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8篇
矿业工程   3篇
冶金工业   1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21.
采用热力学机理模型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预测模型控制算法 ,建立了自热熔炼优化操作的计算机辅助控制模型及软件系统 ,采用在线校正 ,优化了控制模型输出。  相似文献   
22.
本文介绍了一种富氧熔炼技术应用于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铜转炉吹炼工艺,取得了缩短炉时、多加冷料、提高单炉产量和烟气二氧化硫浓度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火法炼铅新工艺及其主要设备的特点,供炼铅厂改造时借鉴。  相似文献   
24.
1.本文分别研究了在1150,1200,1250和1300℃时,Cu-S 系熔体与氢反应的动力学.得到如下动力学方程式:富硫单相区 u_S=0.717 exp[-(53.137)/(RT)](S%-α)~2p_(H_2)~(1/2)+常数不熔合分层区 u_S=0.531 exp[-(67.259)/(RT)]p_(H_2)~(1/2)富铜单相区 u_S=44.6 exp[-(146.720)/(RT)]p_(H_2)~(1/2)·S%+常数Cu-S 系和氢的脱硫速度主要取决于熔体中硫的浓度,但不熔合分层区除外.在一定的温度和氢分压下,反应速度大小的次序为:u_S(h)>u_S(m)>u_S(l)2.脱硫反应和 Cu-S 相图结构关系中 S 和 Cu 的活度数学模型方程式为:富硫单相区:熔合分层区(b=1.2-19.8%S富铜单相区(0相似文献   
25.
随着原子能发电从实验阶段转入实用阶段,及其迅速发展,需要了解金属一水系在温度高达350℃下的电位—pH图。目前,湿法冶金朝着高温高压过程发展的趋势,也对高温水溶液的热力学提出了要求。七十年  相似文献   
26.
前言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瑞尼森有限公司于1977年8月建成一个酸浸车间,以提高用重选和浮选方法生产的二氧化锡混合精矿的品位。这个车间可以产出单一的,中等品位的、有害元素低的精矿,因而大大提高了销售到熔炼厂  相似文献   
27.
前言锡矿常伴生着铅,有的甚至锡铅共生。锡精矿含铅成为炼锡厂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锡。我国炼锡厂采用的流程是:粗锡用结晶法除铅,附产焊锡(含~35%Pb),焊锡用氯化物电解液电解得精锡,又附产氯化铅阳极泥,再用反应炉制成氯化亚锡和粗铅,氯化亚锡送电解工段使用。这个流程能使焊锡中的铅分离出来,并综合回收钢、银等金属。但存在几个问题:流程长、车间宠大、劳动条件较差,消耗多、生产费用较高。为了解决粗锡含铅的问题,国内外在60年代开始研究真空蒸馏法[1,2,8,9]取  相似文献   
28.
黄波  何蔼平 《有色冶炼》2000,29(4):37-40
采用热力学机理模型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预测模型控制算法,建立了自热熔炼优化操作的6计算机辅助控制模型及软件系统,采用在线校正,优化了控制模型输出。  相似文献   
29.
碱性锌锰电池无汞化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春娥  魏昶  何蔼平 《云南冶金》2001,30(1):35-37,25
碱性锌锰电池由于汞的剧毒性而危害环境,因此提出了电池无汞化,首先分析了国内发展状况及国内电池存在的缺点,及其汞在电池中的作用。论述了实现无汞化的解决途径:开发无汞合金锌粉,选择代汞缓蚀剂,提高原材料纯度,选择优质原材料,加强工艺控制。  相似文献   
30.
粗锡精炼,用凝析法除砷、铁,产出“炭渣”。色深灰绿,粉末状,夹有木屑炭灰。化学成分(%)为As12~14、FE0.7、Pb11.1、Sb0.09及Sn66.45。工厂里曾用焙烧法处理炭渣,以图烧去砷而回收锡。但当温度升到700℃以上,炭渣开始部分熔化,妨碍氧化脱砷。在没有更适宜的办法时,炭渣送到反射炉熔炼成粗锡。砷又大部份回到下一批炭渣中,造成砷在炼锡过程中往复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