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78篇
  免费   2164篇
  国内免费   1585篇
电工技术   1798篇
综合类   1883篇
化学工业   2333篇
金属工艺   1000篇
机械仪表   1219篇
建筑科学   1183篇
矿业工程   492篇
能源动力   400篇
轻工业   2068篇
水利工程   818篇
石油天然气   596篇
武器工业   240篇
无线电   206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55篇
冶金工业   786篇
原子能技术   230篇
自动化技术   2657篇
  2024年   138篇
  2023年   343篇
  2022年   711篇
  2021年   924篇
  2020年   604篇
  2019年   380篇
  2018年   453篇
  2017年   548篇
  2016年   550篇
  2015年   803篇
  2014年   947篇
  2013年   1202篇
  2012年   1409篇
  2011年   1525篇
  2010年   1461篇
  2009年   1376篇
  2008年   1389篇
  2007年   1377篇
  2006年   1295篇
  2005年   1001篇
  2004年   766篇
  2003年   509篇
  2002年   482篇
  2001年   456篇
  2000年   336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0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991.
大斜度井水平井井壁力学稳定性技术现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廖扬强  余庆 《钻采工艺》2003,26(3):7-10
井壁不稳定是大斜度井和水平井钻井中必须考虑的问题,文中从力学方面对井壁稳定性技术现状进行了回顾,主要包括岩石破坏形式、井壁周围应力状态方程、岩石强度准则、岩石破坏模式和方法等几个方面。介绍了井壁力学稳定理论的现场应用方法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92.
详细阐述了电潜泵的基本工作原理,指出了电潜泵排水采气工艺的适用范围与特点,并以蜀南气矿多口电潜泵工艺井为例,对电潜泵排水采气过程中出现的诸如气体干扰、天然气渗入电缆绝缘层导致电缆损坏等问题做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方法.总结了多年来电潜泵排水采气工艺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对今后该项工艺的发展与推广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3.
以无因次井底流压为纵坐标.无因次注入气泼比为横坐标研制宏观控制图。用实际注入气液比和经济极限注入气液比优化设计得出的优化注入气液比、正常生产井底流压和允许的最小井底流压等参数,将控制图分为卸载不到位区、资料核实区、合理生产区、超气量区、临禁区等5个区。根据油井的结构参数和生产数据,确定具体油井的生产动态在控制图中所处的位置,对处于不同区域的油井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4.
压扭断层的几何学特征及其演变规律较为复杂,需要不断深化认识,这对西部压扭盆地具有很大的油气勘探实践意义。野外露头区勘查和高密度三维地震数据体处理成果揭示,准西北缘乌夏地区发育的高角度逆冲断层普遍具有走滑特点,并伴有多组系次级剪切断层,从而形成典型压扭断裂带。碎屑岩层系能干性差异控制压扭断层垂向脱耦传播和分段发育,构造活动强度变化进一步控制断层发育组系及其组合样式的变化。自深层至浅层随着压扭强度的逐渐减弱,压扭断裂带在剖面上存在“辫”、“花”和“阶”状3种基本组合样式,对应平面上呈“网结”、“羽列”和“雁列”状展布。已发现油气田剖析结果表明,不同组合样式断层的油气垂向输导能力存在很大差异,是控制压扭叠合盆地油气资源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95.
为研究致密油藏水平井体积压裂改造后的储层和渗流特征,文中建立了考虑基质应力敏感性的体积压裂水平井复合试井模型。内区为压裂改造区,由多级压裂水力裂缝与双孔介质模型共同表征;外区为非改造区,由单孔介质模型表征。应用叠加原理、Laplace变换、Stehfest数值反演和摄动变换技术进行求解,得到了体积压裂水平井试井模型的井底压力特征曲线。研究结果表明,体积压裂水平井的渗流可以划分为裂缝双线性流、垂直于裂缝的线性流、裂缝拟径向流等7个特征阶段。敏感性参数分析表明,致密储层的应力敏感特征在试井解释中不可忽视,渗透率模数、储容比、窜流系数、水力裂缝条数和水力裂缝导流能力对压力和压力导数特征曲线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CO_2-EOR)中,开发有效降低最低混相压力的助混剂是重要的一环。为有效缩短助混剂开发周期,大幅提高开发效率,介绍了一种便捷、可视化的最低混相压力测定方法——高度上升法。利用自行搭建的具有视窗的高压釜设备,将混相过程中油相的体积膨胀转化为高度信息,经数据处理获得混相百分比-平衡压力曲线,整个过程是可视化的,测得的最低混相压力与利用细管实验法测得的数据进行比对以确定准确性;提出了利用不同组成的模拟油进行助混剂筛选的实验方法。结果表明,高度上升法测定最低混相压力与细管实验法测定的相对误差小于5%。利用此方法筛选出了有效的八酯型助混剂,施用于长庆、新疆、吉林的原油样品时,在50数80℃、1%数3%用量下,均可有效降低最低混相压力,最大降幅超过20%。该方法可以准确测定最低混相压力,进而评价助混剂的助混效果。图4表2参33  相似文献   
997.
