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7篇
金属工艺   67篇
机械仪表   26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论述了无尺寸标注的复杂图形用描图方式直接输入计算机的数控线切割自动编程技术。只要将需编程的图形在数字化仪上描绘一遍,就能将图形信息直接输入到计算机中,通过软件立即转化为线切割3B程序或ISO代码。  相似文献   
12.
电火花数控线切割加工CAD、CAP/CAM系统的《加工信息》多功能传输接口,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和兼容性,结构简单、成本低、稳定可靠、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易于普及推广应用。并且可以实现双级管理与多机群控。  相似文献   
13.
从复杂曲面形成原理出发,提出了利用工件转动、摆动和移动的复合运动加工复杂曲面的方法,建立了加工的数学模型,并讨论了插补方式和工件运动形式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奥氏体不锈钢(SUS304)极为对象,采用丝网印刷法制作图纹屏蔽掩膜,以脉冲电解法蚀刻装饰图纹,加工速度较快(0.1mm/min),蚀刻出的图纹精度较高,线条最细可达0.1mm,刻深最大可达0.6mm。  相似文献   
15.
电解-机械摩擦复合法除去不锈钢板氧化皮的实验表明,以不锈钢板作阳极,可移动无缝钢管作阴极,并缠绕无纺布作摩擦体;在以15%-25%NaNO3为电解液,控制温度为25℃,电解电压5-7V,电流密度0.1-0.SA/cm2,阴极移动速度0.1m/min,回转线速度16-25m/min,下压力为30kPa的条件下,可以较快地除去不锈钢板表层的氧化皮,获得光洁明亮的金属表面。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采用神经网络技术与反馈控制技术有机结合的方法,试图开辟预测线切割放电加工状态的新途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学习收敛速度和预测精度,证实了利用神经网络技术对线切割加工放电状态的预测已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7.
前言在近代精密加工领域中,近十年来已由微米级向毫微米级(0.001μ级)努力,在电火花精微加工中,也希望每秒的进给量在1μ以下,每步的进给量在0.1μ以下。但是要实现可控的精确的极微量进给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例如在精密磨床上作极微量的连续进给时,往往产生“爬行”现象,作不连续的补偿进给时,往往过量,很难使之“恰到好处”,要保证1微米的进给精度十分不易。在精密测试和自动补偿系统中,在制造大规模  相似文献   
18.
一、工作原理 二、具体结构 三、生产分析及参数计算 振动式上料装量是近年来 在生产中出现的一种新颖的自 动上料装置。在苏联,捷克及英美等国家,生产中已开始采用振动式上料装置。本刊在今年第一期也曾有专文介绍过这种装置。它可附加在机床上或冲压、装配和检验等自动机上,用来输送螺钉、螺帽、垫圈、销子、套、钟表仪器零件、轴承环、齿轮等各类零件;而且也可以用于制药,食品等其他工业,通用性很大。 在我国去年“十、一”国庆节前,先后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及昆明工学院等单位试制成功了这种装置,并进行了一些试验研究。毫无疑问,在我国它…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研究现有非导电材料电解电火花加工原理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非导电陶瓷材料充气电解电火花复合打孔工艺,该种工艺方法具有加工效率高、能耗小等优点,并介绍这一加工方法的加工原理和特性。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非导电超硬材料电火花加工,电解电火花复合加工的原理,现状及其在存在的特点,提出了非导电超硬材料充气电解电火花复合加工新技术,并介绍了该种新技术的加工原理与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