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9篇 |
免费 | 24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0篇 |
综合类 | 20篇 |
化学工业 | 36篇 |
金属工艺 | 4篇 |
机械仪表 | 14篇 |
建筑科学 | 55篇 |
矿业工程 | 2篇 |
能源动力 | 3篇 |
轻工业 | 12篇 |
水利工程 | 3篇 |
石油天然气 | 2篇 |
武器工业 | 4篇 |
无线电 | 6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8篇 |
冶金工业 | 3篇 |
自动化技术 | 5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27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71.
为准确掌握工区范围内岩溶的发育情况及其速度响应特征。现场采用地震CT探测技术对某研究区内的地质体开展一孔激发、多孔接收的地震CT剖面的快速扫描,进一步对实测数据进行反演层析成像,最后通过孔间CT层析成像结果结合钻孔资料对测试成果进行综合地质分析与解释。结果表明:研究区浅部覆盖层及岩溶或溶蚀裂隙与下伏基岩之间存在明显的速度差异,其中浅部覆盖层及岩溶发育区速度值约在800~2 000 m/s,而下伏基岩速度普遍在3 000 m/s以上;通过采用一孔激发、多孔同时接收的观测系统,可大大降低现场施工时间,并可同步获取多组剖面数据并提高探测精度。基于一孔激发、多孔接收的地震CT探测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2.
本文用矩量法计算了高压线下房屋对电场的畸变.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证明矩量法在计算三维空间电场以及靠近边界的电场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73.
74.
介绍静止气象卫星接收处理系统的构成以及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数据流程,并结合该系统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描述与分析,以便对静止气象卫星接收处理系统的日常使用与维护,能有效地提高该系统的使用效率及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75.
雷达恒虚警检测系统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恒虚警(CFAR)处理技术对常采用机载下视或类似工作条件的PD雷达进行目标检测非常重要,文章首先对恒虚警检测原理进行论述,重点讨论单元平均CA-CFAR,最大选择GO(greatest of)-CFAR和最小选择SO(smallest of)-CFAR这三种均值类恒虚警处理方法,建立其数学模型.接下来对接收机噪声信号进行模拟,同时建立目标信号模型,并将所产生的噪声信号与目标信号相叠加仿真雷达系统的接收信号,注入所建立的恒虚警模型中进行检测仿真,给出仿真结果的分析,试验证明了仿真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6.
77.
78.
79.
广义传输线方程及其在接地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推广了一维传输线方程,用它可以严格地求得典型接地板上的电流、电压分布的解析解和输入阻抗的解析解。 相似文献
80.
基于不断发展的系统级封装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芯片间高速互连的新型可集成的物理器件:硅基毫米波介质填充波导。文中阐述了该器件的物理原理,采用建模、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该模块进行了结构设计,利用新的设计思路结合半导体工艺解决了毫米波互连结构内部的反射、电压驻波比(VSWR)、信号耦合、准TEM-TE-准TEM转换传输问题以及毫米波互连结构阵列中信号泄露的问题,并利用半导体与MEMS加工工艺加以实现。测试结果表明宽度为680μm的单通道矩形波导,-10 d B带宽为9.8 GHz,相对带宽为12.56%;传输损耗为1 d B/cm,工作频带内相邻波导之间串扰低于-40 d B,可以形成大阵列并进行集成,从而实现芯片间数据的并行传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