上扬子台地北缘川西北地区西北乡剖面在茅口组碳酸盐岩与吴家坪组碳酸盐岩之间出露一套厚23.8 m的黑色岩系,岩性主要为薄层硅质岩、页岩及泥质灰岩。针对西北乡剖面开展详细的牙形石地层学、有机岩石学以及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这套黑色岩系中发现的牙形石为Jinogondolella prexuanhanensisJ.xuanhanensisClarkina postbitteri hongshuiensis,均为二叠纪瓜德鲁普世末期分子,确定该段黑色岩系沉积于茅口晚期,表明上扬子台地川西北地区在瓜德鲁普世末期开始发育拉张槽。详细的有机岩石学研究发现该套黑色岩系成烃生物以底栖宏观藻类为主,见少量大型浮游藻类,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型。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该套黑色岩系有机碳含量(TOC)为1.04%~32.58%,氯仿沥青“A”含量为0.03%~1.05%,整体上达到好的烃源岩标准。镜质体反射率Ro范围为1.0%~1.4%,Tmax值为440℃~460℃,牙形石色变指数CAI为1.5~2.5,Ts/Tm比值为0.35~1.43,莫烷/藿烷比值范围为0.05~0.39,C2920S/(20S+20R)值为0.39~0.65,C29αββ/(αββ+ααα)为0.26~0.58,表明有机质成熟度高,为成熟—高成熟。岩性特征、牙形石生态、成烃生物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综合研究表明,黑色岩系形成于较为深水的还原环境,水体具有较高的盐度。  相似文献   
998.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天然气的干燥系数、甲烷碳同位素、乙烷碳同位素和甲烷氢同位素在平面上具有相似的分布特征,即"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在纵向上,干燥系数和甲烷碳同位素有随深度变浅而变小(低)的特点,与须一段、须三段和须五段烃源岩的演化特征一致,说明须家河组天然气都属于就近运移成藏。川西须家河组天然气碳同位素出现了部分倒转现象,天然气碳同位素的倒转可能与高—过成熟演化、多期天然气充注以及煤系烃源岩中煤和暗色泥岩生气贡献率不同有关。海相成因天然气的氢同位素值高于陆相成因天然气,氢同位素值高于-160‰的天然气基本为海相成因,而低于-160‰为陆相成因,同时,氢同位素也受成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9.
在对岩心毛细管压力曲线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进汞饱和度35%时所对应的孔喉半径(R35)与渗透率(K)、孔隙度()之间的关系,建立X气田R35、K、等参数定量储层分类与评价图版。同一层位,储层的R35、K、等参数值变化较大,即反映其非均质性较强。以X气田E15储层为例,通过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等化验资料,深入分析影响储层非均质性的主要成岩作用,发现溶蚀作用是影响E15储层非均质性的决定性因素。利用R35储层分类与评价图版能定量地、直观地、高效地把握X气田的储层物性优劣。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探明雅安罐罐肉蛋白质的变化规律,以不同加工与贮藏阶段的罐罐肉为对象,采用常规理化检测方法以及SDS-PAGE电泳法分析其蛋白质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罐罐肉在油炸结束后蛋白酶活性为零;非蛋白氮(NPN)与游离氨基酸(FAA)含量在油炸结束时显著上升(P<0.01),FAA达到最大值(219.2 mg/100 g),在贮存的前期与中期缓慢下降,后期又有所回升,NPN达到最高值(0.616%);肌浆蛋白和肌原纤维蛋白经过高温油炸,蛋白质含量(干基)下降为4.18 mg/g和4.70 mg/g,大于66ku的蛋白质条带完全消失,积累大量小于16ku的条带,肌浆蛋白贮藏后期还出现了51ku和42ku的新条带。研究结果表明,雅安罐罐肉蛋白质的变化主要发生在油炸阶段,贮藏过程中的变化非常缓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