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23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0篇
水利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银耳的生长发育主要经过孢子、菌丝体、子实体三个阶段。银耳孢子、菌丝体、子实体中凝集素的粗提方法主要包括磷酸盐缓冲液抽提,硫酸铵分级沉淀等。这三种凝集素的耐热性都较差,经60℃处理10min后,凝集活性明显降低。它们的耐酸碱性差异较大,孢子凝集素只在中性环境下活性稳定,而菌丝体和子实体分别在偏碱性和偏酸性的条件下稳定。Mg2 、Al3 、Fe3 对三种凝集素的活性均有恢复和增强的作用。在供试的八种测试糖中,只有菌丝体凝集素的凝集活性受到乳糖的抑制。  相似文献   
42.
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产核酸酶P1浓缩液采用活性炭脱色、硫酸铵分级沉淀、脱盐和凝胶层析等分离技术,得到核酸酶P1纯组分,并研究了该酶的酶学性质。该酶纯化后比酶活达到33967 U/mg,纯化倍数为8.48倍;该酶的米氏常数Km、最大反应速度Vm和催化常数Kcat分别为2.50 mmol/L、0.0864 mmol/(mL·min)和252.43 s?1。该酶最适温度为75 ℃,热稳定范围60~75 ℃;最适pH为5.5,pH稳定范围为4.0~6.0;Zn2+在1 mmol/L条件下对核酸酶P1有很好的激活作用,Cu2+和Co2+对该酶的抑制作用明显,而Ni2+、Fe2+、Mn2+等离子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本研究对于该酶的广泛应用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43.
国民经济中机械制造占有极大的比例,而在机械加工中金属的切削又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依靠精密的切削手段,机械加工才能更加的精准可靠。而切削用量的选择以及刀具的确定是数控编程的核心内容,其会直接对加工部件的质量造成影响,甚至能够决定车床是否能够发挥应有的功效,并影响生产的安全。因此应当合理的选择切削用量以及刀具,以保证编程加工中加工程序的质量。  相似文献   
44.
吴尧 《中外建筑》2004,(6):93-94
澳门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建筑师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对澳门不同的意象表达,展现出澳门独特的都市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45.
分析了工程量清单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关系,针对《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实施后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建筑施工合同管理的实际情况和国际通用合同条件FIDIC,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6.
周峻岭  夏海山  吴尧 《建筑经济》2021,42(2):114-117
分析地下空间智能化运营管理特点和功能,然后通过案例详细介绍地下空间智能化运营管理平台的构建及功能实现情况,并分析评价该平台的智能化管理效益,为地下空间智能化运营管理模式的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吴尧  刘先觉 《华中建筑》2004,22(6):111-112
近代“文保”建筑主要是指从鸦片战争之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建造,未被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遗产,确有保护利用价值的建筑。历经自然损毁和人为破坏,许多近代历史建筑已是满目疮痍,尽管近年来有关部门已开始重视近代历史建筑维修、保护与利用的研究工作,但显而易见愈愈多的历史建筑正面临生存危机,必须进一步加大保护、科学利用的研究和实施力度。  相似文献   
48.
49.
为了提高三甘醇(TEG)再生系统中再生塔冷凝器的冷凝效率,本文利用CFD软件Fluent对盘管式冷凝器内的流动、传热和相变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比较不同盘管间距、不同盘管与壳体距离时冷凝器侧面出口的三甘醇(TEG)质量分数,发现随着盘管间距增大存在出口三甘醇流量极小值,适当增大盘管间距可以提高冷凝效果。此外,随着冷凝盘管与筒内壁间距增大,冷凝器出口处的三甘醇质量流量有上升趋势,盘管外壁与筒体内壁的间距在一合理范围可以降低三甘醇的单位消耗量。分流柱虽然增加了流动压降,但是增加了气体流程,增强了换热效果,提高了冷凝器的冷凝效率。  相似文献   
50.
钙磷陶瓷表面类骨磷灰石形成的Ca2+浓度阈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双相磷酸钙陶瓷材料表面在静态模拟体液中和动态模拟体液中的形成类骨磷灰石的钙离子浓度的阈值的测定,表明双相磷酸钙陶瓷材料表面在静态模拟体液中形成类骨磷灰石的Ca^2 浓度阈值是0.2459g/L,其阈值比标准模拟体液低10%;双相磷酸钙陶瓷材料表面在模拟体液以生理流率流动时形成类骨磷灰石的Ca^2 浓度阈值是0.3392g,/L,其阈值比标准模拟体液高22%;动态模拟体液的Ca^2 浓度阈值比静态的Ca^2 浓度阈值高3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