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99篇 |
免费 | 253篇 |
国内免费 | 13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65篇 |
综合类 | 165篇 |
化学工业 | 185篇 |
金属工艺 | 103篇 |
机械仪表 | 138篇 |
建筑科学 | 90篇 |
矿业工程 | 85篇 |
能源动力 | 72篇 |
轻工业 | 447篇 |
水利工程 | 48篇 |
石油天然气 | 71篇 |
武器工业 | 22篇 |
无线电 | 16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71篇 |
冶金工业 | 40篇 |
原子能技术 | 21篇 |
自动化技术 | 20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53篇 |
2023年 | 58篇 |
2022年 | 87篇 |
2021年 | 97篇 |
2020年 | 72篇 |
2019年 | 63篇 |
2018年 | 42篇 |
2017年 | 71篇 |
2016年 | 62篇 |
2015年 | 94篇 |
2014年 | 134篇 |
2013年 | 154篇 |
2012年 | 149篇 |
2011年 | 140篇 |
2010年 | 145篇 |
2009年 | 132篇 |
2008年 | 142篇 |
2007年 | 117篇 |
2006年 | 78篇 |
2005年 | 90篇 |
2004年 | 45篇 |
2003年 | 46篇 |
2002年 | 32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不考虑自动测试的维护代价,盲目进行自动化测试是有风险的.文中以画板程序升级为例,详细介绍了它的修改过程和相应测试程序的维护代价,利用COCOMOⅡ度量方法,对测试程序和被测试程序的维护代价做一个比较,说明测试程序和被测试程序一样,需要反复维护才能进行回归测试.通过实例和理论分析使测试者清醒认识自动测试的维护代价,合理利用自动化测试. 相似文献
132.
133.
针对基于多应用的计算需求及桌面网格设计中的主要技术问题,设计了桌面网格架构六层模型,并介绍了关键技术以及具体的实现方法,目的是解决在设计桌面网格架构时所面临的应用部署慢、整合异构计算资源难、作业调度模型少及扩展性差等问题,具体的实现方法包括采用多种通信模块,能够整合不同的计算资源访问系统;通过使用代理作业模块实现作业实例的转换的方法;采用文件系统及镜像服务,实现面向不同应用的作业环境及镜像需求;基于虚拟化技术实现异构计算资源的整合;针对不同应用类型的差异性,开发了通用控制程序组件;面向不同应用类型需求,实现的多种调度模型。基于这些方法实现了支持多应用的桌面网格系统,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这些方法可行并具备通用性。 相似文献
134.
135.
为进一步提高随机森林算法分类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决策边界的倾斜森林(oblique forests based on decision boundary,OFDB)分类算法.将决策边界与自适应权重融入随机森林算法框架,采用决策边界作为分裂准则,使原本垂直于数据空间的分裂准则变为倾斜的超平面,有效提高算法对数据空间结构的... 相似文献
136.
137.
针对多型飞机弹射座椅电气附件功能和性能测试,传统人工检测效率低、时间长、强度大且易出错的难题,需要研制一台座椅电气自动综合检测设备。为了实现检测设备的自动化和可扩展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640路信号切换模块、数字多用表和耐压绝缘仪的研制方案。利用水银继电器、串口通信模块和FPGA等研制了信号切换模块;综合运用虚拟仪器技术和数据库技术,设计开发了检测设备测试程序。测试验证结果表明,该检测设备实现了对多型座椅电气附件的快速准确的自动检测,同时具有扩展测试项目的功能,为检测座椅电气附件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8.
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模拟的精馏塔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从现场采集数据,同时利用动态模拟获得这些数据的模拟值,将二者之差作为状态监测目标.为减少监测变量个数,将这些残差针对模型误差进行校正,并经标准化后形成T2统计量及其阈值.如果该统计量低于阈值,则说明装置运行正常;否则,说明装置出现了故障,此时启动故障诊断算法.故障诊断通过动态模型的在线参数估计完成,这些参数代表了设备内在故障原因和未知的外界干扰,从这些参数的变化过程就可以分析出故障的原因.参数估计算法基于参数对残差的灵敏度分析来构建,以残差的平方和为优化目标,通过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来实现.将该方法应用到了田纳西-伊斯曼仿真流程(TEP)中的汽提塔,分析了故障1时T2统计量的变化,并给出了故障7时的塔底进料损失参数变化.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为灵敏的监测特征,并可以较为准确地给出故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9.
运用第一性原理超软赝势方法计算了不同Al掺杂浓度对TiO2能带结构、分波态密度、光吸收谱图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Al原子进入TiO2晶格后,晶胞体积减小;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大,禁带宽度减小,吸收带边红移越来越明显;不同掺杂浓度下,虽然Al的3s和3p轨道对导带和价带贡献较小,但对TiO2可见光吸收能力大有改善;在波长为100~280nm处,Al掺杂TiO2的紫外光吸收能力有所降低,波长为450~1000nm时,TiO2的可见光吸收能力明显增强。对比四种不同掺杂浓度下TiO2的光催化活性,发现浓度为9%左右时催化效果更好一些。 相似文献
140.
通过理论模型和界面顶出实验分析了微观结构对碳/碳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机制。使用高分辨Micro-CT系统获得C/C复合材料界面的微观结构特征,并对界面的微观结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界面微观结构尺度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对C/C复合材料的界面层建立力学分析模型,计算获得C/C复合材料界面力学性能,在计算过程中引入界面微观结构的随机性统计分布,获得C/C复合材料界面力学性能的分布规律。设计纤维束顶出实验,测试分析C/C复合材料的界面力学性能。将力学分析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界面顶出实验获得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通过模型计算获得的界面性能的均值和离散度与实验获得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