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4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42篇
电工技术   61篇
综合类   50篇
化学工业   70篇
金属工艺   25篇
机械仪表   80篇
建筑科学   82篇
矿业工程   41篇
能源动力   14篇
轻工业   20篇
水利工程   77篇
石油天然气   36篇
武器工业   9篇
无线电   108篇
一般工业技术   50篇
冶金工业   45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8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车间安全生产意义重大,采用传统靠人监管方法已无法满足需求。随着人力成本不断提高,迫切需要实时监测车间员工的异常行为。文章通过分析大量文献,分析了各种行为识别方法的主要原理,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仿真对比了各种行为识别方法的性能,指出了深度学习行为识别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942.
为了减少反应中氮氧化物(NOx)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提高二氧化锡产品纯度、减小粒径,以金属锡粒和稀硝酸为原料,采用液相硝酸氧化法与喷雾干燥工艺结合制备高纯超细二氧化锡颗粒。考察锡源类型、硝酸浓度及滴加速度、反应温度及煅烧温度等参数对产物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仪、比表面积分析仪等对所制备的偏锡酸(H2SnO3)和二氧化锡进行结构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以锡粒为锡源、硝酸质量分数为25%、滴加速度为30 m L/min、反应温度为80℃,经喷雾干燥工艺处理,再经950℃煅烧,最终制得纯度为99.997%、D50为1.15μm、D90为2.44μm、比表面积为3.86 m2/g的二氧化锡,该产品在屏幕显示技术领域有重要应用,可用于制备氧化铟锡粉体材料(ITO)。  相似文献   
943.
正0前言SA-508 3级1类低合金钢是美国《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第Ⅱ卷的材料,作为核工业中某种泵类产品的主要材料。该泵的小直径管内壁需要进行耐蚀层堆焊,因此需要通过试验研究对SA-508 3级1类材料的耐蚀层堆焊的方法和工艺进行可行性验证。堆焊作为材料表面改性的一种经济而快速的工艺方法,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工业部门零件的制造修复中。为了最有效地发挥堆焊层的作用,采用的堆焊方法要有较小的母材稀释、较高的熔敷速度和优良的堆焊层性能,即优质、高效、低稀释率的堆焊技术。但对于一些工件由于尺寸限制而无法采用高效的设备时,堆焊  相似文献   
944.
以粉煤灰陶粒、玄武岩纤维、膨胀蛭石作为掺量制备了适应于矿井围岩隔热的水泥砂浆试件,通过正交试验来确定隔热砂浆中3种掺量的最优配比,并对最优配比下的隔热砂浆进行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测定。实验结果显示:当粉煤灰陶粒掺量为96%,玄武岩纤维掺量为16%,膨胀蛭石掺量为16%时,此时试件性能最为优越。  相似文献   
945.
946.
王南山  李源  刘恒  刘意 《机电工程》2023,(12):1991-2000
在含裂纹一般整体转子研究中,难以有效反映裂纹尖端奇异效应及其三维形态特征,同时一维方法难以反映复杂组合转子系统的裂纹故障应力影响范围、系统应力重组情况及对系统整体初始形态的影响。针对上述一些问题,以典型三盘拉杆组合转子系统为例,研究了三维裂纹故障对复杂拉杆组合转子系统应力重组及整体弯曲形态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首先,基于三维有限元方法,采用三维等参奇异裂纹有限元建模技术和三维有限软件,建立了三维裂纹子模型及系统有限元模型;然后,采用有限元仿真技术,分析了裂纹及其深度变化对此类组合转子系统的应力分布重组及整体弯曲特性的影响;最后,采用实验方法,验证了裂纹对此类系统整体初始弯曲特性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盘式拉杆组合转子系统裂纹故障的产生会使得裂纹位置区域局部柔性增强,系统的主要界面及系统应力分布发生变化且重组,系统应力分配不均匀,且呈现不对称性,转子整体弯曲形态发生变化;在裂纹深度较浅(0.5 mm)时,裂纹诱发的转子附加弯曲效应并不明显;随着裂纹深度的增加,系统应力分布重组和附加弯曲越趋于严峻,当裂纹深度较深(1.5 mm或2.5 mm)时,裂纹诱发的转子附加弯曲效应较为突出。该...  相似文献   
947.
