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3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铝及铝合金无黄烟化学抛光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决铝和铝合金用三酸抛光时所产生的大量氮氧化物黄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试验表明,采用添加高锰酸钾的方法来抑制黄烟,效果不好。单独用硫酸或磷酸再加入其它物质构成的抛光液,抛光效果不佳。现在提出以硫酸和磷酸共用为基础液,再加入硫酸镍作为增光剂,BAA-1和BAA-2作为添加剂,在95-110℃操作,可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具体配方为磷酸(1.7)700mL,硫酸(1.84)300mL,硫酸镍0.5-10g,BAA-1 O.5-10mL,温度95~110℃。适用于铝和铝合金,对铅镁合金则再添加BAA-2 0.4-O.6mL。本法无黄烟逸出,不需废气治理设备,改善了环境,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2.
于维平  孟林 《材料保护》2004,37(8):12-13,16
渗锌钢不耐冲刷腐蚀,其应用受到了限制.在料浆渗锌涂层上采用溶胶-凝胶法研究了制备SiO2涂层的过程,获得了具有优异抗蚀性能的Zn-SiO2复合涂层的新技术.EDS和XRD分析证明,Zn-SiO2复合涂层的外层是一层较薄的非晶态SiO2薄膜,内层是与基体结合紧密的由FeZn11,FeZn9,FeZn7相组成的Zn-Fe合金层.在40℃自来水中冲刷腐蚀100h后,Zn-SiO2复合涂层的腐蚀速率约是渗锌层的1/20,20钢的1/170.在40℃,3.5%NaCl溶液中冲刷腐蚀100h后,Zn-SiO2复合涂层仍然保持光泽的表面.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渗锌涂层涂覆一层SiO2薄膜后电极电位大幅度向正方向移动,是Zn-SiO2复合涂层提高抗腐蚀性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3.
电沉积法制备Sn-Co-C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柠檬酸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作为络合剂在CoCl2、SnCl4溶液中用电沉积方法制备Sn-Co合金电极,然后在相同条件下在镀液中加入硬碳制备Sn-Co-C复合电极.充放电测试结果显示,EDTA作为络合剂时镀层循环性能明显好于柠檬酸,且比容量也较高.Sn-Co合金电极循环30次比容量保持率达91.6%,加入硬碳的Sn-Co-C复合电极比容量及循环性能较之Sn-Co合金电极都有了较大提高.电子探针结果表明,EDTA作为络合剂的Sn-Co-C镀层中Sn、Co、C原子分数分别为61.8401%,22.3788%,12.5409%.SEM观察Sn-Co-C镀层表面为稳定的球状结构.  相似文献   
34.
采用化学还原法得到纳米级Sn-Co粉末,再经过与硬碳粉混合球磨得到Sn-Co-C复合粉体.能谱测试表明,样品Sn、Co、C原子分数分别为3.89%、1.47%、94.64%.SEM观察显示,50~100 nm锡钴微粒附着在片状的硬碳颗粒上.复合粉体与锂片组成模拟电池,首次放电比容量为558.4 mAh/g,首次充电比容量为338.5 mAh/g.3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保持在348.2 mAh/g,保持率为62.4%;充电比容量保持在335.4 mAh/g,保持率为99.1%.充放电比容量较硬碳提高3倍左右.由分析放电曲线可知,第一次放电后在电极表面形成了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膜,循环一次后该膜消失.  相似文献   
35.
采用直流通断电源,对立方织构大于95%的铝箔进行电解腐蚀,制备表面具有微孔结构的铝集流体。微孔铝集流体与活性物质的结合力增强,降低了界面的阻抗。与光铝箔集流体相比,微孔铝集流体(通电时间为2 s)与LiFePO4组成的正极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从105.3 mAh/g提高到165.8 mAh/g,高倍率放电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6.
研究了在高加速电压的电子束作用下,Cr-C、Ni-P非晶镀层结构的稳定性与其组分的关系,发现在远低于晶化温度的条件下,类金属元素含量越低,晶化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