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90篇
  免费   2533篇
  国内免费   1276篇
电工技术   1666篇
技术理论   4篇
综合类   1838篇
化学工业   3266篇
金属工艺   1255篇
机械仪表   1526篇
建筑科学   1767篇
矿业工程   759篇
能源动力   752篇
轻工业   1529篇
水利工程   541篇
石油天然气   1036篇
武器工业   226篇
无线电   27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68篇
冶金工业   943篇
原子能技术   236篇
自动化技术   2968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436篇
  2022年   771篇
  2021年   1106篇
  2020年   871篇
  2019年   659篇
  2018年   779篇
  2017年   842篇
  2016年   757篇
  2015年   985篇
  2014年   1243篇
  2013年   1389篇
  2012年   1601篇
  2011年   1652篇
  2010年   1490篇
  2009年   1264篇
  2008年   1298篇
  2007年   1121篇
  2006年   1064篇
  2005年   843篇
  2004年   679篇
  2003年   738篇
  2002年   815篇
  2001年   713篇
  2000年   514篇
  1999年   393篇
  1998年   282篇
  1997年   224篇
  1996年   247篇
  1995年   177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61.
组织蛋白酶C是溶酶体半胱氨酸蛋白酶,源于免疫颗粒细胞.组织蛋白酶C作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在于其为颗粒细胞炎症性丝氨酸蛋白酶的上游活化酶,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通过研究设计并合成基于香豆素的荧光底物(CatC-AFC)来评估血清组织蛋白酶C的活性.结果表明,在特异性底物CatC-AFC与组织蛋白酶C反应后,荧光强度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显著增加.酶动力学研究显示组织蛋白酶C以稳健的,线性的和时间依赖性的方式水解CatC-AFC.通过梯度稀释方法验证基于血清中组织蛋白酶C的活性测定,并且没有观察到干扰或自发荧光.基于血清中组织蛋白酶C活性的方差系数表明了良好的重现性.  相似文献   
162.
辛星  祁文博 《当代化工》2021,50(8):1992-1994,1988
焦化干气作为延迟焦化装置产品,长期以来作为炼厂自用燃料气,经济效益未得到充分开发.镇海炼化公司采用大连(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的焦化干气加氢制乙烯裂解料技术及配套催化剂,建设了一套23万t·a-1的焦化干气加氢装置.介绍了此装置通过采用干气加氢与PSA组合工艺,分离出富乙烷气,可作为优质的乙烯裂解原料,对该工艺的技术特点、工业运行状况、经济效益等内容进行探讨分析.数据表明,焦化干气经新工艺路线加工后作为乙烯裂解原料,工艺路线简洁,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3.
辛星  李澜鹏 《当代化工》2021,50(9):2163-2165,2200
焦化液化气作为延迟焦化装置产品,长期以来作为民用烃出厂,经济效益未得到充分开发.镇海炼化公司采用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的焦化液化气和汽油混合加氢制备乙烯裂解料技术,建设了一套60万t·a-1的焦化液化气与焦化汽油混合加氢装置.生产出烯烃质量分数不大于1.0%的精制液化气和溴价不大于2.5 g Br·(100 g)-1的精制石脑油,可作为优质的乙烯裂解原料.对该工艺路线的技术特点、工业运行状况、经济效益等进行探讨分析,数据表明,焦化液化气和焦化汽油经新工艺路线加工后作为乙烯裂解原料,工艺路线简洁,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4.
王星  阮莹  陈敏维  舒勤 《高电压技术》2021,47(10):3664-3673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etal oxide arrester,MOA)阻性电流测量受环境干扰、高频噪声干扰和脉冲干扰等因素的影响,阻性电流实测信号必然含有多种强干扰成分.针对传统阻性电流去干扰方法在多种并发干扰情形下难以适用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EMD-WPT-SVD和指数加权平均的MOA阻性电流去干扰方法.首先,依据阻性电流中周期干扰的基波频率、采样频率和特征频率是否被间谐波浸没的特点,选取最佳分解层数和最优小波基;其次,对MOA阻性电流进行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将含有特征频率的模态分量再使用小波包变换(wavelet packet transform,WPT),使每个子信号最多含有一个特征频率;再采用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准确提取所有子信号中的周期分量;最后,从原信号中准确消除阻性电流受到的周期干扰,然后通过指数加权平均算法得到能真实反映MOA工况的阻性电流变化趋势.将模拟信号和工程实测数据与多种经典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证明:所提方法能消除阻性电流的多种干扰,得到能真实反映MOA实时工况的阻性电流,其结果满足实际工程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5.
