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3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2篇
武器工业   11篇
无线电   2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18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执行电机是现代导弹导引头雷达伺服系统的关键件之一,本文从工程实践出发,介绍了在导引头雷达伺服系统中选择执行电机的一般步骤。  相似文献   
102.
主要研究了ICP-AES法与微波消解技术结合测定涟钢工业用水及外排废水中钙、镁、铁、磷、镉等多种元素测定的方法,确定了仪器的最佳分析条件及元素的分析谱线。实验表明,该法线性范围宽,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0.999,方法检出下限〈0.02 mg/L,样品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加标回收率为95%-107%。本方法测水简便、快速,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03.
赵晅  朱子瑜  李宁  向玉映  徐亚楠  吴晔 《城市规划》2011,(Z2):92-95,114
北川新县城安居房设计遵循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要求,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及山东、四川省各地市的多家设计、施工单位互相协调,在2年时间内完成了建设任务,成为北川新县城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本文分析、总结了安居房设计与实施的特色,并阐述对灾后重建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4.
采用熔盐脉冲电沉积法在纯铌表面渗硅,利用辉光放电光谱仪(GDOES)、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不同电流密度对渗硅层厚度、成分、组织及相结构的影响,并对渗硅层的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渗硅层厚度随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加,超过100 mA/cm2厚度增加缓慢。渗硅层晶粒随电流密度的增加由粗大变得细小。渗层与基体结合紧密,渗层组织较均匀整齐,致密无孔洞。渗硅层由单相NbSi2组成,在(110)和(200)晶面上择优生长。NbSi2渗层提高了纯铌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105.
106.
吴晔  赵哲身  刘冰 《节能技术》2006,24(6):487-490
变风量空调系统优化节能控制的一个要素是空调系统的风道分布参数的变化规律。通过对风道实测数据的分析,建立了风道分布参数实时变化的神经网络辨识模型和现代回归辨识模型,并研究它们和周围影响因素的关系,同时借用暖通空调专业仿真软件HVACSIM 进行系统仿真,对两者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HVACSIM 可以仿真相对复杂的大系统,而系统辨识的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7.
采用熔盐脉冲电解法对20钢进行渗硼实验,利用正交试验考察了电流密度、占空比、渗硼温度、时间及硼砂物质的量等因素对渗硼层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20钢渗硼层厚度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渗硼温度电流密度硼砂物质的量占空比渗硼时间。最优工艺参数电流密度为12 A/dm2、占空比20%、渗硼θ为850℃、t为90 min、熔盐摩尔配比n(Na Cl)∶n(KCl)∶n(Na F)∶n(Na2B4O7)=1∶1∶3∶0.04。按最优工艺进行电解渗硼,得到的渗层较厚,渗层组织较细致紧密。  相似文献   
108.
本文讨论了二维分布参数系统的最优边界控制问题。基于连续加热炉内板型钢坯非稳态二维热传导的数学模型,以及实际问题的要求,运用Galerkin法和最优化方法,确定了满足钢坯加热要求和降低能耗为目标的稳态最优炉温分布。  相似文献   
109.
吴晔  潘德惠 《自动化学报》1993,19(1):111-114
本文基于煤气流量与检测点处炉温间的多变量动态系统模型的在线辨识,对具有跟踪调节炉温作用的煤气流量设计了最小方差自校正控制器,随时确定相应的最佳煤气流量,实现了炉温的最优控制.仿真研究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满足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