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473篇 |
免费 | 3444篇 |
国内免费 | 142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483篇 |
技术理论 | 2篇 |
综合类 | 2084篇 |
化学工业 | 5704篇 |
金属工艺 | 1891篇 |
机械仪表 | 2167篇 |
建筑科学 | 2620篇 |
矿业工程 | 1051篇 |
能源动力 | 978篇 |
轻工业 | 2599篇 |
水利工程 | 617篇 |
石油天然气 | 1726篇 |
武器工业 | 282篇 |
无线电 | 435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577篇 |
冶金工业 | 1395篇 |
原子能技术 | 472篇 |
自动化技术 | 434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2篇 |
2024年 | 801篇 |
2023年 | 865篇 |
2022年 | 1405篇 |
2021年 | 1677篇 |
2020年 | 1385篇 |
2019年 | 1174篇 |
2018年 | 1186篇 |
2017年 | 1315篇 |
2016年 | 1101篇 |
2015年 | 1450篇 |
2014年 | 1802篇 |
2013年 | 1981篇 |
2012年 | 2121篇 |
2011年 | 2210篇 |
2010年 | 1855篇 |
2009年 | 1860篇 |
2008年 | 1821篇 |
2007年 | 1606篇 |
2006年 | 1679篇 |
2005年 | 1374篇 |
2004年 | 905篇 |
2003年 | 914篇 |
2002年 | 852篇 |
2001年 | 753篇 |
2000年 | 756篇 |
1999年 | 808篇 |
1998年 | 650篇 |
1997年 | 559篇 |
1996年 | 488篇 |
1995年 | 441篇 |
1994年 | 329篇 |
1993年 | 255篇 |
1992年 | 231篇 |
1991年 | 151篇 |
1990年 | 128篇 |
1989年 | 117篇 |
1988年 | 84篇 |
1987年 | 52篇 |
1986年 | 32篇 |
1985年 | 35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21篇 |
1982年 | 24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7篇 |
1978年 | 6篇 |
1977年 | 7篇 |
1951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本文介绍成组技术制造系统的基本形式及其经济效果,并对我国如何推广成组技术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52.
螺旋式榨油机在我国得到普遍应用。榨螺轴是关键部件。榨螺磨损失效分析有助于选材及提高榨螺寿命,但还缺乏系统深入研究。
本文分析了榨油机中油料在榨膛的运动特征及榨螺的受力情况,认为榨膛可以分为三个区,即“进料区”、“预榨区”及“压榨区”。在压榨区,榨膛压力高而且油料变成高紧实度的“不可压缩体”,因此榨螺受到高应力碾研磨损,而且磨损最严重。对榨螺的宏观形貌的观察可资证明。
从压榨区的榨螺上取样进行磨面及磨损表层截面的SEM观察表明;榨螺受到形变磨损、切削磨损、撕裂磨损、疲劳断裂磨损及油液的微区高压冲蚀磨损。切削磨损是造成榨螺失效的主要原因。合金白口铸铁具有整体高硬度及含有大量高硬度碳化物,因此制成榨螺抗磨性比渗碳钢更高。 相似文献
本文分析了榨油机中油料在榨膛的运动特征及榨螺的受力情况,认为榨膛可以分为三个区,即“进料区”、“预榨区”及“压榨区”。在压榨区,榨膛压力高而且油料变成高紧实度的“不可压缩体”,因此榨螺受到高应力碾研磨损,而且磨损最严重。对榨螺的宏观形貌的观察可资证明。
从压榨区的榨螺上取样进行磨面及磨损表层截面的SEM观察表明;榨螺受到形变磨损、切削磨损、撕裂磨损、疲劳断裂磨损及油液的微区高压冲蚀磨损。切削磨损是造成榨螺失效的主要原因。合金白口铸铁具有整体高硬度及含有大量高硬度碳化物,因此制成榨螺抗磨性比渗碳钢更高。 相似文献
53.
Aonan Zhang Hao Zhan Junjie Liao Kaimin Zheng Tao Jiang Minghao Mi Penghui Yao Lijian Zhang 《光:科学与应用(英文版)》2021,(9):1750-1760
Quantum computing is seeking to realize hardware-optimized algorithms for application-related computational tasks. NP (nondeterministic-polynomial-time) is a co... 相似文献
54.
Kai Yao Siqi Li Zhiliang Liu Yiran Ying Petr Dvo?ák Linfeng Fei Tomá? ?ikola Haitao Huang Peter Nordlander Alex K.-Y.Jen Dangyuan Lei 《光:科学与应用(英文版)》2021,(11):2233-2244
The deep-level traps induced by charged defects at the grain boundaries (GBs) of polycrystalline organic–inorganic halide perovskite (OIHP) films serve as major... 相似文献
55.
当前,高计算消耗的应用和服务逐渐从集中式云计算中心向网络边缘的嵌入式环境迁移,FPGA因其灵活性和高能效特性,使其在边缘计算的嵌入式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传统的FPGA卷积神经网络构造方法存在设计周期长和优化空间小等缺点,无法有效探索硬件加速器的设计空间,在网络边缘的的嵌入式环境下尤为明显.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面向边缘计算的嵌入式FPGA平台卷积神经网络通用的构建方法.通过设计卷积神经网络函数中的网络层间可复用的加速器核心,以少量硬件资源实现性能优化的卷积神经网络硬件;通过拓展设计、缓存优化及数据流优化等技术,实现HLS设计优化;利用该方法在嵌入式FPGA平台上构建相应卷积神经网络,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网络模型在与Xeon E5-1620 CPU和GTX Titan GPU相比时,在功耗与性能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适合应用于边缘计算环境中. 相似文献
56.
57.
58.
59.
60.
本文依据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筛子工作原理,首次提出了“智能筛”优化下料方法,使得复杂的优化数学理论问题变得直观易懂,且具有非常理想的鲁棒性。经与多个文献中使用的算例比较,优化效果十分显著。该方法应用于平法钢筋下料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中,实现钢筋优化下料、加工、库存一体化计算机管理,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