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60篇
  免费   1870篇
  国内免费   983篇
电工技术   1235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1380篇
化学工业   2745篇
金属工艺   1004篇
机械仪表   1204篇
建筑科学   1562篇
矿业工程   479篇
能源动力   490篇
轻工业   1219篇
水利工程   315篇
石油天然气   862篇
武器工业   178篇
无线电   216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72篇
冶金工业   885篇
原子能技术   186篇
自动化技术   2729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331篇
  2022年   611篇
  2021年   889篇
  2020年   645篇
  2019年   505篇
  2018年   518篇
  2017年   562篇
  2016年   550篇
  2015年   767篇
  2014年   911篇
  2013年   1001篇
  2012年   1096篇
  2011年   1127篇
  2010年   1029篇
  2009年   952篇
  2008年   1037篇
  2007年   951篇
  2006年   921篇
  2005年   854篇
  2004年   688篇
  2003年   524篇
  2002年   547篇
  2001年   466篇
  2000年   446篇
  1999年   433篇
  1998年   354篇
  1997年   331篇
  1996年   303篇
  1995年   241篇
  1994年   208篇
  1993年   180篇
  1992年   126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13篇
  1973年   4篇
  197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չ����Ȼ��Ϊԭ�ϵ�ȼ�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燃料汽车及其氢源系统是当今国内外能源工业与汽车工业的共同课题,而优选制氢能源则是这一课题的关键。章介绍了利用能源、经济、环境(EEE)——生命周期评估(LCA)这一综合评估方法,针对以天然气、煤或石油作为制氢能源的多种燃料电池氢源供应方式以及配套的燃料电池汽车系统,从经济性、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生命周期清单分析和EEE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天然气作为发展燃料电池汽车氢源的一次能源,具有氢制取技术路线多样化、经济上竞争力强、能源利用效率高和环境效益好等诸多优势,应为燃料电池汽车的首选制氢能源。对这一评估模型的敏感性分析显示,即使在天然气价格波动较大时,天然气制甲醇--甲醇车载重整车和天然气制氢--纯氢车这两个方案仍然最具优势。  相似文献   
102.
采用精密温度补偿及在传统PID调节基础上运用模糊控制运算 ,实现以单片机为基础开发研制的精密温度控制仪 ,并输出时间开关量信号和 4~ 2 0mA标准电流信号 ,为闭环控制及温度值远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3.
大水矿床残矿开采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莱芜铁矿业庄矿区为一大水矿床,曾采用预留护顶矿层隔水进路采矿法开采,—25m中段以上矿体已呈蜂窝状。为回收该部份残矿体,针对该矿体的具体特征,采用有限元法模拟采矿开挖步骤,并对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优化;改进凿岩爆破工艺,改善了爆破效果,达到了安全、经济回采的目的。可为类似矿床开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4.
Summary  Well-defined water-soluble poly(styrenesulfonate)-b-poly(ethylene glycol)-b- poly(styrenesulfonate) (PSS-b-PEG-b-PSS) triblock copolymers with narrow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1.29 < Mw/Mn < 1.36) were synthesized in aqueous solution at 70 oC via reversible addition-fragmentation chain transfer (RAFT) polymerization. The complex formed by the PSS-b-PEG-b-PSS triblock copolymer coordinated with aluminum ion was investigated with turbidimetry,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DSL), zeta-potential,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The aggregation formation was based on the neutralization of the SO3- groups in the PSS blocks with Al3+ ions. The appearance, size and stability of the PSS-b-PEG-b-PSS/Al3+ aggregates were controlled by varying the PSS block length and degree of neutralization (DN). At DN = 0.33, where the PSS-b-PEG-b-PSS copolymer was completely neutralized with Al3+, the aggregate size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PSS block length.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shrinking coil of small size to the interchain aggregates of large size was found at DN of about 0.33.  相似文献   
105.
徐坤  袁淑娟  郁黎明  王健  董彤  曹世勋  张金仓 《功能材料》2007,38(4):532-534,539
用高能球磨采用两种方案制备了FeCo MnO体系,并用X射线衍射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其结构和磁性质做了分析.发现采用直接氧化Mn而得到MnO的方法,所得体系的MnO较纯;而通过分解MnCO3得到MnO的体系,MnO纯度较低,有较多Mn3O4杂质,两种方法制备的FeCo MnO体系的矫顽力和剩磁比都比单纯FeCo体系的增加很多,且前一种方法比后一种方法制备的FeCo MnO体系的矫顽力和剩磁比较大.然后研究了球磨时间及退火处理对FeCo MnO体系矫顽力及剩磁比的影响,发现球磨时间为120h体系的矫顽力和剩磁比最大;经过退火处理后,体系的矫顽力和剩磁比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6.
We propose a decentralized neural network (NN) controller for a class of large-scale nonlinear systems with the strong interconnections. The NNs are used to approximate the unknown subsystems and interconnections. Due to the functional approximation capabilities of NNs, the additional precautions are not required to be made for avoiding the possible control singularity problems. Semiglobal asymptotic stability results are obtained and the tracking error converges to zero. Furthermore, the issue of transient performance of the subsystems is also addressed under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相似文献   
107.
致密砂岩储集层裂缝综合录井识别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清贵  潘小东 《录井工程》2006,17(3):6-9,23
四川盆地油气勘探结果表明,盆地油气储集层普遍为致密砂岩非常规储集层,有效性主要取决于孔、洞、缝发育程度,因此在油气钻井中如何识别致密储集层的孔、洞、缝并确定其所在井段尤其重要。针对综合录井仪的0.1m钻时及相关参数的资料采集技术要求,通过对大量录井数据资料的统计和演算,建立起储集层裂缝发育程度及裂缝发育位置的3种储集层裂缝识别模型,即直接识别模型、地层可钻性(A值)识别模型、钻时回归(RWSR)值识别模型。系统阐述了致密砂岩储集层裂缝综合录井识别技术方法原理,详细介绍了致密砂岩储集层裂缝识别的3个模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该技术方法的研究在国内尚属首次,为油气勘探中储集层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和手段,可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录井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对热老化处理的聚内稀薄膜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对测得的实验数据采用X射线衍射线形分析理论处理,同时对热老化聚丙烯薄膜进行拉仲形变测量,得到材料的力学性质和微晶尺寸及内部点阵畸变的变化规律.从而将热老化聚丙烯材料宏观性质变化与微观结构联系起来,找出材料聚集态精细结构随老化时问而改变的微观规律.  相似文献   
109.
本文结合我厂μPC三片机的设计布局,探讨黑白电视机电路的电磁兼容设计。通过理论计算,提出中放屏蔽材料选择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0.
转炉溅渣层与镁碳砖炉衬的结合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生产现场带有溅渣层的转炉炉衬残砖和试验室小型坩埚溅渣试验结果进行矿相显微结构分析、研究,确定了溅渣层的矿相组成、溅渣层与MgO-C砖结合区域的矿相结构及坩埚溅渣层自上而下的矿相分布规律,并根据矿相结构分析中观察到的烧结层、结合层和溅渣层3个区域,提出了溅渣层与镁碳砖炉衬的结合机理为化学结合、机械镶嵌与化学烧结结合及冷凝结合3种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