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6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69篇
电工技术   82篇
综合类   67篇
化学工业   308篇
金属工艺   69篇
机械仪表   92篇
建筑科学   113篇
矿业工程   31篇
能源动力   66篇
轻工业   186篇
水利工程   45篇
石油天然气   31篇
武器工业   23篇
无线电   29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93篇
冶金工业   117篇
原子能技术   16篇
自动化技术   30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3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具备高模量、高导热性等特性,在航天、电子等领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山东瑞城实现了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的产业化生产,本文对其所生产的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5K连续纤维的平均直径为11μm;强度为2400 MPa;模量为811 GPa;导热率达到600 W/(m·k...  相似文献   
92.
针对镁合金室温强度低、塑性差的问题,采用复合挤压工艺在250℃对Mg-4Sn-2Al-1Zn合金进行了挤压,研究了复合挤压对合金的组织演变、织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挤压能将Mg-4Sn-2Al-1Zn合金的晶粒尺寸由45.2μm细化至3.1μm,组织均匀。挤压后的合金硬度提升,均匀性改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分别为204 MPa、287 MPa和21.0%,较匀质态分别提高了140.0%、91.3%和156.1%。动态再结晶是晶粒细化的主要机制,晶粒细化以及挤压后基面织构增强、织构向挤压方向均匀扩展使合金强度、塑性提高,挤压过程中Mg2Sn相破碎进一步提高了合金的力学性能。上述研究表明复合挤压是一种能有效提高镁合金综合性能的工艺。  相似文献   
93.
本文描述了钛合金在航空发动机的应用优势及出现的钛火问题,并介绍了解决钛火的方案,如阻燃钛合金、阻燃涂层及阻燃可磨耗涂层等.着重介绍了阻燃可磨耗涂层的技术研究现状,包括其涂层阻燃可磨耗性的评价标准以及阻燃可磨耗的相关机理研究.最后指出了在600~750℃区间应用的钛合金阻燃可磨耗涂层未来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4.
高昂  钱张信  刘德学 《金属热处理》2021,46(11):195-198
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和背散射电子扫描观察了不同时间、不同温度的固溶处理对超级奥氏体不锈钢254SMO铸态组织的影响,并采用电子探针技术观察了钢中σ相的溶解过程。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时间和温度的增加,不锈钢中的铸态枝晶组织逐渐消融,偏析逐渐消除,σ相逐渐溶解并转化为δ相(铁素体)。其中1280 ℃×9 h固溶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5.
通过对一种大口径薄壁高铬铸铁管(φ700 mm×5000 mm,壁厚为20 mm)的离心铸造试制,研究了影响此种铸管生产的关键工艺参数.得出的工艺参数为:浇注温度1430~1450℃,浇注时间<1 min,转速750r/min.  相似文献   
96.
The low cost and highly efficient construction of electrocatalysts has attract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owing to the use of clean and sustainable energy technologies. In this work, cobalt nanoparticle decorated N-doped carbons (Co@NC) are synthesized by the pyrolysis of a cobalt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under an inert atmosphere. The Co@NC demonstrates improved electrocatalytic capabilities compared to N-doped carbon without the addition of Co nanoparticles, indicating the important role of cobalt. The well-dispersed active sites (Co–Nx) and the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the carbon matrix and Co nanoparticles greatly enhance the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for the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In addition, the Co content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catalytic activity. The resulting Co@NC-0.86 exhibits a superb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for the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in an alkaline electrolyte in terms of the onset potential (0.90 V), half-wave potential (0.80 V) and the limiting current density (4.84 mA·cm–2), and a high selectivity, as well as a strong methanol tolerance and superior durability, these results are comparable to those of the Pt/C catalyst. Furthermore, the superior bifunctional activity of Co@NC-0.86 was also confirmed in a home-built Zn-air battery, signifying the possibility for application in electrode materials and in current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 devices.  相似文献   
97.
刘锋  李昂  冯震 《涂料工业》2021,51(1):56-61
采用混凝-生物接触氧化-芬顿高级氧化组合工艺对水性涂料废液进行处理研究.重点考察了该工艺对涂料废液COD、氨氮和SS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pH升高对涂料废液中的SS、COD有去除效果并且能够避免混凝时发生板结,当pH为10时,COD由148 000 mg/L降至46 000 mg/L,SS质量浓度由18 500 mg/...  相似文献   
98.
探讨粗纱机吸尘管道系统各吸尘孔口吸力不均匀的问题.通过测试粗纱机吸尘管沿程各孔口静压,发现各吸尘孔口静压差异过大,造成了各吸尘孔口吸尘效果难以满足吸尘的需要.针对该问题对吸尘管道重新进行了设计,采用了扩大吸尘管道横截面、改进吸口形状及减小管道转角处的局部阻力等措施.经过测试与验证,在配用原风机的条件下,较好地解决了粗纱机吸尘管沿程孔口吸力分配不均匀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纱疵,提高纱线质量.  相似文献   
99.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dynamic caus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pollutant emissions, energy consumption, and output for France using cointegration and vector error-correction modelling techniques. We argue that these variables are strongly inter-related and therefore their relationship must be examined using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The results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of a fairly robust long-ru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variables for the period 1960–2000. The causality results support the argument that economic growth exerts a causal influence on growth of energy use and growth of pollution in the long run. The results also point to a uni-directional causality running from growth of energy use to output growth in the short run.  相似文献   
100.
保障河流连通性是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推进我国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作,亟需加强河流连通性评价的理论方法研究。基于河流生态系统四维结构和功能整体模型,构建了河流连通性综合评价方法;通过梳理国内外河流连通性评价的研究和实践,从4个维度凝练了构建河流连通性指数的5个评价指标,包括破碎度指数、库容调节系数、水资源利用消耗率、路网密度和城市夜间灯光指数;通过综合分析各个指标的阈值和权重,建立了河流连通性指数计算方法、综合评价方法及评价依据。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了河流连通性评价的理论方法,为河流连通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可为河流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