探讨一种直观、易于理解且反映雷击放电机理的实验方法,以评价不同类型避雷针的雷击接闪效能差异,对雷电防护领域形成共识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论文首先分析了雷电环境下地面目标物上避雷针的雷击接闪过程,指出不同类型避雷针接闪效能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迎面放电过程的影响上;接着,提出了如下实验评价方法:采用针-板间隙的放电实验布置,对4m及以上间隙施加1.2/50μs标准雷电波模拟迎面流注放电过程,对6m及以上间隙施加250/2500μs标准操作波模拟迎面先导放电过程;然后,通过比较非传统避雷针与传统避雷针的放电起始时刻与平均发展速度2个指标,以评价不同类型针的接闪效能差异;最后,利用所提方法对典型提前放电(early streamer emission,ESE)非传统避雷针与传统避雷针开展了接闪效能差异的评价实验.实验结果表明:ESE针与传统避雷针的评价指标基本一致,不具备研发商所宣称的引雷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66.
荣星  陈亚洲  李波  蔡部林 《塑料工业》2021,(3):74-78,43
在塑料专用接头自动脱螺纹塑胶模具设计中,通过理论计算塑胶的包紧力、脱螺纹动力,并确定传动机构重要参数,对液压马达运动实行定位控制,合理设计冷却系统,对模具重要成型零件实行温度控制,CAE模拟验证注塑成型,保证了模具设计制造的成功率,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产品品质,对模具结构设计者有一定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7.
结合±800 k V直流输电线路重冰区的实际工程数据,基于脱冰数值计算理论,通过数值方法模拟了六分裂导线在不同档数、档距、高差等复合因素影响下导线的脱冰动力响应过程,分析不同参数条件下导线和地线脱冰对悬垂绝缘子串和耐张绝缘串的冲击效应,得到最不利脱冰冲击效应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不同档距和高差组合下,档距和高差均最大时脱冰后的冲击效应最强;对于连续档,不同档脱冰时,对其相邻档导地线串的冲击效应最大;脱冰水平冲击效应主要受水平档距的影响,垂直冲击效应主要受高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8.
组串式LCL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结构广泛用于光伏发电系统中,其高阶输出滤波器与非隔离特性极易引起逆变器输出电流谐振甚至导致系统不稳定.为抑制其输出电流谐振,首先根据组串式并网逆变器的结构和控制建立闭环控制模型;然后针对此结构和控制的特点提出了有源阻尼算法的基本方案,并派生出四种有源阻尼方案;再利用系统闭环零级点对四种方案进行比较得出抑制效果较好的方案,并对其电网阻抗适应性进行分析.最终,通过搭建20 kW实验平台,对该有源阻尼的谐振抑制效果和电网阻抗适应性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69.
裴士锋  钟良  黎思琦  党兴  何云飞 《电镀与涂饰》2021,40(19):1483-1488
先通过酸蚀去除钛合金表面的氧化膜,再由二次浸锌使TC4钛合金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的锌,最后进行化学镀镍.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对主要工艺阶段中基体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利用能谱仪对施镀后的基体表面成分进行分析,采用热震法检测镀层的结合力,并通过摩擦磨损试验机和显微硬度计分别测得镀层的表面摩擦因数及显微硬度.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几项工艺参数:首次浸锌时间90 s,二次浸锌时间120 s,镀液温度85°C,pH 4.5.使用最优工艺所得镀镍层组织致密,表面均匀光洁,摩擦因数在0.25~0.30之间,显微硬度为593.7 HV,经5次循环的热震实验后,镀层表面保持完整,无开裂、剥落现象,表明其具有优异的减摩性、较高的显微硬度且结合力良好.  相似文献   
170.
针对传统人体尺寸测量方法不能够实现远程、便捷式测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微信小程序的人体尺寸测量系统应用于远程服装定制,设计开发微信小程序设置特定的轮廓获取含有3种姿态的人体图像数据集,采用u-net网络框架进行训练,提取人体轮廓特征图,经过openpose人体姿态估计算法定位人体骨节关键点,提取人体关键部位提取特征点,利用身高比例法、双椭圆模型拟合人体尺寸信息通过微信小程序反馈给用户.以手工测量为标准,人体尺寸测量中二维尺寸测量准确率达97.8%,三维尺寸准确率达89.5%,最终平均总误差为3.19%.实验表明,基于微信小程序的人体尺寸测量系统能够实现便捷式的人体尺寸测量及远程服装定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