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331篇 |
免费 | 1122篇 |
国内免费 | 63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493篇 |
综合类 | 1107篇 |
化学工业 | 1873篇 |
金属工艺 | 1017篇 |
机械仪表 | 1280篇 |
建筑科学 | 1621篇 |
矿业工程 | 833篇 |
能源动力 | 598篇 |
轻工业 | 1531篇 |
水利工程 | 744篇 |
石油天然气 | 704篇 |
武器工业 | 242篇 |
无线电 | 158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243篇 |
冶金工业 | 626篇 |
原子能技术 | 133篇 |
自动化技术 | 146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9篇 |
2023年 | 780篇 |
2022年 | 782篇 |
2021年 | 893篇 |
2020年 | 606篇 |
2019年 | 694篇 |
2018年 | 709篇 |
2017年 | 351篇 |
2016年 | 416篇 |
2015年 | 478篇 |
2014年 | 1051篇 |
2013年 | 752篇 |
2012年 | 957篇 |
2011年 | 927篇 |
2010年 | 760篇 |
2009年 | 746篇 |
2008年 | 735篇 |
2007年 | 661篇 |
2006年 | 656篇 |
2005年 | 561篇 |
2004年 | 503篇 |
2003年 | 535篇 |
2002年 | 383篇 |
2001年 | 317篇 |
2000年 | 318篇 |
1999年 | 277篇 |
1998年 | 202篇 |
1997年 | 197篇 |
1996年 | 186篇 |
1995年 | 174篇 |
1994年 | 135篇 |
1993年 | 140篇 |
1992年 | 123篇 |
1991年 | 123篇 |
1990年 | 132篇 |
1989年 | 93篇 |
1988年 | 58篇 |
1987年 | 67篇 |
1986年 | 50篇 |
1985年 | 58篇 |
1984年 | 50篇 |
1983年 | 41篇 |
1982年 | 31篇 |
1981年 | 47篇 |
1980年 | 32篇 |
1979年 | 21篇 |
1976年 | 5篇 |
1973年 | 6篇 |
1964年 | 8篇 |
1956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71.
72.
为揭示水分散聚合方法制备的丙烯酰胺基交联聚合物微球的结构特征及其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规律,以硫酸铵水溶液为反应介质,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甲基丙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共聚单体,2,2-偶氮二(2-甲基丙基咪)二盐酸盐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复配物为交联剂制备了丙烯酰胺基交联聚合物微球。采用红外光谱、粒度分析等方法表征了交联聚合物微球的结构,研究了丙烯酰胺基交联聚合物微球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聚合物微球的合成工艺条件对产物的降滤失性影响较小,但对产物在钻井液中的增黏作用影响显著。随AM和交联剂加量增加,聚合物微球对钻井液的增黏作用增强;存在对钻井液增黏作用最小的引发剂加量和AA与DMC摩尔比。采用水分散聚合方法可制备出平均粒径8.04μm(粒径范围2.43数53.72μm)的丙烯酰胺基交联聚合物微球。该交联聚合物微球对钻井液具有显著的降滤失作用和一定的增黏作用,耐温性能优良,150℃高温老化不会降低交联聚合物微球的降滤失作用,但可降低对钻井液的增黏作用,减小其对钻井液流变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74.
设计了一种温度不灵敏的高线性度的射频功率放大器芯片,采用新颖的带温度反馈环路的有源片上自适应偏置电路,该电路降低了温度引起的放大器集电极直流电流分量的变化量,补偿了由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性能偏差,进而有效提高了放大器的线性度。基于这个温度不灵敏的偏置结构采用InGaP/GaAs HBT工艺设计了一个工作在2110~2170 MHz频段的功率放大器。测试结果表明,该功放在工作频段内的增益大于等于35.3 dB;在中心频率2140 MHz处,1 dB功率压缩点大于33 dBm,功率附加效率在输出功率24.5 dBm时为18%;使用LTE_FDD调制信号,获得邻信道功率比为-47 dBc。在环境温度为-40℃、+25℃和+80℃条件下,功放的增益平坦度较好,增益变化量小于1.5 dB,输出级集电极电流基本不变,有效降低了功放对温度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5.
章恩韬司一童张威马宏吴涛 《无线电通信技术》2022,(5):857-864
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航天器的数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各航天大国都争相提出自己的巨型星座建设计划,如何解决巨型星座中海量航天器的测控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从巨型星座的发展现状、趋势与特点出发,分析了巨型星座测控的主要需求以及面临的难点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全空域多目标测控、随遇接入、卫星自主在轨导航等方面总结了巨型星座测控的主要发展方向,为未来相应测控系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首先针对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网络环境的实际情况和安全保密的需求阐述了网络信息安全模拟仿真评估技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提出了技术应用目标;然后论述了主要研究内容及具体实现的技术方案;最后详细介绍了需要实现的关键技术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77.
