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16篇
金属工艺   13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6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采用等离子熔覆技术在Q235钢表面制备Fe-Cr-C合金熔覆层,提高基材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用SEM、EDS、XRD分析熔覆层的组织结构和物相,用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熔覆层的硬度和耐磨性。结果工作电流和送粉速度对等离子熔覆层的硬度和磨损量的综合影响最为显著,最佳工艺参数为:工作电流110 A,扫描速度110 mm/min,送粉速度6 r/min,搭接率40%,离子气流量1 L/h。熔覆层硬质相为(Cr,Fe)_7C_3,其余物相为γ-Fe、(Fe,Cr)、(Fe,Ni)、(Fe,C)、(Fe,Ni)_(23)C_6、Cr_7C_3、Ni_3Si、Fe_3Mo、Fe_2Nb。最优参数试样熔覆层的平均显微硬度为545.1HV_(0.5),比Q235钢基体的硬度高3倍左右。经过5 h摩擦磨损试验后,其总磨损量为0.25 g,比基体磨损量减少约2/3;磨损体积为45.09 mm~3,约为基体磨损体积的1/3;磨损率为1.22×10~(-4) mm~3/(N·m),约为基体磨损率的1/3;摩擦系数为0.23,约为基体摩擦系数的1/2。结论在Q235钢基体表面采用等离子熔覆技术制备出Fe-Cr-C合金熔覆层,其硬度和耐磨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42.
于锦  于永栗  王之昌 《金属学报》1997,33(4):391-394
本文以氯化铝作为络合物配体与稀土氯化物形成气态络合物。研究了相邻稀土元素氯化物之间火法分离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二元系分离系数La:Ce=12.30,Pr:Ce=5.79,Pr:Nd=1.32;四元系中Pr-Nd的分离系数高达Pr:Nd=1.98.  相似文献   
43.
路堑边坡失稳是运营期高速公路常见的地质病害,坡脚反压可以快速抑制滑坡变形,最终提升边坡稳定性。但临近反压区的坡面短期内水平变形不收敛的现象时常出现,具体原因尚不明确。为此,以某高速公路K46路堑边坡失稳案例为依托,分析了边坡失稳的机理和应急方案引起的坡面变形。现场踏勘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泄水孔淤堵导致地下水疏排不畅是致使边坡失稳的重要诱因,坡顶路面荷载则加剧了滑坡下滑推力,进而导致路堑边坡蠕滑变形。  相似文献   
44.
针对叉车多路阀微动特性性能的要求,对目前叉车多路阀上几种常见非圆周节流槽过流面积进行了分析。对阀芯位移与油口通断时形成的压力与流量特性参数进行了研究,运用MathCAD计算软件对现有U形节流槽进行了仿真计算,利用试验设备对U形节流槽的开启闭合进行了数据采集,并将仿真、计算所得数据与实际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建立了较为准确的仿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模拟仿真可有效对叉车多路阀阀芯所需节流槽种类和分布状况进行设计研究,通过试验试制测试叉车新阀阀芯微动特性,可大大改善叉车多路阀阀芯的控制特性,减少研发时间。  相似文献   
45.
溴化稀土在948K以下时蒸气压极小, 以至于无法测出.研究显示, 可能是由于生成气态配合物NdyAlxBr3(x y), 溴化钕与溴化铝在600K以上共热时, 溴化钕的表观蒸气压大幅度提高.平衡实验结果表明, 在温度为629~805K和压力为0.015~0.19MPa时, NdAl3Br12 是惟一的稳定气态配合物.反应式NdBr3(s) (3/2) Al2Br6(g)=NdAl3Br12(g)的平衡常数由骤冷实验结果计算.假设ΔC(-)p=0J·mol-1·K-1, 该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分别为ΔH(-)298=25.5±2.0kJ/mol和ΔS(-)298=-2.6±3.0J·mol-1·K-1.  相似文献   
46.
为了改善电刷镀Ni-P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性,通过在电刷镀Ni-P镀液中加入纳米WC微粒制备Ni-P/纳米WC复合镀层,研究了镀液中纳米WC含量与镀层中纳米WC含量的关系;测定了不同WC含量对镀层硬度和镀层结构的影响.考察了试样在1 mol/L H2SO4,1 moL/L HCl及3%NaCl介质中的耐蚀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Ni-P/纳米WC镀层的性能.结果表明,Ni-P/纳米WC电刷镀复合镀层耐蚀性能与原电刷镀Ni-P镀层相当,耐磨性优于电刷镀Ni-P镀层.镀液含25 g/L纳米WC时,电刷镀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为918 HV.  相似文献   
47.
脉冲电镀镍及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瓦特镀镍液,研究了脉冲占空比、平均电流密度、温度对电沉积速率,镀层光亮度和镀层在w=3.5%的NaCl溶液中耐蚀性的影响.用扫描电镜研究了直流和脉冲镍镀层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电沉积速率随脉冲占空比、平均电流密度及温度的增大而加快;镀层耐蚀性,光亮度随脉冲占空比增大而变差,随温度、平均电流密度的增大先变好后变差.较佳脉冲电镀条件为:平均电流密度0.75 A/dm~2,脉冲占空比5%,温度45~50 ℃,pH 2.5~3.0.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与直流镀镍相比,脉冲镍镀层在(111)晶面存在择优取向,镀层更致密,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48.
杨冬梅  于锦  张晓娜 《辽宁化工》2003,32(12):507-509
以Nd2O3、Ba(NO3)2和CuO为原料,采用微乳液法合成了Nd2BaCuO5超微粒子。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BET法及直流电阻电桥对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超微粒子为钙钛矿型晶体。粉体经600℃灼烧后,其平均粒径为14.9nm;粉体经700℃灼烧后,其平均粒径为46.6nm。粉体经700℃灼烧后,在700℃时其电导率比常温时提高4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49.
通过回归正交设计用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镧和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回归正交设计安排镧和铈二种元素的一次回归正交实验,测定稀土与偶氮胂Ⅲ络合物的吸收光度,求得回归方程.实验证明共存稀土之间呈现显著的交互作用.F检验表明回归方程是高度显著的,用一次回归模型描述过程,拟合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50.
脉冲参数对磺基水杨酸镀液镀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硝酸银为主盐,磺基水杨酸为络合剂,醋酸铵和氨水为pH调节剂.研究了平均电流密度、脉冲宽度、占空比、溶液pH对镀层以及抗变色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镀层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常温下Jm=0.3 ~ 0.5 A/dm2,脉冲宽度为0.1 ~ 4 ms,占空比为5% ~ 25%,pH=8.8 ~ 9.3时,可以获得结合紧密、光亮细致的银镀层,且抗变色性能及耐腐蚀性均增强;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镀层主要成分是A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