中没有发现锌元素及其金属间化合物,然而随着(Mo+B)/(Ni+Cr)质量比的增加,涂层的孔隙率增加及厚度降低。最后,综合分析可得,相比其他涂层,(Mo+B)/(Ni+Cr)质量比为1:1的MoB/NiCr涂层具有更好的耐熔融锌腐蚀能力。 相似文献
56.
采用悬垂小球法在工业条件下对DD5、DD6以及 WZ30三种镍基高温合金进行熔体过冷试验,测得这三种合金的临界形核过冷度△TN分别是33、36和42K。合金DD5和DD6试样凝固时由于过冷度相对较小,形成细枝状单晶组织。合金WZ30的临界形核过冷度相对较大,试样凝固时主要形成由晶向一致的树枝状单晶基体框架和晶向散乱的碎粒状杂晶组成的的混合体组织,其中大部分碎粒状杂晶的形态和尺寸特征像是从液体中直接形核长大的等轴晶粒团簇,而不是来源于枝晶臂的熔断。 相似文献
57.
58.
Alfred Ludwig Ichiro Takeuchi ApurvaMehta Huilong Hou Ichiro Takeuchi Naila M.Al Hasan SigurdThienhaus Suchismita Sarkar 《工程(英文)》2020,(6):637-643,724-731
过去70年来,基于Ni-Ti的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MA)已得到广泛使用,但是提高其功能稳定性仍然是实现更稳健和更高级应用的关键.SMA因其能够通过可逆的马氏体转变来保持加工后的形状而得名,它对成分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用三元和四元元素合金化来微调SMA的晶格参数和热滞,成为材料研究中的... 相似文献
59.
在低碳硫比的条件下(H2S体积分数3.0%,CO2体积分数5.0%),考察了温度与胺液体积分数对吸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40℃、胺液体积分数35%~45%为最佳反应条件。对比了MDEA与TBEE对模拟天然气中H2S和CO2的脱除性和选择性,并研究了MDEA与TBEE复配形成的混合溶液对酸气的吸收情况,实验结果显示,TBEE的选择性大于MDEA的选择性,且TBEE对CO2和H2S的吸收效果明显优于MDEA,随着空间位阻胺TBEE在溶液中所占比例的增加,选择性和碳硫容逐渐增加。复合溶液能耗低于MDEA溶液。 相似文献
60.
在简要介绍MiniGUI图形用户界面系统的体系结构和特点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MiniGUI图形用户界面系统在ARM-Linux下的移植,以及智能焊接控制器界面的框架结构和编程实现。实际应用表明,该界面操作简单、灵活友好、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