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3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8篇 |
综合类 | 8篇 |
化学工业 | 13篇 |
金属工艺 | 5篇 |
机械仪表 | 6篇 |
建筑科学 | 18篇 |
矿业工程 | 14篇 |
能源动力 | 18篇 |
轻工业 | 8篇 |
水利工程 | 5篇 |
石油天然气 | 15篇 |
无线电 | 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篇 |
冶金工业 | 7篇 |
自动化技术 | 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7篇 |
199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143.
144.
针对G油田XX井区非均质油藏参数变化难于适应剩余油分布富集描述的问题,利用单井控制计算储量,将油层有效厚度、物性和原油性质接近的油砂层控制在一个单井计算单元内,考虑非均质油砂层参数平面和纵向上的差异及其油气采出量,计算出了各油砂层单井控制地质储量、技术可采储量和剩余可采储量。利用单井控制可采储量,分析单井剩余可采储量和剩余油分布图表,阐明了剩余油平面和剖面分布富集井区、层位及其相应位置和形态,提供了目的层段剩余油挖潜规模、范围及其具体井位和富集量,为剩余油挖潜和高效开发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5.
在分析远程医疗服务平台需求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云模式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设计方案,并就平台总体架构设计、数据中心设计、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实现以及软硬件音视频系统整合等重点技术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6.
为了对南泥湾松树林东区关停井潜力进行评价,以101口油井为研究对象,选取了总油层厚度、平均单层有效厚度、水驱控制程度、单井剩余储量、含油饱和度、月产液量6个评价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在6个评价指标中提取3个主成分并得到其分值,再通过熵权法赋权,求取101口油井潜力综合得分,从而建立关停油井再利用潜力评价模型。现场实施效果表明,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熵权值建立的关停油井再利用潜力评价模型具有可靠性和适用性,符合油田生产实际。该方法为南泥湾采油厂关停井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依据,为延长油田关停井潜力评价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7.
采用80%甲醇溶剂提取榴莲壳中多酚组分,并测定其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基于体外化学方法和LPS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炎症模型,探究榴莲壳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及其分子机制。结果表明,榴莲壳提取物富含多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且在LPS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炎症模型中能降低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减少NO和ROS的产生,并降低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从而展现较强的抗炎活性。其内在的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IκB-α和p65蛋白磷酸化,降低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减少机体的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148.
149.
地层与井筒之间的导热性能是以热传导为主的U型地热井技术取得成功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U型地热井如何提升固井水泥的导热性能问题,采用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导热填料对固井水泥导热性能和取热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相比于实验所用其他填料而言具有更好的提升固井水泥导热性能的潜力;随着石墨掺入比例的增加,固井水泥的导热系数近似线性增加,而抗压强度近似线性下降;高掺入比例的石墨固井水泥能显著提高工作介质在U型井水平段入口处的温度,但由于U型井换热主要发生在较长的水平段上,从长期运行来看过高的掺入比例并不能显著提高取热效果,建议固井材料中石墨掺入比例控制在10%左右。研究结果对U型地热井固井水泥导热填料类型筛选和掺入参数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0.
缠绕式超深矿井提升机钢丝绳出绳型式的确定对于矿井提升机主轴及其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作用。针对钢丝绳出绳型式对主轴承载优劣的问题,通过建立力学模型、数值计算与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推导了主轴变载荷计算通式,编写了 16 种工况的数值计算程序并进行仿真计算,由此比较提出了钢丝绳的最佳出绳型式。研究表明:提出的主轴变载荷计算通式对于 16 种工况下提升(或下放)时左、右卷筒都适用;采用 S 曲线速度或多阶段速度运行有利于主轴运行的稳定性;腹板对称或非对称( L8,L10 差值 150 mm以内)时,游筒两绳区左、下出绳,固筒两绳区右、上出绳为最佳出绳型式。研究方法和成果有利于确定主轴受载情况,对于设计主轴以及确定超深矿井提升机的出绳型式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