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79篇 |
免费 | 689篇 |
国内免费 | 40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66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550篇 |
化学工业 | 978篇 |
金属工艺 | 312篇 |
机械仪表 | 332篇 |
建筑科学 | 487篇 |
矿业工程 | 131篇 |
能源动力 | 152篇 |
轻工业 | 420篇 |
水利工程 | 152篇 |
石油天然气 | 216篇 |
武器工业 | 61篇 |
无线电 | 75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740篇 |
冶金工业 | 225篇 |
原子能技术 | 68篇 |
自动化技术 | 9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0篇 |
2023年 | 139篇 |
2022年 | 274篇 |
2021年 | 350篇 |
2020年 | 261篇 |
2019年 | 196篇 |
2018年 | 174篇 |
2017年 | 208篇 |
2016年 | 182篇 |
2015年 | 295篇 |
2014年 | 369篇 |
2013年 | 378篇 |
2012年 | 450篇 |
2011年 | 458篇 |
2010年 | 389篇 |
2009年 | 400篇 |
2008年 | 408篇 |
2007年 | 350篇 |
2006年 | 312篇 |
2005年 | 213篇 |
2004年 | 167篇 |
2003年 | 157篇 |
2002年 | 139篇 |
2001年 | 150篇 |
2000年 | 141篇 |
1999年 | 101篇 |
1998年 | 75篇 |
1997年 | 55篇 |
1996年 | 45篇 |
1995年 | 38篇 |
1994年 | 36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195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济阳断陷盆地油气运移优势方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济阳断陷盆地不同区带油气运移的控制因素、输导体系和运聚方向各异。洼陷带深部,油气沿“应压双控”作用产生的裂缝系统———隐蔽输导体系侧向或向上充注于泥岩裂缝圈闭或砂岩透镜体,油气运移的优势方向与成藏期北东向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一致;洼陷带上部或两侧,油气通过断裂型输导体系向上运移,平面上亦平行于北东向断裂运移;陡坡带和缓坡带,油气输导体系主要为断裂-砂体复合型,油气运移优势方向为垂直于盆地边缘边界断层的鼻状构造带的展布方向。 相似文献
52.
济阳坳陷地层油气藏油气运移动力与方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油气运移研究相对不足是目前制约济阳坳陷地层油气藏勘探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依据油气成藏动力学理论,运用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油气运移物理模拟实验和地质统计学方法,对地层油气藏油气运聚动力与方式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济阳坳陷地层油气藏油气运移动力早期以流体异常压力为主,后期逐渐过渡到以浮力为主;流体异常压力推动着含烃流体向外运移,浮力因输导层产状变化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高压临时仓储"的存在增加了远距离地层圈闭的成藏几率;盆缘流体异常压力值和地层水矿化度值突进方向与盆缘鼻状构造、坡折带展布方向一致,为油气运移的主要汇聚方向;流体异常压力的形成与发育特点决定了油气运移方式以幕式为主,也使济阳坳陷横向上发育多种地层油藏类型、纵向上发育多套含油层系。 相似文献
53.
54.
Yawen Li Zitong Liu Yufan Ma Yuzhi Chen Kun Ma Xuefei Wang Deqing Zhang Zhuo Wang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019,29(38)
Semiconducting polymer nanoparticles (SPNs) have potential in biological applications. While some SPNs have significant photothermal conversion efficiencies (PCEs) as photothermal and photoacoustic agents, other SPNs offer high fluorescence yields as photoluminescent agents. However, the energy balance distribution in SPNs inhibits their successful applications in photoluminescence/photoacoustic (PL/PA) dual‐modality imaging. Additionally, the ultrastability of SPNs in vivo may cause damage to organisms. This work reports nanocomposite semiconducting polymer and tetraphenylethene nanoparticles (STNPs) constructed by semiconducting polymers (SPs) and tetraphenylethene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luminogens (TPE AIEgens). The SP SPC10 endows good photothermal conversion ability, and the AIEgen TPBM supports enhanced photoluminescence of the STNP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NPs can act as PL/PA dual‐modality imaging agents. The signal‐to‐noise (S/N) ratio in the PL modality reaches 8.7, and the imaging depth in the PA modality is 5.8 mm. The SPC10 in the STNPs can be decomposed under 90 mW cm?2 white light irradiation in 6 h without any other additional agents. Furthermore, the STNPs are suffici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xenograft 4T1 tumor‐bearing mice based on photothermal therapy. The nanocomposite STNPs achieve optimized dual‐modality PL/PA imaging and the AIEgen‐triggered in situ photodegradation of SPNs. These properties indicate the significant potential of STNPs in clinical diagnosis and noninvasive therapy. 相似文献
55.
以铝粉含量为5%、10%、15%和18%的缩水甘油叠氮聚醚(GAP)推进剂配方为研究对象,采用力学拉伸试验机、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和模拟计算软件等,分析了铝粉含量对推进剂力学性能、界面性能、燃烧性能、安全性能、能量性能和密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以30μm铝粉代替320μm AP,随铝粉含量的提高,推进剂的最大抗拉强度和最大伸长率逐渐增大,界面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推进剂在3~9 MPa下的静态燃速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压强指数由0.43降低至0.40.配方中铝粉含量为5%和18%的推进剂危险等级均达1.3级,其中铝粉含量为18%的推进剂配方的撞击和摩擦感度分别为0%和44%,低于铝粉含量为5%的配方(分别为4%和48%);软件模拟计算表明,铝粉加入量的提高使推进剂的能量和密度均呈上升趋势,但推进剂的标准比冲提升趋势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56.
设计了应用于低中频GSM接收机的三阶单环单比特结构∑-△A/D转换器。调制器采用全差分开关电容积分器实现。仿真结果显示,在工作电压为3V、信号带宽200kHz、0.35μmCMOS工艺的条件下,过采样率选择为64,信号/噪声失真比(SNDR)达到85dB,功耗不超过11mW。 相似文献
57.
本文讨论的10.6μm线性声光调制器,采用Ge单晶作为声光介质,工作中心频率为80MHz,3db带宽为7MHz。在驱动射频源输出功率8W的条件下,得到器件衍射效率峰值达36%,该器件已作为激光束强度调制器件应用于视频/红外动态图象转换装置中。 相似文献
58.
Gao Zhuo Yang Zongren Zhao Ying Yang Yi Zhang Lu Huang Lingyi Hu Weiwu 《半导体学报》2009,30(4):045008-045008-7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sign of a 10 Gb/s low power wire-line receiver in the 65 nm CMOS process with 1 V supply voltage.The receiver occupies 300×500/μm2.With the novel half rate period calibration clock data recovery(CDR)circuit,the receiver consumes 52 mW power.The receiver can compensate a wide range of channel loss by combining the low power wideband programmable continuous time linear equalizer(CTLE)and decision feedback equalizer(DFE). 相似文献
59.
60.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正式进入了5G时代,各运营商获得了5G运营牌照,正在全国各地建设5G基站.然而5G工作频率与广播电视卫星下行C波段的频率存在重合部分,从而会对广播电视节目产生干扰.如何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措施避开5G基站的干扰,成为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借助一个实例分析5G基站信号对广播电视信号的干扰,提出避开5G基站对广播电视卫星信号干扰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