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68篇
  免费   2231篇
  国内免费   1102篇
电工技术   1439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1665篇
化学工业   4336篇
金属工艺   1742篇
机械仪表   1642篇
建筑科学   2320篇
矿业工程   740篇
能源动力   686篇
轻工业   1681篇
水利工程   418篇
石油天然气   1444篇
武器工业   206篇
无线电   3040篇
一般工业技术   3356篇
冶金工业   1104篇
原子能技术   270篇
自动化技术   3509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420篇
  2022年   685篇
  2021年   1092篇
  2020年   847篇
  2019年   643篇
  2018年   769篇
  2017年   819篇
  2016年   740篇
  2015年   973篇
  2014年   1186篇
  2013年   1488篇
  2012年   1626篇
  2011年   1724篇
  2010年   1597篇
  2009年   1473篇
  2008年   1412篇
  2007年   1438篇
  2006年   1393篇
  2005年   1301篇
  2004年   896篇
  2003年   786篇
  2002年   801篇
  2001年   633篇
  2000年   725篇
  1999年   742篇
  1998年   621篇
  1997年   495篇
  1996年   499篇
  1995年   390篇
  1994年   318篇
  1993年   247篇
  1992年   210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51.
某风雨操场综合楼改造工程拆除了辅助用房及支撑网架屋面的西根框架柱改造成为球场看台。设计采用钢结构桁架托换技术,将屋面荷载转移至两侧的保留柱上,跨度拓展到30m。钢桁架与框架柱上安装的牛腿铰接连接,通过牛腿背面框架柱间的混凝土墙平衡牛腿传来的弯矩。在施工安装过程中合理地利用待拆除框架柱,保持屋面的完整性提升屋面,达到了对屋面扰动影响最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2.
目的研究单甲氧聚乙二醇(mPEG)与蓖麻毒蛋白A链(RA)偶联后RA免疫原性和毒性的改变。方法从天然蓖麻籽中提取纯化的RA,经与含活性马来酰亚胺基团的mPEG反应偶联,得到纯化的mPEG偶联RA。用蛋白质印迹方法比较RA修饰前后的免疫原性,通过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比较RA修饰前后的毒性。结果mPEG偶联RA后免疫原性和毒性均明显下降。偶联前RA链的LD50为2.37 mg.kg-1,经mPEG修饰后RA的LD50为6.15mg.kg-1。结论聚乙二醇能遮蔽RA,降低其免疫原性和毒性。  相似文献   
153.
润滑油金属清净剂合成机理的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润滑油清净剂合成机理以及微反应器理论的研究成果,认为清净剂合成中的过碱化反应机理与微反应器理论中渗透反应模型所描述的反应机理相一致。过碱化过程是利用有机酸生成的有机盐将水、促进剂、金属氢氧化物包裹起来形成反相胶束微粒(微反应器),二氧化碳通过渗透进入反相胶束微粒与金属氢氧化物反应得到纳米金属碳酸盐粒子的过程。利用微反应器理论对过碱化反应中各种因素的影响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清净剂过碱化反应过程中的现象可通过微反应器理论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4.
时变多变量系统辨识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时变多变量系统辨识的一种新方法,并分析了算法的收敛性和稳定性。仿真例子表明所提出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5.
安全壳钢衬的初始后屈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Donnell的非线性板壳理论,认为钢衬壳是一种有特殊缺陷形状的钢衬板,用初始后屈曲渐进分析理论,研究了在温度应力作用下缺陷钢衬板即钢衬壳的初始后屈曲性态。计算了一个四点铆固钢衬壳模型,同时给出了铆钉间距等参数对钢衬壳屈曲极值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6.
本文采用2kWCO_2激光器对20Cr_(2)Ni_(4)W钢进行了激光表面钴合金化的试验研究。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显微硬度计等手段分析了合金化区域的成分、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激光表面钴合金化可获得含钴均匀的合金化层,合金化层的高温硬度和热疲劳性能均有提高,在热作工具钢表面性能优化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7.
桩土物理模型及结构—桩—土相互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将工程中常用的密集打桩土体模拟为正交各向异性弹性体。建立了刚性基础-桩-土这一空间相互作用系统的模型。根据圆柱体柱坐标的极点条件。分别选取了两组位移函数来表征桩基和土的位移,并用子区间法分析了结构-桩-土系统的相互作用地震反应。  相似文献   
158.
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1套处理能力为1.0 m3/h的可再生吸附除油中试装置.利用该中试装置,在除油单元添加75 kg改性后的吸油材料,并使冷凝液以下流方式流经除油单元,控制进水流量为1.0 m3/h,进行了600 h的稳定运行试验.结果表明,除油单元对冷凝液中总有机碳(TOC)的去除率不低于85%,装置出水的电导率小于1.0 μS/cm,TOC质量浓度小于0.5 mg/L,SiO2质量浓度小于18 μg/L,其水质完全符合二级脱盐水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59.
 基于波动方程的聚焦点控制照明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借助于差分计算,把速度、密度等介质参数的影响体现在差分计算的矩阵方程中,能够自动适应速度场的任意变化,快速傅里叶变换的使用也加速了波场延拓的计算速度。因此此法兼具有限差分偏移方法和傅里叶偏移方法的优点,既可适应速度场的剧烈变化,又可保证对陡倾地层的成像效果,是目前针对复杂构造最有效的成像方法之一。对于单个聚焦点及其周围的成像步骤为:①采用矩形网格情况下绕射走时的有限差分计算方法生成合成算子;②应用合成算子来合成面炮震源和面波记录;③对合成的面炮震源和面波记录做傅里叶有限差分法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得到该聚焦点及其附近区域的成像结果。按照上述成像步骤,将震源波场和炮集记录依据相应的外推公式进行延拓,最终应用成像条件求取成像值。在地质目标处选取多个聚焦点,可以得到面向目标的控制照明偏移成像,在多个层位上选取多个聚焦点进行控制照明叠前深度偏移,可以得到整块区域的成像。通过对Marmousi模型的试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0.
A real-time planning algorithm for obstacle avoidance of redundant robot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 computationally efficient, obstacle avoidance algorithm for redundant robots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is algorithm incorporates the neural networks and pseudodistance function D p in the framework of resolved motion rate control. Thus, it is well suited for real-time implementation. Robot arm kinematic control is carried out by the Hopfield network. The connection weights of the network can be determined from the current value of Jacobian matrix at each sampling time, and joint velocity commands can be generated from the outputs of the network. The obstacle avoidance task is achieved by formulating the performance criterion as D p>d min (d min represents the minimal distance between the redundant robot and obstacles). Its calculation is only related to some vertices which are used to model the robot and obstacles, and the computational times are nearly linear in the total number of vertices. Several simulation cases for a four-link planar manipulator are given to prove that the proposed collision-free trajectory planning scheme is efficient and practic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