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9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2篇 |
综合类 | 12篇 |
化学工业 | 43篇 |
金属工艺 | 10篇 |
机械仪表 | 11篇 |
建筑科学 | 14篇 |
矿业工程 | 2篇 |
能源动力 | 2篇 |
轻工业 | 15篇 |
水利工程 | 8篇 |
石油天然气 | 3篇 |
无线电 | 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0篇 |
冶金工业 | 6篇 |
自动化技术 | 2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某变电站母差保护TA不平衡告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可能引起某变电站220kVRCS-915AS型母差保护TA不平衡告警的各种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判定根本原因为:母联、分段中某个间隔三相接触电阻值大小不平衡,造成A、B、C三相电流在母线环内分配比例不一致,从而在母联、分段间隔中产生较大零序电流。使用RTDS搭建仿真模型对结论进行了验证,最后针对告警原因给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72.
随着我校培养方案的改革,结合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课程组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实验教学、考核方法、双语教学等方面进行实践与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经过课程组长期教改探索和实践,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时兴趣浓厚,运用知识灵活,创新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73.
74.
计及电价波动的电网建设项目经济评估区间法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电网近期规划将产生一系列的电网建设项目.竞争市场环境给这些资金密集型项目的经济评估工作带来的不确定性使不确定性经济评估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作者提出一种基于区间的能计及电价波动的电网建设项目经济评估方法.首先建立了区间现金流和区间利率的评估模型,以对现金流的不确定性进行建模处理.然后基于该模型推导了计及电价波动的区间净现值的评估方法,给出了项目风险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案例研究了电价波动对项目评估的影响.在案例分析中给出了项目区间现金流的柔性调整原则和方法,以及电价波动率的确定方法.案例研究表明,本文的方法能较好地处理评估中诸如电价波动等的不确定性,且能评估项目的风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适合电网建设项目的柔性经济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75.
总结了江西省宜春市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管理的做法.结合工程实际,抓住工程建设管理的组织模式、设计、招标和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确保了工程建设高效率和高质量. 相似文献
76.
某工程在基坑开挖之初,两个基础公司上报两个不同的护坡方案,且都经过专家论证.监理部经过认真研究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并付诸实施,使工程工期提前并节约资金,得到建设方的好评. 相似文献
77.
研究了传统零售商管理库存模式下,基于确定需求的由一个供应商多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配送系统中作业层库存路径问题.首先采用传统C-W节约算法,讨论了供应商和零售商独立决策时的订货与配送策略.然后基于时间距离的思想,在滚动周期策略的框架下,设计了两级系统的联合配送策略.最后,用具体算例比较了独立决策和联合决策下的系统年度费用,验证了联合配送策略的有效性,并给出了相应的作业层日常运营补货时间和车辆路径. 相似文献
78.
为解决供应商和制造商柔性合约的最优化决策问题并分析不同合约供应链系统的协调能力,通过设定供应商和制造商两阶段运作的契约模型,分别对远期合约、期权合约和组合合约中供应商和制造商的分散最优决策进行求解,得出不同合约供应链系统利润函数.以集中供应链作为协调的参考基准,用数值方法比较了三类合约的系统利润,发现组合合约的系统利润接近集中决策系统,而单纯的远期合约或期权合约的协调能力远逊于组合合约. 相似文献
79.
80.
为揭示机制砂级配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与作用效应,以1.18 mm筛孔为分界点,将机制砂颗粒组成分成(I粒径≥1.18 mm颗粒)、I(I粒径<1.18 mm颗粒)组分,设计并进行了6种不同级配类型机制砂及其混凝土性能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细度模数仅是表征机制砂的粗细程度的宏观指标,无法反映颗粒级配的真实情况,决定机制砂品质好坏的内在因素是颗粒级配,生产时应得到严格控制,为提高混凝土强度及工作性能,应尽量使颗粒级配曲线具有骨架密实特征;②机制砂I组分主要影响混凝土的泌水性,II组分主要影响混凝土的保水性及黏聚性,为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应使I、II组分的含量比例保持在1∶2左右,并有效控制I组分颗粒组成比例;③为充分发挥I组分的填充密实与次骨架结构作用效应,以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宜将1.18 mm筛档累计筛余百分率控制在级配中值附近,且4.75、2.36、1.18 mm三筛档累计筛余百分率按2∶3∶1进行控制。研究成果为机制砂颗粒级配的控制及混凝土性能的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