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9篇 |
免费 | 80篇 |
国内免费 | 4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67篇 |
综合类 | 53篇 |
化学工业 | 77篇 |
金属工艺 | 27篇 |
机械仪表 | 83篇 |
建筑科学 | 88篇 |
矿业工程 | 43篇 |
能源动力 | 19篇 |
轻工业 | 23篇 |
水利工程 | 85篇 |
石油天然气 | 38篇 |
武器工业 | 10篇 |
无线电 | 11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4篇 |
冶金工业 | 47篇 |
原子能技术 | 3篇 |
自动化技术 | 18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33篇 |
2022年 | 45篇 |
2021年 | 46篇 |
2020年 | 46篇 |
2019年 | 43篇 |
2018年 | 37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26篇 |
2015年 | 29篇 |
2014年 | 53篇 |
2013年 | 45篇 |
2012年 | 58篇 |
2011年 | 65篇 |
2010年 | 42篇 |
2009年 | 60篇 |
2008年 | 49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47篇 |
2005年 | 52篇 |
2004年 | 41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71.
772.
针对山地丘陵地区简易填埋场壤中流总氮(TN)浓度高且碳氮比(C/N)低、给周边环境带来持续污染问题,采用两级同步硝化反硝化(SND)反应器处理模拟壤中流,并探索了不同C/N(2.3、2.0、1.7、1.5和1.3)下反应器的脱氮性能。结果表明,反应器能在25 d内迅速启动,并在1.5~4.0的C/N下稳定运行,其间反应器外环的总氮容积负荷(NLR)为0.17~0.56 kg/(m3·d),内、外环可通过功能互补应对冲击负荷。C/N在1.5及以上时,反应器的总氮去除率稳定在(85.69±2.22)%。C/N为2.0和1.7时,反应器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率(RSND)分别为71.83%和51.75%,表明同步硝化反硝化在壤中流脱氮中具有重要贡献。此外,好氧反硝化和全程反硝化可能也在脱氮过程中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73.
BIM技术具有可视化、模拟性、优化性、可出图性等特点,将其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能够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流通性,可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搭建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防范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但该项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通过BIM技术的影响,共同推动建筑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774.
775.
776.
对于城建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声像档案管理,我们应逐渐将工作重心由传统管理转移到编研利用、信息化等建设上来。延长城建声像档案的寿命不能只停留在单纯的保管上,而是应充分发掘其价值,以更丰富的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77.
新型墙体材料有优点,也有缺点:比起红砖普遍具有抗压强度低、密实度较差、材料干湿收缩率较大等,而且不同的砌体材料性能又不同。所以在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施工技术人员高度注意。在使用新型墙体材料时,除了应执行砌体施工规范外,还必须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法及措施,否则很容易出现墙体开裂,导致外墙渗漏等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778.
779.
高温矿井采用井下集中式制冷降温系统受采掘范围的影响,冷冻水输送管网复杂,导致末端冷量供给不足,严重影响系统降温效果.为提高矿井降温系统冷量利用率,以赵楼煤矿井下制冷降温管网为例,基于图论原理建立井下降温管网拓扑模型,采用水力基本方程计算管段流量、节点阻力和水力损失,得到降温管网水力特性;通过管网节点温升的计算,确定冷冻水输送过程的冷量损失;结合管网水力、热力特性,对降温管网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赵楼煤矿井下制冷降温管网末端工作面冷冻水流量最小为 0.001 m3/s,管网水力损失大的位置为一集轨道下山、7302运输巷和中部辅运大巷.降温系统分别给五采区和七采区共 4个工作面供冷,冷量损失为 1.22×106 J/s,其中七采区降温系统冷量损失占 88.15%,管网摩擦和传热冷量损失分别为 5.39×105、6.805×105 J/s,末端冷冻水最高输水温度为 13.9℃.提出管道-泵阀联调优化方法,采用动态平衡阀对南部 1号辅助运输大巷和二集辅助巷冷冻水流量恒定在 0.022~0.04 m3/s,实现末端空冷器流量稳定;采用静态平衡阀调节管网支路阻力,将工作面冷冻水流量增大至 0.005 m3/s;南部 1号辅助运输大巷、南部 2号辅助运输大巷和二集辅助巷的管径增加至 0.325 m,管网总水力损失从 30.93 m减少到 20.44 m,减少了 35%;将离心泵扬程调整为183~195 m、流量为0.085~0.112 m3/s,离心泵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780.
为了提高折流板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改变了折流板换热器的折弯夹角和折流板间距,利用ANSYS Fluent对换热器壳程流体流动与换热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不同折流板折弯夹角α (110°,135°,170°和180°)、折流板间距(250,300和350 mm)和雷诺数(10 000,20 000和50 000)对换热器壳程压力、速度和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雷诺数对改善流动死区有很大的作用,雷诺数为50 000时的流动死区相对于雷诺数为10 000时面积减小较大;随着夹角α的减小,折流板背流侧的流动死区面积逐渐减小、换热器的表面传热系数和进出口压降力越大,夹角α为110°时出口温度最小、进出口压降最大,夹角α为135°时PEC最大且换热器综合性能最优;折流板间距增大,压力变化梯度减小,压差变化幅度减小,壳程出口温度变化不成正比关系,间距为300 mm时出口温度最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