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413篇 |
免费 | 3903篇 |
国内免费 | 301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213篇 |
综合类 | 3194篇 |
化学工业 | 3711篇 |
金属工艺 | 2302篇 |
机械仪表 | 2070篇 |
建筑科学 | 2303篇 |
矿业工程 | 1105篇 |
能源动力 | 773篇 |
轻工业 | 3953篇 |
水利工程 | 1064篇 |
石油天然气 | 914篇 |
武器工业 | 373篇 |
无线电 | 346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710篇 |
冶金工业 | 1254篇 |
原子能技术 | 629篇 |
自动化技术 | 529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5篇 |
2023年 | 614篇 |
2022年 | 1260篇 |
2021年 | 1593篇 |
2020年 | 1128篇 |
2019年 | 848篇 |
2018年 | 792篇 |
2017年 | 926篇 |
2016年 | 892篇 |
2015年 | 1424篇 |
2014年 | 1690篇 |
2013年 | 2080篇 |
2012年 | 2545篇 |
2011年 | 2750篇 |
2010年 | 2608篇 |
2009年 | 2649篇 |
2008年 | 2666篇 |
2007年 | 2666篇 |
2006年 | 2323篇 |
2005年 | 1817篇 |
2004年 | 1318篇 |
2003年 | 795篇 |
2002年 | 805篇 |
2001年 | 715篇 |
2000年 | 637篇 |
1999年 | 224篇 |
1998年 | 66篇 |
1997年 | 38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5篇 |
1959年 | 5篇 |
1951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探究淀粉可控去结晶化的制备技术,本研究以木薯淀粉为原料,系统研究了高温醇碱法处理过程中碱浓度、处理温度、时间以及料液比等条件对木薯淀粉结晶度及晶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时间及料液比对淀粉去结晶化过程中结晶度的影响是非线性的(料液比与结晶度r=0.14,而处理时间与结晶度r=-0.02),且难于控制其晶型的变化;碱浓度及处理温度对淀粉去结晶化过程中结晶度的影响是线性负相关(碱浓度与结晶度r=-0.97,而处理温度与结晶度r=-0.84),并可有效控制木薯淀粉晶型的变化。随着碱浓度由0.25 mol/L逐渐增大至1.25 mol/L,可有效控制淀粉的晶型由A型转变为无定形状态,使其相对结晶度从23.63%逐渐降至0。因此,高温醇碱法可制备可控去结晶化木薯淀粉。 相似文献
992.
以河北优质白麦为原料,研究了微波辐照功率、辐照时间、润麦水分、润麦时间等参数对全麦粉脂肪酶活动度、湿面筋含量的影响,考察了适度微波辐照对面粉粉质特性和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辐照能够显著降低(p<0.05)全麦粉的脂肪酶活动度和湿面筋含量。适度的微波辐照(微波功率420 W,辐照时间90 s,润麦水分14%,润麦时间25 min)能够大幅降低全麦粉脂肪酶活动度,同时对其湿面筋含量损伤较小,并提高面粉粉质稳定时间,降低弱化度,增加了面糊峰值粘度和回生值,改善了面筋强度和面糊稳定性,延缓了全麦粉脂肪酸值的升高。 相似文献
993.
为了研究超微粉碎对苦荞代餐粉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本文建立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同时测定Mg、Ca、Fe、Cr、Mn、Co、Cu、Zn、As、Se、Mo、Cd、Pb 13种矿质元素的分析方法。以硝酸和双氧水为混合试剂采用微波消解法对苦荞代餐粉样品进行消解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进行分析。利用碰撞-反应池技术消除了分析过程中多原子离子的质谱干扰,选用Sc、In、Bi为内标元素校正基体效应和信号漂移。结果表明:所测13种元素的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90,其检出限在0.0105~0.9678 μg/L之间,加标回收率在82.80%~11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0%~7.1%之间。所测苦荞代餐粉中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有毒重金属As、Pb、Cd、Cr的含量均未超出标准GB 2762-2017的限量,且苦荞代餐粉中的矿质元素因超微粉碎造成的损失较小。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精密度好等特点,可用于苦荞代餐粉的营养元素检测和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994.
