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85篇
  免费   8021篇
  国内免费   4509篇
电工技术   6339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6008篇
化学工业   11499篇
金属工艺   5032篇
机械仪表   5504篇
建筑科学   5517篇
矿业工程   2199篇
能源动力   2542篇
轻工业   5369篇
水利工程   1898篇
石油天然气   3420篇
武器工业   1014篇
无线电   9797篇
一般工业技术   8756篇
冶金工业   3598篇
原子能技术   994篇
自动化技术   11727篇
  2024年   210篇
  2023年   898篇
  2022年   1822篇
  2021年   2868篇
  2020年   2125篇
  2019年   1741篇
  2018年   1955篇
  2017年   2335篇
  2016年   2307篇
  2015年   3154篇
  2014年   4125篇
  2013年   4853篇
  2012年   6111篇
  2011年   6484篇
  2010年   6034篇
  2009年   5848篇
  2008年   5706篇
  2007年   5308篇
  2006年   4908篇
  2005年   4045篇
  2004年   3162篇
  2003年   2915篇
  2002年   3060篇
  2001年   2663篇
  2000年   1657篇
  1999年   1221篇
  1998年   782篇
  1997年   655篇
  1996年   500篇
  1995年   407篇
  1994年   317篇
  1993年   228篇
  1992年   166篇
  1991年   133篇
  1990年   116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2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6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针对中长期电力系统负荷预测,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之上,对普通灰色模型进行了改进.一方面对历史数据进行二次平滑处理,大大消除了干扰因素;另一方面利用带有马尔可夫链符号估计的残差修正技术对未来残差的符号进行预测以修正灰色模型的预测结果.以某地区多年以来的历史数据为基础,建立了数学模型,通过实际数据计算表明:改进后的灰色负荷预测方法可以应用于电力系统中长期负荷预测,而且较普通灰色预测模型在预测精度上有着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对于较远时间的负荷预测有着较为理想的预测精度,表明了该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2.
利用火力发电厂中循环水管道与凝汽器之间连接所形成的弯管,首先从弯管流量测量基本理论入手,分别用自由涡流理论和强制涡流理论,建立了循环水在弯管内流动过程中,弯管内外径的压力差与循环水流量之间关系的数学关系模型.其次,利用实验室实验确定循环水流量与弯管内外径之间压差的关系,实现了利用弯管对流体流量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993.
To predict and optimize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slab continuous casting in steady operational state,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named offline model) based on the heat transfer and solidification theories was developed. Both heat transfer and flux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ozzle sprays on the slab were considered, and the complicated boundary condi-tions, such as spray cooling, natural convection, thermal radiation as well as contact cooling of individual rolls were involved in the model. ...  相似文献   
994.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Joule heating power, 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FEM) was developed to predict Joule heating power in the channels of double-loop inductor. The simulated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experimental data from low load trials for a 400 kW inductor. The results, such as power factor and Joule heating power, show reasonable correlation with experimental data, and Joule heating rate reaches the maximum at the corners and the minimum at the centre of the cross-section area. With increasing relative permeability of iron core, length of coils, current frequency and resistivity of metal melt, the power factor and Joule heating power change. It is concluded that current frequency, the resistivity and length of the coil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power factor and Joule heating power, whereas relative permeability of the magnetic core shows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m.  相似文献   
995.
在分析现有计算公式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根据翻边变形区材料的应力应变特点,考虑了冷变形加工硬化(取幂函数硬化规律)和变形区材料厚度变化(翻边为变薄)两个因素的影响,利用金属塑性成形问题求解理论中的主应力法,推导和提出了圆孔翻边力计算的一个新公式.通过用钢板(SPCC)和铜板(T1)进行了翻边工艺试验的验证,并与经验公式和现有理论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新公式计算结果能接近于实际,且原理上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996.
系统研究了Gd(1-x)ZnxMnO3(x=0,0.2,0.4,0.6,0.8,1.0)体系的结构。结果表明,实验样品具有正交对称性结构。当Zn掺杂浓度x≤0.4时,随着Zn掺杂浓度的增加,晶格常数b、c减小,而晶格常数a增大,晶胞体积逐渐减小;当掺杂浓度x≥0.6时,Zn掺杂浓度的增加,晶格常数b、c增大,而晶格常数a减小,晶胞体积逐渐增大。计算表明Gd(1-x)ZnxMnO3系列化合物的容忍因子在0.76~0.92范围,可以形成稳定的钙钛矿结构。  相似文献   
997.
998.
本文以浙江工业大学学科发展为例,对学科成长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揭示学科发展成长的一般规律。调查显示,浙江工业大学的学科大多处于形成期,组织化程度不高,社会服务能力不足,学科带头人培养亟待加强。调查详细分析了影响学科成长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999.
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变形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单轴受压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主要包括弹性模量、应力应变曲线上升段以及峰值应变.研究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比普通混凝土低,用普通混凝土弹性模量计算公式不再适用于再生混凝土,在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再生混凝土弹性模量的计算公式.应力应变曲线的上升段与普通混凝土相似,都是用3次多项式拟合,其峰值应变比普通混凝土高.  相似文献   
1000.
对Navier-Stokes方程进行雷诺平均后出现的各关联项建模,通过新的描述湍流脉动耗散的变量构造耗散方程,建立是k-ζ两方程湍流模型,研究了k-ζ两方程湍流模型的数值求解方法.通过求解有限体积法离散的RANS流动控制方程,数值模拟了平板,翼型,机翼等不同湍流流场,并与理论解、实验值及SST k-ω模型进行比较,全面考察了k-ζ两方程湍流模型在湍流流场计算中的准确性及适用性.数值计算表明,通过建立新的耗散方程研究湍流的方法是可行的,目前的k-ζ两方程湍流模型具有良好的数值稳定性,并且计算结果要优于或者至少与传统的两方程模型精度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