针对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的脑机接口系统,该文开展了屏显刺激界面元素尺寸和间距对识别效率和用户体验影响的工效学实验研究。该工效学实验使用红色正方形作为频闪刺激元素,刺激元素位于上、下、左、右等4个位置,自变量包含尺寸和间距两个因素。因素1为尺寸即正方形边长,分为100px,150px,200px3个水平;因素2为间距即元素中心与界面中心的垂直/水平距离,分为200px/400px,300px/600px,400px/800px3个水平。因变量为任务的完成时和失败次数。实验后开展主观评价,基于ISO 9241可用性标准,使用李克特7分量表对界面的满意度进行评分。工效学实验结果显示:元素尺寸对识别效率有显著影响,边长尺寸为200px的刺激元素识别效率最高,元素间距对识别效率没有影响。主观评价结果显示:元素间距对用户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刺激元素的紧凑(200px/400px)或疏远(400px/800px)都会导致满意度的下降,300px/600px间距水平的满意度最好,尺寸对用户满意度没有显著影响。该研究从设计工效学角度出发,发现了刺激界面元素尺寸、间距分别对脑机接口系统效率、用户满意度具有影响,研究结论对于规范脑机接口界面设计,提升脑机接口系统效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8.
基于迈克耳孙干涉系统的拼接主镜共相位检测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实现地基拼接式大口径望远镜主镜整体面形连续性,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对拼接子镜的相互位置误差进行高精度检测,并进行相关校正,从而使望远镜取得或接近于其衍射极限的光学成像质量。拼接子镜间需要进行校正的位置误差包括子镜间的倾斜误差和垂向平移误差,其中子镜之间的垂向平移误差需要被校正到100 nm以下,相当于入射光波长的几分之一。为实现此目标,在基于迈克耳孙干涉原理的基础上设计出一套相位误差检测系统,应用He-Ne激光与白光作为其光源系统,对拼接主镜子镜间相位误差进行高精度检测,同时解决了垂向平移误差的λ/2相位模糊性问题。系统的不确定度为8~10 nm,检测范围为45~60μm。对系统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并仿真出基于该检测系统的理论干涉图形,得出理想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79.
低电平扫描电流试验(LLSC)是飞机高强辐射场(HIRF)试验的一部分,其实质是在2~400 MHz 频段
内对飞机进行电磁辐照,以确定外部HIRF 环境与设备线束感应电流之间的传递函数。基于RTCA/ DO-160G 和SAE
ARP5583A 标准建立HIRF 测试环境,通过对AC312E 直升机开展低电平扫描电流试验,得到了线束传递函数随频
率、天线极化方式、电磁辐照方向、线束布置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发射天线以不同极化方式
辐照机体时,不同布置的线束其传递函数有一定差别;发射天线以垂直极化在0°方向辐照时,行李舱附近右发动机
控制单元(EECUR)线束的传递函数比位于驾驶舱的座舱显示器(MFD)线束的传递函数要小;发射天线以垂直极化
方式在不同方向辐照机体时,EECUR 线束在某些频段下在右侧90°方向辐照比左侧270°方向辐照的传递函数要大。
所得结论可为直升机适航符合性验证和低电平扫描电流试验的开展提供参考与支撑。 相似文献
80.
InSb单晶是制备工作于中波红外大气窗口(3~5 μm)光子型探测器的典型光电转换材料,采用该单晶材料所制备的InSb红外探测器以高性能、大规格像元阵列、高稳定性和相对低成本为特点,广泛应用于军用红外系统和高端民用红外系统领域。然而,InSb 红外探测器响应波长范围固定不可调节、响应仅限于短中波红外而对长波红外无响应、相对有限的载流子寿命制约器件高温工作性能等固有特点,限制了该型探测器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文中系统地介绍了基于InSb材料人们为改进上述不足所开展的新型材料及其光电响应方面的研究结果。这些材料主要包括:采用合金化方法改变InSb组分形成新型多元合金材料、采用量子结构形成新型低维探测材料。对于新型合金材料,介绍了材料的合金相图、带隙与合金组分的关系、带隙的温度关联特性,并给出采用该材料制备器件的典型光电性能;对于量子结构材料,介绍了材料的制备方法、带隙与量子尺寸的关系,以及采用该材料制备原型器件的典型光响应特性。最后,对新型InSb基红外探测材料与器件的发展趋势、关键问题、研究重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