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782篇
  免费   8764篇
  国内免费   5444篇
电工技术   7018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7164篇
化学工业   11446篇
金属工艺   4926篇
机械仪表   5995篇
建筑科学   7441篇
矿业工程   2486篇
能源动力   2515篇
轻工业   6812篇
水利工程   2083篇
石油天然气   3715篇
武器工业   993篇
无线电   9773篇
一般工业技术   8072篇
冶金工业   3113篇
原子能技术   1050篇
自动化技术   12386篇
  2024年   290篇
  2023年   1197篇
  2022年   2437篇
  2021年   3268篇
  2020年   2539篇
  2019年   1985篇
  2018年   2316篇
  2017年   2569篇
  2016年   2357篇
  2015年   3358篇
  2014年   4493篇
  2013年   4978篇
  2012年   5962篇
  2011年   6279篇
  2010年   5845篇
  2009年   5721篇
  2008年   5826篇
  2007年   5278篇
  2006年   5144篇
  2005年   4148篇
  2004年   3318篇
  2003年   3137篇
  2002年   3813篇
  2001年   3219篇
  2000年   1970篇
  1999年   1448篇
  1998年   822篇
  1997年   696篇
  1996年   564篇
  1995年   466篇
  1994年   394篇
  1993年   255篇
  1992年   192篇
  1991年   173篇
  1990年   114篇
  1989年   102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5篇
  1959年   17篇
  1951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混凝土结构的抗渗及防潮一直是土木工程领域需要克服的重要技术难题之一。文章研究了电渗脉冲用于混凝土结构抗渗防潮的影响因素,包括电渗脉冲电压、混凝土水灰比、液相中离子浓度,以及脉冲频率等;模拟测试了电渗脉冲作用下混凝土结构的排水与相对湿度变化。研究表明,随着脉冲电压升高与混凝土水灰比增大,电渗脉冲下混凝土渗水量增加;Na2SO4溶液浓度增大时,电渗脉冲作用下混凝土渗水量增加;脉冲频率对混凝土渗水量影响不大;研究亦显示电渗脉冲作用下混凝土排水效果明显,混凝土相对湿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72.
信号交叉口行人自行车聚集群交通特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便于研究城市交叉口混合交通信号控制策略以及城市信号交叉口交通仿真,对信号交叉口人行横道绿灯放行时间内行人自行车聚集群的交通特性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行人自行车"聚集群"的概念,运用了把人行横道"虚拟网格化"的方法对行人自行车聚集群的形状、面积、空间位置以及空间占有率等参数进行了描述.以北京市平乐园信号交叉口为例,对聚集群的空间占有率变化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聚集群的空间占有率在行进过程中是逐渐增加的.  相似文献   
973.
为了研究隧道埋深和施工方法对二衬支护时机的影响,以广梧高速公路牛车顶隧道为工程背景,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分别改变隧道埋深和施工方法,得到相应的隧道二衬支护时机.结果表明:通过数值计算,可定量得到二衬及掌子面之间的允许距离和埋深的关系;当埋深较小时,二衬与掌子面的允许距离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增加;当埋深超过某一限值时,隧道二衬与掌子面的允许距离基本不变;开挖工法对二衬与掌子面间的允许距离影响比较显著,而对仰拱与掌子面的允许距离影响很小.随着开挖断面分部的增加,开挖对围岩的扰动减小,因而可以适当延缓构筑二衬时机.若选取Ⅲ级围岩中的全断面开挖法作为参考基准,则围岩中二衬与掌子面的允许距离将由于选择不同工法需进行修正,相应的修正值为:全断面法1.0,上下台阶法和中隔壁法均为1.5.  相似文献   
974.
为了对复杂多源注水系统变频调速控制进行更全面的优化,以水量、投资回收期等限制作为约束条件,建立了优化控制数学模型.采用实数编码改进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同时优化出变频调速数量、位置和所有泵的运行参数,给出了处理泵排量以及根据投资回收期确定变频调速数量和位置的方法,大大减少了不可行解的产生,通过调整适应函数,使改进遗传算法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提高了算法的优化性能.通过算例证明了该优化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975.
