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462篇 |
免费 | 2267篇 |
国内免费 | 102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540篇 |
技术理论 | 3篇 |
综合类 | 1720篇 |
化学工业 | 5273篇 |
金属工艺 | 1900篇 |
机械仪表 | 2113篇 |
建筑科学 | 2398篇 |
矿业工程 | 1004篇 |
能源动力 | 867篇 |
轻工业 | 1803篇 |
水利工程 | 532篇 |
石油天然气 | 2093篇 |
武器工业 | 214篇 |
无线电 | 348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922篇 |
冶金工业 | 1636篇 |
原子能技术 | 397篇 |
自动化技术 | 386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603篇 |
2023年 | 654篇 |
2022年 | 933篇 |
2021年 | 1324篇 |
2020年 | 1200篇 |
2019年 | 913篇 |
2018年 | 991篇 |
2017年 | 1006篇 |
2016年 | 976篇 |
2015年 | 1173篇 |
2014年 | 1461篇 |
2013年 | 1793篇 |
2012年 | 1878篇 |
2011年 | 1906篇 |
2010年 | 1722篇 |
2009年 | 1687篇 |
2008年 | 1572篇 |
2007年 | 1548篇 |
2006年 | 1655篇 |
2005年 | 1372篇 |
2004年 | 884篇 |
2003年 | 838篇 |
2002年 | 746篇 |
2001年 | 626篇 |
2000年 | 667篇 |
1999年 | 806篇 |
1998年 | 692篇 |
1997年 | 625篇 |
1996年 | 557篇 |
1995年 | 460篇 |
1994年 | 356篇 |
1993年 | 266篇 |
1992年 | 197篇 |
1991年 | 158篇 |
1990年 | 117篇 |
1989年 | 102篇 |
1988年 | 81篇 |
1987年 | 54篇 |
1986年 | 50篇 |
1985年 | 24篇 |
1984年 | 23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19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研究了不同电脉冲孕育处理参数对Al-5Cu合金热裂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电脉冲孕育处理参数均可降低Al-5Cu合金的热裂倾向,处理后该合金热裂临界应力比未处理试样提高了约3倍.合金热裂倾向改善的原因是,电脉冲孕育处理细化了Al-5Cu合金组织,减少了共晶相的数量,缩短了合金凝固温度区间. 相似文献
152.
通过不同的热处理制度控制TMZF合金中的相组成和含量,利用XRD分析确定各种相结构。利用纳米压入测量仪测试了不同组织结构下的硬度和弹性模量。结果表明,当合金中存在ω相时,合金的的硬度和弹性模量最高,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合金中的ω相消失,代之而来的是α相,而且越接近β转变温度,α相含量越少,对应的弹性模量和硬度越来越低。对于Ti—Mo—Zr-Fe合金来说压入性能(硬度、弹性模量)与相成分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匹配关系。 相似文献
153.
研究了新型溶胶.凝胶结合耐火浇注料的抗CO侵蚀性能,同时也与传统的水泥结合耐火浇注料进行了对比试验,并从侵蚀前后的表观特征、理化性能和微观结构等多方面探讨了其CO侵蚀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浇注料中的铁氧化物含量,CO气氛的浓度等多种因素决定了CO侵蚀反应的强度。而在同等实验条件下,溶胶-凝胶结合耐火浇注料的抗CO侵蚀性能要大大优于水泥结合的耐火浇注料,因此是替代传统浇注料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154.
铁氮共掺杂纳米TiO2的水热法制备及其在可见光下抗菌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硫酸氧钛为前驱体,硝酸铁和盐酸胍作为掺杂的铁源和氮源,采用水热法制备了铁氮共掺杂纳米TiO2粉体。利用XRD、BET对样品进行表征,研究了掺杂后TiO2粉体的晶型、粒径、比表面积等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共掺杂TiO2粉体呈黄色,均为锐钛矿相TiO2,经谢尔公式计算其粒径约为10nm,比表面积分布为(135~150)m^2/g。采用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过铁氮共掺杂改性后的TiO2具有很强的紫外线的吸收能力,并实现了良好的可见光响应。采用菌落计数法进行了样品抗菌性能的研究,在可见光照射下样品对大肠杆菌表现出良好的杀灭性能。 相似文献
155.
采用简单的溶液还原方法,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MW=58,000)作为高分子表面修饰剂,用水合肼(50%)作为还原剂,经回流处理,成功地制备出了分散性较好的钻纳米颗粒。利用XRD、TEM、SQUID等实验方法对产物的形貌、物相及磁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为六方结构。其饱和磁化强度为153emu/g-1.62μB/Co,是体相材料的饱和磁矩的95%,其矫顽力为5174A·m^-1。此方法的优点在于反应条件温和、成本较低,重复性强、产率高且宜于控制。 相似文献
156.
采用共混法制备聚乙烯/镁铝水滑石纳米复合材料。XRD、SEM、TEM和性能测试表明:镁铝水滑石纳米晶体分散在聚乙烯基体中,且有少部分发生插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水滑石的处理效果要优于偶联剂;pH值对处理效果有一定影响;镁铝水滑石阻燃剂填充聚乙烯体系阻燃效果,要优于填充A1(OH)3阻燃剂。 相似文献
157.
以工业污泥为原料,分别利用双水解和通人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制备Al(OH)3(胶体),在1100℃煅烧后制得α-Al2O3粉体。并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能量发射能谱(EDS)以及X衍射仪(XRD)研究污泥原料、Al(OH),(胶体)和α-Al2O3粉体的形貌、成分和结构。结果表明:两种方法中,双水解的方法制备α—Al2O3工艺简单?产物杂质少、产量高。EDS分析结果显示:氧化铝平均纯度达98%。 相似文献
158.
磨削模型中的参数值大多可依赖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加以确定,本文提出了一种关于磨削领域的知识的表达方法,针对磨削工艺过程仿真预报的应用场合提出了一种可以根据已知输入条件自动确定相关参数值的专家系统,并对专家系统实现的技术作了详细的介绍,同时还对该专家系统作了实际运行测试和验证。 相似文献
159.
比较空心微球表面化学镀Ni薄膜的工艺.分别以Sn-Pd胶体溶液和[Ag(NH3)2]+溶液作为活化剂,将空心微球表面进行活化,再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分别在其上淀积金属Ni薄膜.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光谱(EDS)和X-射线衍射光谱(XRD)对两种工艺所镀Ni薄膜的表面微观结构和组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用Sn-Pd胶体溶液活化后的空心微球表面淀积了均匀、致密的金属Ni薄膜,该薄膜是由大小约100 nm的颗粒组成;而以[Ag(NH3)2]+溶液活化后的空心微球表面淀积的金属Ni薄膜,是由大小约1 μm的颗粒组成.并分析了这两种镀层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0.
以环氧树脂为基材,通过聚合物体系的优化,添加亚微米级氧化铝(平均粒径0.58 μm)陶瓷颗粒,制备了耐磨陶瓷/聚合物涂层.研究表明:在冲蚀条件下,添加Al2O3所制得复合涂层,其耐磨性较环氧树脂基质涂层有明显提高;当Al2O3的(质量分数,下同)为20%时,涂层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稳定的磨损率.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涂层的表面摩擦形貌,陶瓷/聚合物涂层的磨损率的实现,主要源于在冲蚀过程中涂层内裸露的硬质陶瓷颗粒所产生的"阴影效应",以及与此同时胶粘剂所起到的耗散冲击能量的作用.在冲蚀条件下,涂层主要以显微切削、犁沟和软基体的选择磨损及硬质点被挖出脱落为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