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水平震荡机械研磨电镀铜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传统酸性镀铜液中加入玻璃球,利用SEM和XRD考察了玻璃球数量与震荡频率对机械研磨电镀工艺的影响,并探讨了水平震荡频率和玻璃球数量对镀层微观结构的影响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固定玻璃球数量为80个,震荡频率为2.5~4.2 Hz时,所得镀层的晶粒尺寸随着震荡频率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固定水平震荡频率为4.2 Hz,玻璃球数量为40~120个时,随着玻璃球数量的增加,所得镀层的晶粒尺寸先降低后略有增大,但仍明显小于传统镀层;水平震荡机械研磨电镀铜层具有(111)择优取向,但择优取向程度受水平震荡条件影响。  相似文献   
22.
在传统酸性镀铜液中加入玻璃球,玻璃球以不同频率在试样表面滚动-滑动形成机械研磨(MA).利用SEM,XRD和AutoLab考察震荡频率对机械研磨增强镀层(MAEE)的微观结构、晶粒尺寸、沉积速率、孔隙率和在3.5%NaCl(质量分数)溶液中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镀层(TEP)相比,水平震荡MA可显著减小TEP镀...  相似文献   
23.
采用电弧离子镀技术在AISI304不锈钢表面制备TiAlN和TiAl Si N涂层。以Al2O3球为对摩材料,使用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涂层在室温(RT)、300℃、600℃恒温和RT~600℃、600→300℃变温环境中的摩擦学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显微硬度计研究涂层的表面形貌、微观结构、硬度和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TiAlN和TiAl Si N涂层的主要结构为面心立方TiAlN相,硬度值分别为1 631 HV0.05和2 044 HV0.05。在300℃恒温和RT~600℃升温环境中,涂层磨损剧烈,均被磨穿,磨损机理以粘着磨损和疲劳断裂为主。600℃条件下,TiAlN涂层发生了以"点蚀"为主的氧化磨损,氧化产物起到了很好的润滑作用,摩擦因数为0.5。Si元素的加入使涂层的抗氧化性增强,在600℃和600→300℃的环境中,磨痕表面生成具有保护作用的氧化膜,涂层的耐磨性提高。  相似文献   
24.
用电弧离子镀方法在1Cr11Ni2W2MoV不锈钢表面制备Ti0.7Al0.3N涂层,研究了涂层在450℃空气中恒温氧化行为和在固态NaCl和水蒸气综合作用下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Ti0.7Al0.3N涂层在空气中均具有优良的抗氧化能力,而不锈钢在固态NaCl和水蒸气综合作用下的腐蚀严重,施加Ti0.7Al0.3N涂层显著地提高了不锈钢基体的抗腐蚀性能.1Cr11Ni2W2MoV不锈钢由于生成内层富Cr,外层富Fe的疏松氧化物,其在固态NaCl和水蒸气综合作用下发生严重的腐蚀,而Ti0.7Al0.3N涂层生成致密的Al2O3和TiO2的混合物,使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25.
碳钢在混凝土模拟溶液中的腐蚀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失重法、电阻法和方阻法测试碳钢在混凝土模拟溶液中的腐蚀深度,并利用极化曲线、交流阻抗测试探讨腐蚀电化学特征。在腐蚀深度为0.08 mm范围内,电阻法、方阻法与失重法测量的腐蚀深度最大差值分别为6.30μm和0.98μm,测量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碳钢在浸泡开始时,表面有一层钝化膜,阻抗谱为单容抗弧;继续腐蚀,碳钢从钝化转变为活化,表面钝化膜遭到破坏,腐蚀溶解不断进行。  相似文献   
26.
铝合金微弧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微弧氧化技术是一种直接在有色金属表面原位生长陶瓷膜的新技术,所生成的陶瓷膜与基体的结合力好,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综述了铝合金微弧氧化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沉积工艺和基材成分对成膜机理的影响、配方和供电方式对微弧氧化工艺的影响、微弧氧化膜力学和耐蚀性能,并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7.
电阻法和方块电阻法连续监测A3钢在硫酸中的腐蚀深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阻法、方块电阻法和失重法分别研究了棒状和板状A3钢在0.1M/L和0.5M/L H2SO4中连续的腐蚀深度变化.结果表明:用电阻法和方块电阻法获得的腐蚀深度与失重法获得的腐蚀深度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在腐蚀深度为7.07μm范围内,电阻法与失重法获得的腐蚀深度的差值小于0.90/μm,平均差值为0.70/μm,而方块电阻法与失重法获得的腐蚀深度的差值小于0.75μm,平均差值为0.42μm.与电阻法相比,方块电阻法获得的测量数据分散性小,可获得更接近于实际的腐蚀深度.  相似文献   
28.
The composite metastable (Ti0.5Al0.5)N, (Ti0.45Al0.45Cr0.1)N and (Ti0.35Al0.35Cr0.3)N coatings were respectively deposited on a wrought martensite steel 1Crl 1 Ni2W2MoV for aero-engine compressor blades by arc ion plating technique with pulse substrate bias. All the coatings have B1NaCl phase with a (200) preferred orientation and dense structur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Cr into (Ti,Al)N gives rise to a minute shrinkage of crystal lattice. The incorporation of chromium into the coatings dramastically improves the oxidation-resistance of the coatings. For (Ti0.5Al0.5)N, a layered oxide scale forms after 100 h oxidation and the outer layer is the blend oxide of TiO2 and Al2O3, and the middle layer is rich in AI and the inner layer is rich in Ti. For (Ti0.45Al0.45Cr0.1)N, the oxide scale possesses a double-layered structure and the outer layer is rich in Ti. For (Ti0.35Al0.35Cr0.3)N, a Cr-rich compound oxide scale of Ti, AI and Cr forms, and a out-diffusion of Fe from steel to the nitride coating and oxide film during the oxidation takes place.  相似文献   
29.
马雪菲  王赫男  鄂顺  冯长杰 《稀有金属》2023,(11):1477-1485
选用2198铝锂合金作为实验材料,以Ce(NO3)3为成膜主盐、H2O2作为氧化剂,在其表面制备了一种环保型稀土化学转化膜。采用化学浸泡法,在30℃的温度下对合金进行不同时间的化学转化处理,研究化学转化时间对合金硝酸铈转化膜耐蚀性的影响。测量化学转化膜形成过程中Ce(NO3)3溶液的pH变化,试样的开路电位和重量变化;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SEM/EDS)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化学转化膜层表面形貌进行观察,并对膜的组成进行分析;利用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转化膜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2198铝锂合金表面生成的化学转化膜呈深黄色,生成的化学转化膜能够覆盖合金表面,含有Al,Ce,O和少量的Cu元素。XPS分析表明,2198铝锂合金的化学转化膜的主要成分为Ce(OH)4,Ce(OH)3,CeO2,Ce2O3和Al2  相似文献   
30.
采用电弧离子镀(AIP)技术在航空发动机压气机用1Cr11Ni2W2MoV不锈钢上沉积 (Ti,Al) N 梯度薄膜,并研究其微观结构和高温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薄膜均匀致密,与基体结合良好;薄膜为B1型 (NaCl)单相结构,具有 (220) 择优取向;薄膜是内层富 TiN、外层富(Ti,Al) N的梯度薄膜;梯度薄膜在700℃和800℃氧化后,表层形成富 Al2O3 的保护膜,在 700℃较长时间内和 800℃短时间内对不锈钢基体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