PCA综合分析采收成熟度对金沙柚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择适宜金沙柚长期贮藏的采收成熟度,本试验以盛花后195、206和216 d(成熟度Ⅰ、Ⅱ和Ⅲ)采收的果实为对象,检测了常温贮藏180 d内果实感官品质以及抗氧化相关指标,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综合评价不同采收成熟度对金沙柚贮藏品质的影响。感官品质检测结果表明:成熟度Ⅰ和Ⅲ的腐烂率低于成熟度Ⅱ;成熟度Ⅱ和Ⅲ失重率低于成熟度Ⅰ。成熟度Ⅱ CCI值高于成熟度Ⅰ和Ⅲ,成熟度Ⅲ亮度(L*)最高。成熟度Ⅰ可溶性糖、VC含量和固酸比高于成熟度Ⅱ和Ⅲ,TA含量反之;成熟度Ⅱ的TSS和VC高于成熟度Ⅲ。三者出汁率无明显差异。抗氧化性指标检测表明:成熟度Ⅰ和Ⅱ的总酚含量在贮藏180 d内显著高于成熟度Ⅲ,分别于180和150 d达到最大值(197.68和201.08 μg/g)。成熟度Ⅰ和Ⅱ总黄酮含量高于Ⅲ。成熟度Ⅱ和Ⅲ的DPPH清除率前30 d高于成熟度Ⅰ。三个成熟度FRAR还原力维持OD值0.35左右,无明显差异。PCA分析发现:0~30 d成熟度Ⅱ综合得分最高,在60~180 d成熟度Ⅰ综合得分最高并在90 d达最高值0.59分,成熟度Ⅲ整体得分最低。说明盛花后206 d采收的金沙柚贮藏30 d上市最好,最长贮藏不宜超过120 d;盛花后195 d采收的金沙柚贮藏90 d上市最好,最长贮藏不宜超过150 d;盛花后216 d采收的金沙柚不适合贮藏。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通过参加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组织的NIFDC-PT-135巧克力中沙门氏菌检验能力验证活动, 提高实验室沙门氏菌的检测能力, 增强实验室的竞争力。方法 按照GB 4789.1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进行沙门氏菌的分离与血清学鉴定, 辅以VIDAS 30 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系统进行快速初筛, 并以VITEK 2 Compact自动微生物快速检测分析系统对分离出的可疑菌落进行生化鉴定。结果 样品编号为0148的检出鼠伤寒沙门氏菌, 0546的检出肠沙门菌双相亚利桑那亚种(沙门氏菌Ⅲb), 0676未检出沙门氏菌。结论 本次实验发现的肠沙门菌双相亚利桑那亚种在沙门氏菌属显色平板上出现蓝色菌落, 与以往判定的紫红色菌落有差异, 在检测中应当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以新疆4个核桃主产区11个不同品种核桃为原料,去壳后分析核桃仁的水分和粗脂肪含量,并对压榨所得核桃油的酸值、过氧化值和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11个不同品种核桃仁的粗脂肪含量为49. 09%~68. 95%,水分含量为2. 12%~3. 10%,压榨核桃油的酸值(KOH)和过氧化值分别为0. 26~0. 51 mg/g、0. 12~3. 27 mmol/kg,均在国标所要求的质量指标范围内;脂肪酸组成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中油酸含量为14. 42%~31. 46%,亚油酸含量为50. 49%~62. 78%,亚麻酸含量为9. 56%~14. 69%。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了解广州市越秀区网络外卖餐饮食品的微生物污染状况,为监管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2017年在越秀区采集网络外卖餐饮食品120份,按照GB 4789.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等标准的要求开展菌落总数、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蜡样芽胞杆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测。结果 本次监测的网络外卖餐饮食品不合格率为39.17%(47/120),不同品种网络外卖餐饮食品间菌落总数和大肠埃希菌的不合格率以及评价等级的分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不合格外卖样品比较,合格外卖样品的运送距离更短而中心温度更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显示,网络外卖餐饮食品的配送距离与菌落总数呈正相关(P<0.05),而其中心温度与菌落总数、大肠埃希菌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广州市越秀区网络外卖餐饮食品微生物污染状况不容乐观,本次监测结果提示应加强网络外卖餐饮食品的监管,以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00.
为研究低温贮藏对鲈鱼品质的影响,将鲈鱼分别放置-10、-18、-80℃低温环境下贮藏32周,以质构、菌落总数、色度、鲜度K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TBA)等指标,对比分析不同低温冻藏条件下鲈鱼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0℃下贮藏的鲈鱼在第24周后,TBA值和鲜度K值已超过可食用上限,开始进入初期腐败;-18、-80℃下贮藏的鲈鱼在32周贮藏期内,各项指标变化较慢,贮藏期结束时均符合相关标准。其中,-80℃贮藏组的品质变化幅度始终低于其它两个温度,更能抑制鱼肉颜色变白、硬度和咀嚼性下降,抑制微生物繁殖及鱼肉蛋白质变性,有效地保持了鱼肉鲜度,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