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104篇
  免费   7387篇
  国内免费   3770篇
电工技术   4986篇
技术理论   12篇
综合类   5852篇
化学工业   14675篇
金属工艺   4662篇
机械仪表   5205篇
建筑科学   7170篇
矿业工程   2520篇
能源动力   2463篇
轻工业   6336篇
水利工程   1613篇
石油天然气   5039篇
武器工业   643篇
无线电   1027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867篇
冶金工业   4286篇
原子能技术   932篇
自动化技术   11722篇
  2024年   285篇
  2023年   1477篇
  2022年   2363篇
  2021年   3583篇
  2020年   2869篇
  2019年   2299篇
  2018年   2607篇
  2017年   2751篇
  2016年   2610篇
  2015年   3405篇
  2014年   4373篇
  2013年   5052篇
  2012年   5640篇
  2011年   6089篇
  2010年   5135篇
  2009年   4834篇
  2008年   4793篇
  2007年   4519篇
  2006年   4422篇
  2005年   3929篇
  2004年   2774篇
  2003年   2445篇
  2002年   2226篇
  2001年   2011篇
  2000年   2126篇
  1999年   2565篇
  1998年   2139篇
  1997年   1771篇
  1996年   1721篇
  1995年   1445篇
  1994年   1226篇
  1993年   826篇
  1992年   665篇
  1991年   497篇
  1990年   419篇
  1989年   369篇
  1988年   268篇
  1987年   171篇
  1986年   134篇
  1985年   84篇
  1984年   65篇
  1983年   46篇
  1982年   59篇
  1981年   36篇
  1980年   33篇
  1979年   15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13篇
  1974年   11篇
  197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丙烯腈装置回收塔内聚合物生成原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丙烯腈生产过程中回收塔内聚合物堵塞降液管造成回收塔运行周期短的问题,通过对丙烯腈回收塔内各组分分布的模拟计算,直观显示了回收塔内各组分的浓度分布,发现了回收塔的聚合段与丙烯醛的富集段相吻合的现象,初步得出了回收塔内局部聚合的原因;通过对塔内聚合物的特性分析和评判,进一步证实了“回收塔内局部聚合严重是由于在聚合段丙烯醛聚集引起”这一现象;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和实际运行经验,提出了预防聚合物堵塞降液管的措施,并进行了部分生产验证,为丙烯腈生产企业延长装置运行周期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2.
郭天天  卢焕章 《信号处理》2006,22(5):694-696
低信噪比小目标检测是当前的研究热点,能量积累是其关键技术之一。介绍了两种常用的序列图像能量累加算法:一种是针对帧间运动速度较小的多帧累加;一种是针对帧间运动速度较大的形态膨胀累加。并给出了这两种算法的FPGA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电路运行速度快、占用资源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3.
微构造的地震识别与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胜利油田的油气勘探具有较大的剩余勘探潜力,且大部分油气蕴藏在微构造油气藏中。微构造油气藏在胜利油田的勘探开发老区均有分布,纵向上从沙四段到东营组均有发育。该类油气藏埋深浅、储层物性好、产量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微构造油气藏在国内外研究较少,国内外较注重目的层沉积微构造的研究,且主要是沉积微构造对注采关系的影响。在对复杂断块的精细研究中,以前研究的重点也主要集中在应用钻井资料对断层的成因和对断层封堵性的研究上,而对微构造圈闭的成因、识别及成图,一直没有进行系统的分类研究。文章划分了微构造的类型,研究了微构造的特点,并认为构造作用、沉积作用和后期改造作用是微构造形成的3种主要原因。同时,利用地震资料对微构造圈闭的识别方法和描述技术进行了探索,形成了一套具有针对性的技术系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对油气田老区的滚动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4.
A locomotive cabin adsorption air‐conditioner has been equipped in #DF4B‐2369 locomotive; and has been successfully run for 2 years. It is powered by waste heat from the exhaust of the diesel engine. The influence on heat transfer is described by the equivalent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r thermal resistance of components inside the adsorber. The variation of adsorption capacity is expressed by a non‐equilibrium adsorption function. The dynamic heat transfer process of adsorptio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is treated with the lumped parameter method. Some typical running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present. The diesel engine rotating speed and locomotive speed influenced on the refrigeration system are discussed. The maximum mean refrigeration power is regarded as an objective function. Based on experiments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run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are optimized. Some techniques of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are suggested as well.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5.
干涉型激光直写技术用于光盘防伪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作者研制的干涉型激光直写系统,阐述了干涉型激光直写设计OVD的方法,防伪特征,介绍了应用于光盘防伪的OVD技术和应用前景,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6.
简要论述了集散控制系统的发展 ,根据火力发电厂的现场环境及实际情况 ,提出了火力发电厂集散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 ,并展望了集散控制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97.
选择测试阀是新一代全通径压控式测试器,在结构和性能上有了本质的创新,使现场操作更加简便、安全,对井筒条件要求低,更适用于高温、高压、深井、气井的地层测试,拓宽了地层测试和其它井下作业的兼容性。经7井次应用,其安全性、可靠性越来越得到认可。  相似文献   
98.
邓义  陈立功  李阳  闫喜龙  曾涛  李江胜 《石油化工》2006,35(11):1078-1081
对癸二酸二甲酯与1,2,2,6,6-五甲基哌啶醇的酯交换反应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四异丙基钛酸酯、氨基锂、氧化二辛基锡3种催化剂的性能;采用氢核磁共振确定了产物的结构;考察了以四异丙基钛酸酯为催化剂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四异丙基钛酸酯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好;在癸二酸二甲酯与1,2,2,6,6-五甲基哌啶醇摩尔比1∶1.79、四异丙基钛酸酯催化剂的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31%、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6h的条件下,所得产物中单(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甲酯(简称单酯)质量分数为23%和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简称双酯)质量分数为73%,单双酯质量比为1∶3.17,产物收率为93.3%。该方法可得到理想的单双酯比例及产物收率,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
FCC油浆提高废胶粉改性沥青热存储稳定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废胶粉用FCC油浆进行预处理后用于沥青改性,制备出沥青与胶粉间相容性好、高温存储性能稳定的胶粉改性沥青.考察并得出相关工艺条件,同时应用多种评价手段分析改性后沥青的性能,结果表明,预处理后胶粉改性沥青的高温存储性能稳定,低温时柔韧性、抗开裂性能明显提高,高温时稳定性、抗车辙能力及弹性回变性能增强,沥青粘弹区间明显变宽.  相似文献   
100.
基于对重油催化裂化反应历程的若干再认识,以高油剂混合能量短接触时间催化裂化为工艺基础,提出了进料强返混、反应平流推进、产物超快分离及化学汽提的分区协同控制新理念和实现分区协同控制反应的新技术.并且为实现高油剂混合能量短接触时间催化裂化提出了新型反应器结构;同时对汽提段的功能进行了拓展与强化,提出了"化学汽提器"的概念.分区协同控制反应的技术以进一步提高轻质油收率和实现装置长周期运行为目标,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