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53篇 |
免费 | 250篇 |
国内免费 | 7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84篇 |
综合类 | 151篇 |
化学工业 | 512篇 |
金属工艺 | 170篇 |
机械仪表 | 191篇 |
建筑科学 | 231篇 |
矿业工程 | 101篇 |
能源动力 | 100篇 |
轻工业 | 192篇 |
水利工程 | 64篇 |
石油天然气 | 269篇 |
武器工业 | 18篇 |
无线电 | 42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57篇 |
冶金工业 | 175篇 |
原子能技术 | 31篇 |
自动化技术 | 40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86篇 |
2023年 | 88篇 |
2022年 | 84篇 |
2021年 | 139篇 |
2020年 | 138篇 |
2019年 | 137篇 |
2018年 | 126篇 |
2017年 | 133篇 |
2016年 | 136篇 |
2015年 | 132篇 |
2014年 | 161篇 |
2013年 | 184篇 |
2012年 | 193篇 |
2011年 | 196篇 |
2010年 | 195篇 |
2009年 | 146篇 |
2008年 | 136篇 |
2007年 | 171篇 |
2006年 | 166篇 |
2005年 | 136篇 |
2004年 | 87篇 |
2003年 | 80篇 |
2002年 | 76篇 |
2001年 | 66篇 |
2000年 | 75篇 |
1999年 | 78篇 |
1998年 | 65篇 |
1997年 | 49篇 |
1996年 | 56篇 |
1995年 | 29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82.
83.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恒压复位双管正激DC-DC变换器。通过外加恒压复位电路,双管正激DC-DC变换器能扩展工作占空比。恒压复位电路由一个开关与二极管并联后与一个复位电容串联组成,并联在直流母线上。在正常工作时,恒压复位电路的开关一直导通, 复位电容直接并联在直流母线上。 当输入掉电时,恒压复位电路的开关关断,复位电容从直流母线断开。这样, 该变换器就有比较恒定的复位电压,可以增大变压器匝数比设计。 与通常的双管正激变换器相比,该变换器的元件应力较低,效率更高。最后,给出了 80V 输入 12V/18A输出的 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84.
以氨三乙酸盐为配体浸出次生氧化矿杂质镁的常见形态碳酸镁,建立了Mg~(2+)-CO_3~(2-)-Nta~(3-)-H_2O体系的配合平衡热力学,并在氨三乙酸根(Nta~(3-))总浓度0~2.5mol/L和pH 5~14范围内绘制了其热力学平衡图,考察了Nta~(3-)配体对镁的选择性。结果表明,碳酸镁在酸性条件下的浸出主要是H+的作用,在碱性条件下的浸出主要是Nta~(3-)和Mg~(2+)的配合作用,但是其配合能力较弱,导致其在碱性条件下溶出量有限。因此,碱性氨三乙酸盐体系对矿物中镁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85.
1、哈萨克斯坦金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据热压地球化学资料)=1986,70—81. 用气—液包体均匀化方法查明了主要矿物—共生组合形成的热压条件。列举了热裂法和 相似文献
86.
87.
为降低传统微电网集中式控制对于中心控制器的过度依赖,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本文建立计及储能电池剩余电能状态(state of charge, SOC)的系统发电成本模型,提出基于虚拟同步机的分布式一致性微电网经济控制策略。以虚拟同步机技术作为底层逆变器控制方法,上层建立基于稀疏通信链路的分布式节点信息交互模型。利用分布式一致性算法得到供二次控制使用的状态信息,基于二次控制生成虚拟同步机优化参数,进而实现各节点边际成本相同,降低微电网系统整体发电成本。此外能够平衡各储能剩余容量,并减少系统平均频率和平均电压的偏差。最后通过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的微电网仿真模型,分析并验证了理论研究及控制策略有效性。 相似文献
88.
简要介绍了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的煤基尼龙产业现状、煤基尼龙产业链、产业优势,阐述了从“煤基尼龙产业链”升级到“中国煤基尼龙城”的必要性,建议尼龙产业加快产品高端化、强力突破技术瓶颈、积极补链强链、主动参与国际整合。 相似文献
89.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致密砂岩储层在湖盆中心大面积分布,成藏期的储层物性下限是决定油气是否充注储层的重要参数。运用恒速压汞和纳米CT扫描技术分析了长7段湖盆中心渗透率小于0.3×10-3 μm2、孔隙度小于12%的致密砂岩储层的物性及微观孔喉特征。结果表明,其平均孔隙半径为160μm,喉道半径不超过0.55μm,均值为0.33μm。在分析致密油成藏期储源压差、原油物理性质及盆地流体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致密储层油气驱替模拟实验及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综合确定了研究区长7段致密油成藏期油气开始充注时的孔喉下限为14 nm,孔隙度下限为4.2%,渗透率下限为0.02×10-3 μm2,要达到含油饱和度超过40%而实现致密油的大面积连续分布,孔喉半径下限应为0.12μm,孔隙度下限为7.3%,渗透率下限值为0.07×10-3μm2。 相似文献
90.
Kun Dou Lingtao Meng Qing Liu Bo Liu Yunhua Huang 《Metals and Materials International》2016,22(3):349-355
During continuous casting process of low carbon micro-alloyed steel containing vanadium, the evolution of strand surface microstructure and the precipitation of secondary phase particles (mainly V(C, N)) ar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cooling rate. In this paper, influence of cooling rate on the precipitation behavior of proeutectoid α-ferrite at the γ-austenite grain boundary and in the steel matrix are in situ observed and analyzed through high temperature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oling rate and precipitation of V(C, N) from steel continuous casting bloom surface microstructure is further studi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electron dispersive spectrometer. Relative results have shown the effect of V(C, N) precipitation on α-ferrite phase transformation is mainly revealed in two aspects: (i) Precipitated V(C, N) particles act as inoculant particles to promote proeutectoid ferrite nucleation. (ii) Local carbon concentration along the γ-austenite grain boundaries is decreased with the precipitation of V(C, N), which in turn promotes α-ferrite precipitatio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