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4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2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选择性激光烧结快速成形制件翘曲变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翘曲变形对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成形精度的影响很大.通过在HRPS-ⅢA型成型机上进行快速成型试验,找出产生翘曲变形的根本原因;得到了激光扫描速度和激光功率、粉末预热温度等工艺参数对翘曲变形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减小翘曲变形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液晶显示控制器 RA8835的特点,给出了其与MCS-51系列单片机的接口方案,介绍了基于标识符思想的选单程序设计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多重选单的切换问题,利用计算机图形学中的Bresenham算法实现直线的显示.经广播发射机测控系统应用表明.这种设计显示效率高.实时性强,系统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3.
大成公司鲁布革电站作业所,下设机电课长、机械系长和电气系长各一人,共三人。全权负责该所机电设备的配置计划、调运、验收、维护保养、使用监督、技术培训及配件采购保管等管理工作。该所拥有汽车70多辆,重型机械设备30余台,其它机械设备70余台,其管理人员之少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激光切割以其切割范围广、速度高、切缝窄、热影响区小、加工柔性好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各种加工领域,是激光加工中发展最为成熟的一种技术.基于激光切割理论,依靠大量实验完成了对激光切割工艺参数的优化.对影响激光切割表面质量的主要因素,如工作气体,激光功率,光斑模式,辅助气体,离焦量及扫描速度进行分析对比,以切口的表面粗糙度作为衡量的指标,总结出该实验材料的最优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5.
根据广播发射机运行过程中自动监测与控制的需要,采用基于ARM核的新型STM32F103CBT6芯片为核心,设计了功能完善、性能可靠的广播发射机控制系统.系统中人性化的人机交互模块,使发射机控制系统的现场调试更加简便化,提高了整机的易操作性;通过在该微控制器中接入以太网控制器,实现了广播发射机的远程监控和集中管理,增强了控制系统响应远程通信的快速性.  相似文献   
16.
电视专题片《人生的偶遇》讲述的是辽宁省鞍山市两个普通的女性因一次偶然的相遇而演绎出的一段曲折动人的故事。在痛苦婚姻中挣扎的段彩霞,面对丈夫的毒打.冲动地选择了死跳楼后从此高位截瘫,同样是婚姻破碎的宋永玲,却在离婚后选择了自强,把全部热情都投入到事业上。1988年的春天,医院长廊里的一次偶然相遇,使两颗破碎的心灵走到了一起.从此宋永玲像照顾自己的亲人一样照顾段彩霞,  相似文献   
17.
激光熔覆摆针刮板式同步送粉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细粉末输送问题,开发一种新型摆针刮板式送粉器,槽型凸轮的转动带动摆针摆动使粉末均匀地落在粉盘上.然后在载气作用下送到熔池.为了验证其性能,分别选用不同粒度、物性的粉末进行了三组送粉及激光熔敷对比试验,获得了理想的效果,并验证了其可以均匀稳定地输送细粉末.  相似文献   
18.
激光金属沉积成形过程中,送粉喷嘴结构参数一定时,载气式同轴送粉喷嘴的粉末流场主要受送粉参数影响如载气速度、送粉量。为了进一步改善现有送粉喷嘴的汇聚性和提高粉末利用率,基于固气两相流数值计算模型,应用FLUENT软件模拟两种因素对同轴送粉喷嘴粉末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载气流速过小则会导致粉末流汇聚焦点浓度较低;载气速度过大则焦点形状不规则,降低成形表面质量;载气流速过小或者过大都会导致粉末利用率降低。送粉量主要影响粉末流焦点中心的汇聚浓度和粉末流速度以及速度波动。数值计算结果对同轴送粉喷嘴设计和优化激光加工工艺参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基于Ostu算法的木材缺陷图像分割.该方法借助于二维中值滤波器对木材图像进行平滑处理,将平滑过的图像用Otsu算法确定图像分割阈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木材表面缺陷图像分割.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小波神经网络的模型、算法和分类,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其在压力传感器温度补偿方面的应用,给出了该网络实现温度补偿的训练过程及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得出了相关结论,并指出了应用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