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27篇
综合类   21篇
化学工业   65篇
金属工艺   17篇
机械仪表   35篇
建筑科学   51篇
矿业工程   21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35篇
水利工程   11篇
石油天然气   15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4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篇
冶金工业   10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文中是利用弦丝谐振频率随其张紧程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对加速度计敏感部件进行设计研究。通过精密的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使敏感部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线性及低的温度误差。当符合要求的两个敏感部件装配成差动输出的加速度计,可测量范围为0~60g,线性小于0.15%,温度误差小于0.15%。  相似文献   
42.
在烟草氯含量测定项目中,目前采用尼洛娃湿法灰化后再用硫氰酸铵返滴定法。为了缩短分析时间,对样品的消化进行改进,采用过氧化氢消化样品,取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43.
本文从实用角度结合自己的实践,简明系统地叙述了从模块纸带生成和从磁盘自举RDOS 的方法,且对不易理解的地方作了简短的阐述,供使用操作系统时参考。  相似文献   
44.
为了优化TC11钛合金插铣加工的切削参数,采用三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法进行了插铣实验,建立了插铣过程中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经验公式,分析了插铣参数对切削力及切削参数的影响规律。基于此规律以及刀具许用挠度,提出了铣削速度、每齿进给量和铣削深度的选择方法。结果表明:铣削深度对切削力影响最大,而铣削速度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大;插铣参数选取原则是在刀具材料允许下取较大铣削速度,适中的每齿进给量,最后根据刀具挠度选择合适的铣削深度。最后在根据此原则选择的插铣切削参数条件下,材料切除率达到了25.1 cm3/min。  相似文献   
45.
当代建筑的科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在新世纪里新的科学观对空间观和美学现的影响,当代建筑的理论焦点转向了科学.基础性学科的数学、复杂性科学以及多种分支学科如地质学、晶体学等从观念到方法影响了建筑设计理论,并借助计算机的应用得以实现.西方当代建筑师也借鉴科学理论,形成了多种基于科学观念的建筑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6.
2008年12月26日,陕西延长石油化建股份有限公司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隆重上市。此次上市的“延长化建”,是陕西省近年来通过重组恢复上市的第一家公司。  相似文献   
47.
中俄东线黑龙江盾构穿越管道工程隧道内径2.44 m,需要安装一条D1420 mm大口径输气管道,由于隧道内空间有限,如何实现管道的自动焊接、顺利完成管道安装是本工程需要解决的一大技术难题.经过方案比选,提出了在始发井内进行管道自动焊接,通过在隧道底板铺设轻型钢轨,采用管道发送小车(兼作运营期的管道支座)发送,在接收井侧...  相似文献   
48.
49.
由于工作台摆动角度受机床结构的限制 ,小摆角五坐标数控机床不能直接进行离心叶轮的连续加工。本文在分析机床结构和叶轮曲面特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两种解决该问题的方法 :叶型直纹方向重构法和立卧转换对接法 ,并给出了实现算法  相似文献   
50.
CO_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作为碳基能源使用的末端形态,CO_2也是种重要的基础碳源。因此,将CO_2转化为能源产品可以快速实现碳的循环,对环境与能源领域意义重大。介绍了CO_2的排放、回收以及资源化利用现状,从催化剂体系、反应机理、合成工艺以及工业化现状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CO_2甲烷化的发展。针对H2供给对CO_2甲烷化应用的限制,分析了电解水制氢再与CO_2进行甲烷化反应的电制气(Pt G)技术的发展现状、工艺路线及其经济性,讨论了该技术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提出随着CO_2捕集与新能源相关技术的发展,Pt G技术会更加成熟,将有望成为未来CO_2资源化利用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