为解决稠油计量的准确度、可靠性、耐久性及实时在线等问题,设计出一种通过分离伞和液位自动控制调节器来实现气液两相流计量的装置.采用翻斗式称质量机构计量油井产量,消除油中含气造成的假体积误差;采用G法补偿算法消除稠油残留造成的计量误差;采用以计算机控制电动机起停方式的单路导通多通阀实现全自动选井计量.现场实际应用证明,称质量式油井计量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各类油井的实时在线计量问题,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计量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976.
PC多梁式梁的横向受力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破坏全过程中预应力钢筋应力变化、主梁和横隔板裂缝发展及其对荷载横向受力分布的影响,建立PC多梁式梁的计算模型,利用弥散裂缝模型等来描述混凝土的材料非线性性能,根据PC多梁式梁的结构受力机理和受力特点,设计了中载加载和偏载加载工况,并对横向受力性能指标进行相应的计算分析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建立的PC多梁式梁力学计算模型是正确的,主梁和横隔板开裂顺序与荷载布置方式有关,中载作用下横隔板先于主梁开裂,偏载作用下主梁先于横隔板开裂;横隔板开裂削弱整体横向联系,使主梁协同受力性能减弱,荷载横向分布趋于不利变化;预应力钢筋应力在结构处于弹性阶段增长缓慢,其后应力迅速发展直至屈服.  相似文献   
977.
低渗透压裂井网两相渗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据低渗透油田压裂开发过程中流体在不同流动区域内的不同流动特征建立了基质渗流区、裂缝控制区及裂缝的三区物理模型.建立了三区耦合理论模型:基质渗流区内依据平面径向非定常渗流规律建立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非达西渗流模型;裂缝控制区内依据扰动椭圆建立了基质-裂缝耦合的椭圆渗流模型;裂缝内依据二项式渗流模型建立了高速非线性流动模型,推导出了低渗透油藏不同压裂井网两相渗流数学模型.试验区不同压裂井网开发效果分析表明:菱形反九点井网的开发效果最佳,其次是矩形井网、正反九点井网,正五点井网开发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978.
根据实测的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地层压力资料所展示的地层压力分布与气藏的特征关系,分析了不同类型储层气藏压力成因机制、演化及与油气成藏关系.正常压力系统,多处于台地边缘礁滩相,储层岩性以云岩为主,储集类型多为孔隙型,气藏一般甲烷含量低、硫化氢含量高;异常高压或超高压系统,多处于海槽区或台内云岩欠发育区,储层岩性以灰岩为主,气藏甲烷含量高、不含或含极少量的硫化氢,主要为裂缝型气藏;孔隙型气藏和裂缝型气藏具有明显不同的成压演化机制:以孔隙型储层为主的气藏经历了印支末期-燕山早期古油藏常压阶段,燕山中-晚期液态烃类热裂解成气的超压气藏阶段,TSR反应及其作用和喜马拉雅期的构造抬升使孔隙型储层降压为正常压力系统并最终定型为常压气藏阶段;以裂缝型储层为主气藏经历了燕山中-晚期高压天然气充注和燕山晚期构造挤压作用下古高压气藏阶段,喜马拉雅晚期强烈构造挤压超高压气藏定型阶段.  相似文献   
979.
解析法是水平井产量研究的重要方法,是从数学模型出发,通过相应的假设条件,简化方程的初始、边界条件,利用保角变换、镜像映射、势的叠加原理及等值渗流阻力法等得到水平井的产量公式并求出解析解.在调研水平井计算公式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水平井泄油体的简化、分解和流场的三维处理,遵循水平井远井区域水平平面渗流和近井区域垂面径向流的基本渗流规律,运用等值渗流阻力法推导出一种新的水平井产量公式,通过与常用水平井产量公式在经典算例下的对比研究表明,该公式是合理可靠的.  相似文献   
980.
欠驱动自主水下航行器轨迹跟踪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基于级联方法,研究了欠驱动AUV的水平面轨迹跟踪控制问题。将跟踪误差分解为位置跟踪和航向角跟踪2个相互级联的系统,独立设计跟踪控制器,级联系统理论则保证了整个轨迹跟踪误差的全局一致渐近稳定性。其中,采用反演方法获得位置跟踪的全局一致渐近跟踪控制器,并且针对参考航向角速度为非零常值的一类参考轨迹,推导出保证系统全局一致渐近稳定的控制参数及参考轨迹条件。仿真研究表明该轨迹跟踪控制器是有效的,控制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