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51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
叠式热流道模具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介绍了叠式热流道模具的研究进展 ,包括叠式热流道模具的基本组成结构、热流道系统、温控系统、开模机构的设计与选择等 ,并对叠式热流道模具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热流道系统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热流道系统的瞬态温度场方程 ,并采用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的混合数值方法求解温度场方程 ,最后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 ,结果表明可以减少热流道的返修和调试次数。  相似文献   
13.
UHMWPE摩擦磨损性能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的摩擦磨损特性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改进摩擦磨损性能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交联改性、填料填充改性、增强改性、共混和加工方法的研究等,并针对这些方法的不足之处和可能的新方法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汽车塑料化及其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永彬  刘廷华 《塑料》2005,34(5):40-46
塑料因其具有优异的性能,已在汽车内、外饰件上获得广泛的应用。用塑料制造汽车零部件是实现当前世界汽车材料的轻量化和环保化发展方向的主要手段。通过汽车内、外塑料饰件及其它塑料功能零部件的介绍,概述了塑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广泛应用状况,以及汽车塑料化的前景及其趋势。  相似文献   
15.
木塑复合材料发泡成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介绍了PE、PP、PVC、PS和聚氨酯基等类型木塑复合材料发泡成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简述了加工过程中水分的影响、温度的控制及主要成型设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管道运输的便利促进了管材的发展,单一的金属管材或是塑料管材都有其自身的缺陷,由此导致了钢塑复合管的研发和生产热潮。本文简述了钢塑复合管材的主要生产技术:冷拉塑料管成型法、冷拉钢管成型法、热等压法和粘胶剂成型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黄锐坤  刘廷华 《塑料》2004,33(1):70-75
综述了PET和PEN聚酯啤酒瓶的性能,制造技术进步,商业化和市场发展前景及其预测。重点介绍了提高PET啤酒瓶阻隔性的方法,包括含阻隔材料的多层瓶结构、表面涂层技术、纳米聚合物和PET/PEN共混法。并报道了PEN用于可重复灌装啤酒瓶的研究开发进展。分析了塑料啤酒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企业发展聚酯啤酒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选用不同牌号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作为超高摩尔质量聚乙烯(UHMWPE)的流动改性剂,通过对共混物流变转矩、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及力学性能的分析;探讨了配比对UHMWPE/PE共混物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中等摩尔质量的PE改善UHMWPE的加工流动性效果较好,流动性越好的中等摩尔质量PE对UHMWPE的流动性改善效果也越显著;但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不利影响也越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挤出机传动系统的技术现状,着重论述了高扭矩双螺杆挤出机传动系统的技术发展。对双螺杆的参数优化以及推力轴承系统的设计技术进展进行了探讨。列举了双螺杆中心距对于主机传动系统设计及系列化的重要性。介绍了用变频控制技术改造螺杆挤出机传动系统的先进方法。  相似文献   
20.
MMWPE与UHMWPE共混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分别以低密度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作为流动改性剂对分子量不同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进行掺混,探讨了两者对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共混体系中加入成核剂及润滑剂的影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