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9篇
电工技术   40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15篇
金属工艺   34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13篇
矿业工程   9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32篇
水利工程   21篇
石油天然气   21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篇
冶金工业   26篇
自动化技术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51.
隔河岩水电厂现地控制单元改造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结合隔河岩水电厂现地控制单元改造工程项目,依据多年的计算机监控 系统研制开发经验,对计算机监控系统现地控制单元的结构特点、技术路线及实现方法等进 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2.
刘晓鹏  姜宁  马琼  杨洪  余丽琼  张驰 《食品工业科技》2014,(21):211-214,219
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影响双孢菇生长的四个主要营养因子进行研究,得出深层发酵双孢菇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最佳无机盐为KCl,最佳维生素为VB1;通过均匀设计实验对深层发酵双孢菇的最佳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维生素的不同配比进行研究,得出双孢菇深层发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4.6%的可溶性淀粉、4.6%的蛋白胨、0.02%KCl、18mg/100m L的VB1。通过中心复合设计实验以及响应面分析得出优化的双孢菇深层发酵工艺为:接种量11%、发酵温度26℃、搅拌转速143r/min;对优化的工艺进行验证,深层发酵可获得双孢菇菌丝体3.125g/100m L(干重),与优化前的工艺相比,产量提高了约202%。  相似文献   
53.
对于Ad Hoc网络中多约束QoS求解问题,启发式算法的局限性在于寻路时间长。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规划的多约束QoS路由协议,利用动态规划算法解决判据的最优化问题。在路由请求阶段寻求满足数据带宽需求的多条路由,目的节点应用动态规划算法寻求时延最优的路由。从相关的分组结构和路由流程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描述。最后通过仿真从平均端到端时延、分组投递率以及路由开销三个方面与传统的DSR路由进行对比,对于大规模Ad Hoc网络,能够明显提高网络的性能。  相似文献   
54.
2022年在鄂尔多斯盆地发现了第一个太原组灰岩大型气田——横山气田,累计提交天然气探明储量和预测储量超过2 000×108m3,实现了华北地台太原组致密灰岩天然气勘探突破。基于横山气田的勘探开发实践,综合分析了太原组灰岩气藏的烃源岩条件、有利储集相带、输导体系及成藏模式,并系统总结了勘探开发关键技术。鄂尔多斯盆地石炭系—二叠系海陆交互相煤系烃源岩广覆式供烃为太原组灰岩气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生屑滩和生物丘有利储集相带大面积分布,溶蚀孔、纳米—亚微米级晶间微孔和裂缝构成立体网络储集空间,是形成太原组致密灰岩大气田的关键成藏地质条件。横山气田二叠系太原组灰岩发育“丘滩控储、断裂体系输导、煤岩供烃”的源内成藏模式,具“三明治”结构。为实现太原组灰岩气藏的高效勘探开发,探索形成了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解释技术、致密灰岩气层测井判识技术和水平井缝网体积压裂技术等关键配套技术。研究认识丰富了鄂尔多斯盆地灰岩气藏的地质认识和勘探思路,对地质条件相似的地区开展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5.
针对抽油机盘根耗能问题,本次研究结合抽油机的运行状况,首先需要进行盘根松紧实验研究,确定抽油机盘根耗能的基本规律,然后进行调盘根优化研究,为降低抽油机盘根的耗能奠定基础.研究表明:在抽油机运行的过程中,随着盘根的逐渐上紧,抽油机的能耗也会逐渐的增加,因此,适当的降低盘根的上紧扭矩十分重要,在盘根的扭矩达到最紧状态以后,...  相似文献   
56.
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开发可再生新能源迫在眉睫。氘氚聚变能产能巨大,是世界范围内的研发热点。氢同位素分离技术在氘氚聚变反应的燃料循环和尾气处理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氢同位素分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包括分离方法及分离材料。对不同分离方法的发展历程、工作原理及特点进行了概述,重点介绍了应用范围广泛的热循环吸附法;对分离材料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概述,重点对载钯硅藻土(Pd/k)的不同制备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包括以氯化钯和以硝酸钯氨为浸渍液的传统制备方法和以乙酰丙酮钯为浸渍液的超声制备方法。提出了通过分析基底材料——硅藻土的吸附机制优化Pd/k材料性能的研究思路。基于硅藻土的固-液吸附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保护机制中的污水处理部分,通过借鉴硅藻土对水溶液中重金属离子,如Cr3+,Zn2+等的吸附探究Pd/k制备过程中的微观机制,可以为优化Pd/k性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7.
以乙酰丙酮铝为金属有机源,采用MOCVD在硅基底上制备了氧化铝薄膜,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等方法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对氧化铝薄膜成分、晶型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350℃沉积的氧化铝薄膜由氧化铝和氧化铝水合物构成,退火处理可使氧化铝水合物转化为氧化铝。此外,退火处理还可以促使氧化铝由非晶向亚稳相和α-Al2O3转变,其中700℃退火后的氧化铝薄膜为非晶氧化铝,900℃退火的氧化铝薄膜由非晶和γ-Al2O3构成,1100℃退火后的氧化铝薄膜由γ-,θ-和α-Al2O3构成。700℃退火后的氧化铝薄膜形貌均匀致密,与退火前的薄膜相比没有明显变化;当退火温度≥900℃时氧化铝薄膜发生开裂,分析认为退火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力以及氧化铝薄膜晶型转变带来的体积收缩是薄膜开裂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58.
鄂尔多斯地台古生代以陆表海和海陆过渡相沉积为主,寒武系、奥陶系及下二叠统太原组普遍发育碳酸盐岩,海相碳酸盐岩往往具有发育时期老、埋藏深、后期成岩作用改造强等特点,使其成藏地质条件更加复杂.以上古生界二叠系太原组为例,综合运用岩心观察、物性分析、地震属性等资料,对盆地中东部二叠系太原组灰岩成藏地质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59.
采用等容法研究了机械球磨工艺制备的Li-Mg-N-H材料储氢性能,结果发现,在室温下采用氦气对样品室体积进行标定时,由于Li-Mg-N-H材料对氦气有一定量的物理吸附,造成准确Li-Mg-N-H材料样品体积标定误差,进而造成Li-Mg-N-H储氢材料在503 K下放氢容量随压力的降低而增加异常变化。为准确标定样品体积,通过对Li-Mg-N-H材料室温氦气吸附容量测定,并采用迭代计算方法获得准确的储氢材料样品体积,进而测定Li-Mg-N-H储氢材料503 K下放氢PCT曲线,其表现为放氢容量随压力降低而减小的正常变化规律。Li-Mg-N-H储氢材料503 K,9.6 MPa氢压下的最大储氢容量为4.81%(质量分数),放氢过程表现为单一放氢平台特性。  相似文献   
60.
苏里格气田苏59 区块气藏分布受砂岩横向展布和储层物性变化控制,气、水关系复杂,属于典型的 “三低”(低孔、低渗、低压)油气藏,采用传统的波阻抗反演方法不能有效识别储层及储层内流体的性质。 岩石物理参数分析可建立岩石物理参数与储层特征的关系,识别储层特征参数,指导储层预测。通过对研 究区苏59 区块进行详细的岩石物理参数分析,寻找出对岩性敏感的弹性参数交会组合,同时建立扩展弹 性阻抗(EEI)模型,确定与自然伽马(GR)、孔隙度(POR)和含水饱和度(Sw)相关性最好的EEI 曲线,更好 地反映了储层岩性、孔隙性及含油气性,对后期利用叠前地震资料进行弹性参数反演,预测储层及烃类分 布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