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12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9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矩阵分解的推荐模型具有推荐精度高和易扩展等特点,已成为目前融合社交信息构建推荐系统的主要模型,但在分解过程中,用户偏好矩阵和物品特征矩阵初始赋值的随机性影响了推荐的性能,忽略了物品以及用户之间隐含的联系与区别。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社交信息的矩阵分解改进算法。将评分值分别与社交信息和物品的特征属性相结合,构建用户相似网络与物品相似网络,同时应用社区划分充分挖掘用户、物品之间的潜在关系,并按不同类型节点的近邻差异性,通过建立核心、非核心节点的偏好向量与特征向量得到矩阵分解初始矩阵。在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推荐性能优于MF、SR2等同类型算法,运行迭代次数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二胺1,2—二氢—2—(4—氨基苯基)-4—[4—(4—氨基苯氧基)—苯基卜二氮杂萘—1—酮(二胺A)、对苯二胺为共缩聚二胺单体,与对苯二甲酸在Yamazaki膦酰化法聚合体系中,选择直接缩聚法,成功得到高分子量的聚芳酰胺,其特性粘数为0.96~1.44dL/g。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分析手段研究了聚合物的结构,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热失重分析研究了聚合物的耐热性能。结果表明,该系列聚合物具有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约为300℃),氮气氛中5%热失重温度在450℃以上;当二胺A与对苯二胺的物质的量比例为10:0—5:5时,所得聚合物溶解于强极性溶剂。同时,系统研究了影响聚合物特性粘数的诸多因素,从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薄膜太阳电池生产工艺流程。并据其生产工艺特点,就生产厂房的设计布局、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工程实践作了总结。提供了薄膜太阳电池厂房施工中的一些经验与教训,以供同类厂房的建设安装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生物安全实验室最常用的围护结构(彩钢板装配式结构)的气密性研究,设计了一套气密性试验方案,并且按照该方案搭建成一个试验间,在不同的试验压力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气密性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为提高围护结构的气密性做出初步的尝试和改进,对类似结构的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和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选用GCr15和GCr18Mo钢材分别制作滚动轴承的滚子和套圈,对两种部件做同样的等温淬火热处理后进行组织及硬度检验。试验结果表明:两部件表面至心部组织及硬度均匀。两部件的组织都由下贝氏体和碳化物组成,但套圈中的下贝氏体组织和碳化物都比滚子中的细小。滚子和套圈中下贝氏体针长宽比分别约为7.5和10,碳化物的平均直径分别约为0.55μm和0.42μm。滚子和套圈的硬度平均值分别为56.2 HRC和60.8 HRC。  相似文献   
16.
对长期运行后的曲线地段U71Mn钢钢轨表层组织与硬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服役约10 a的钢轨,其踏面3个区的损伤形貌特点:外侧区主要为大量坑蚀麻点、中部区有明显的白亮色车辙印迹、内侧区为大量鱼鳞状热裂纹。踏面内侧区与外侧区表层组织越靠近踏面,珠光体变形程度越大,踏面中部区表层出现厚约50μm的白层;踏面不同区域表层硬度较心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中部区、内侧区、外侧区表层硬度提高约550HV、130HV、70HV。  相似文献   
17.
利用摩擦磨损试验机,在滚动干摩擦条件下运行至试样磨损面形成波磨。通过分析摩擦磨损过程中系统振动及各转数下试样磨损面形貌、轮廓、表层组织和硬度,研究轮轨波磨形成过程。结果表明:波磨的形成与试验机的机械振动和试样磨损面的不均匀性能有关。一定幅度的载荷波动是初阶波磨形成的必要条件,初阶波磨激发主振动并与其相互激励,形成波磨。均匀磨损阶段以黏着磨损为主并有一定程度的氧化磨损。波磨形成过程中,波峰处转变为以氧化磨损为主,波谷处转变为疲劳磨损,不同的磨损形貌在波磨刚开始形成时即可凭肉眼观察到。波磨形成后,波峰处表层组织及硬度稳定,波谷处表层组织塑性变形加剧,硬度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18.
在标准端淬法的基础上,研制了末端喷油淬火设备来测试42CrMo的淬透性,仍按照标准端淬法对试样端面进行喷油淬火,直至试样冷却。采用热处理数值模拟软件COSMAP,对42CrMo钢的末端喷油淬火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模拟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相变的影响及温度一组织一应力/应变三场耦合,得到淬火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场、组织场、应力场和硬度场。对计算的温度和硬度变化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模拟结果同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9.
游英慧  王辉  刘鹏涛 《电子世界》2012,(16):142-143
英语电影以其特有的表现形式,用生活化语言传递西方社会文化,它具有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为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性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学习平台。学生观看英文电影,既能通过真实的语言环境来学习语言知识,又加强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习俗的理解,汲取人类文明精华。文章通过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英文电影教学的优势,从多个角度论述了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表面粗糙度对动车组车轮钢弯曲疲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的表面损伤对车轮钢疲劳性能的影响程度,为车轮疲劳的预测提供有效指导。方法采用X射线衍射仪测量不同程度表面损伤试样的表面残余应力分布,通过弯曲疲劳试验机对不同表面损伤的试样进行疲劳测试,并采用扫描电镜对断口形貌进行分析。结果 Ra4.1试样表面残余压应力大约为Ra0.7试样的2~3倍。Ra0.7试样疲劳极限为287.5 MPa,Ra4.1试样疲劳极限为280 MPa,前者比后者提高了2.6%。在相同应力下,Ra0.7试样的疲劳寿命至少高出Ra4.1试样一个数量级。Ra0.7试样的疲劳裂纹起裂于表面机加工刀痕,深度约为20?m;Ra4.1试样的疲劳裂纹起裂于表面凹坑,深度约为40?m,直径约为100?m。结论试样表面粗糙度越大,表面损伤越严重,表面残余压应力越大。表面粗糙度等级提高,表面应力集中严重,材料的疲劳性能下降。所有试样均起裂于表面损伤宏观缺陷处,裂纹易于在表面粗糙度大的试样表面形成,向内部扩展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