我国煤储层渗透率普遍较低,如何提高煤储层渗透率是煤层气开发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液氮致裂增渗煤体技术作为一种无水致裂增渗技术受到广泛关注。为揭示液氮冻结和冻融循环对煤体力学特性的影响,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液氮冻结后煤样的温度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对液氮冻结和冻融循环后的煤样进行单轴压缩和声发射测试,对比分析了液氮冻结和冻融循环前后煤样的波速、孔隙率、声发射和能量演化特征,并对液氮冻结煤体损伤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显示:(1)经过360 min和12次冻融循环后,煤样的波速分别下降了58.2%和64.7%,波速在最初的冻结和冻融循环阶段中下降并不明显,随着冻结时间和冻融循环次数增加,波速逐渐下降。(2)随着冻结时间的增加,煤样的温度逐渐下降,液氮冻结180 s后,煤样的表面温度下降至-60°C以下,由于煤颗粒的热传导系数不同,导致煤样中心处的温度呈波动分布。(3)液氮冻结和冻融循环后,煤样的弹性模量呈指数函数降低的趋势,而煤样的孔隙率则逐渐增加,液氮冻融后煤样的孔隙率增量大于液氮冻结后煤样的孔隙率增量。(4)单轴加载过程中煤样的声发射活动分为发展阶段、活跃阶段和剧烈阶段,煤样的最大声发射振...  相似文献   
948.
焦炉烟气脱硫副产稀硫酸溶液中因含有大量的铁离子等而影响其回收利用,通常的处置方法为委托处置或加碱中和后达标排放,不仅处置成本高,浪费大量酸碱,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常温下采用阴离子交换膜扩散渗析法对焦炉烟气脱硫副产稀硫酸进行回收研究,考察了酸质量分数、酸流量、酸水流量比对酸回收率和Fe2+截留率的影响。动态扩散渗析实验结果表明,在酸质量分数、酸流量、酸水流量比分别为2%、0.54 L/h、1时,硫酸回收率达78%,Fe2+截留率为92%。此外,对扩散渗析过程中产生的残液采用Fenton试剂组合中和法进行处理,最终产水水质可达到钢厂循环水补水要求。该工艺运行成本为37.27元/t,实现了废酸、富铁渣和废水的零排放和再利用。  相似文献   
949.
针对大型5083铝镁合金法兰盘自由锻镦粗与冲孔成形过程中近内孔区域超声探伤出现的质量问题,建立了镦粗后饼坯冲孔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获得了冲孔过程法兰坯近内孔区域材料的流动规律,分析得出,法兰坯近内孔区域超声探伤质量缺陷为反面压平过程中近内孔区域材料流动存在径向分流所致。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对现行的正向冲孔-反面压平-连皮冲除工艺流程中的反面压平工序进行调整,即在反面压平工序中留存正向冲孔的冲子以约束近内孔区域材料的内流。进一步模拟表明,改进后的冲孔工艺能够显著改善近内孔区域材料的流动状态,规避了导致近内孔区域质量缺陷的径向分流不利因素。生产实际表明,调整后的工艺方案使得大型法兰盘镦冲成形过程中近内孔区域缺陷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950.
管道运输中X80管线钢应用较为广泛,实际管道焊接大多使用半自动焊,难免存在焊接缺陷,在使用过程中会造成应力集中,可能导致管道破裂、石油泄漏等重大事故。为了促进电磁超声残余应力检测在管线钢中的应用,采用电磁超声系统,测试了X80管线钢残余应力检测的最佳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电磁超声残余应力检测系统的6次回波测试精度为60 MPa;得出了电磁超声残余应力检测应力系数、信噪比随回波次数的变化关系,回波次数和应力系数、信噪比之间存在最佳取值,最后对薄板、厚板的电磁超声残余应力检测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