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5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30篇
机械仪表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篇
冶金工业   5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本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以及X射线衍射仪(XRD)等方法研究了Ti/Cu作为过渡层在580℃、140MPa时不同时间下热等静压扩散连接的Be/CuCrZr合金接头的界面特征.结果表明:Ti较好地阻挡了Be、Cu之间的互扩散,其向Cu中的扩散比向Be中扩散快,发生了不对称扩散;两个样品在靠近Cu端的扩散区内发生准解理断裂;Be侧断口α-Be为主要相,存在一定量的BeO和Ti,Cu合金端断口以Cu为主要相,时间长的样品断口含有一定量的Ti、Cu化合物和少量的Ti,时间短的样品金属间化合物生成很少,且其Cu镀层存在织构,具有各向异性,严重影响接头的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32.
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及能谱仪(EDS)、俄歇电子能谱(AES)、X射线衍射仪(XRD)、显微硬度计和材料试验机,分析了铜作中间过渡层材料时,热静压扩散连接铍/HR-1不锈钢接头的组织结构、微区成分和性能,探讨了扩散区成分,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研究表明:扩散迁移后的原Be/Cu界面是整个扩散连接区的最弱处,是试样的断裂位置;用铜作过渡材料后,较有效地阻碍了铍与不锈钢元素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提高了扩散连接接头的性能.  相似文献   
33.
Cu对纳米氢氧化镍的掺杂修饰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余丹梅  陈昌国  周上祺  杨玉琼 《电池》2005,35(2):102-104
将Cu以共沉淀方式掺杂到用微乳液法合成的纳米氢氧化镍中,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和循环伏安法,研究Cu对纳米氢氧化镍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Cu,不会改变氢氧化镍的晶体结构,但晶粒尺寸减小,晶格将产生严重畸变;且晶粒尺寸随Cu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晶格畸变也随之加剧,从而有利于质子和电子在电极材料中的传递,提高了氢氧化镍电极的充电效率和活性物质利用率,改善了电极反应的可逆性;而且Cu的影响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呈规律性变化,Cu量应控制在3%~5%为宜.  相似文献   
34.
采用热静压方法进行Be/HR-I不锈钢的扩散连接,利用光学金相、扫描电镜(SEM)、俄歇电子能谱(AES)和X射线衍射仪(XRD)及材料试验机分析了接头扩散区的显微组织、元素和物相分布以及力学性能,讨论了Cu、Al和Ag-Cu合金作为中间层材料的作用.研究表明:Al作为中间层材料,不易实现Be/HR-I不锈钢的扩散连接;Cu和Ag-Cu合金作为中间层材料,能够实现Be/HR-I不锈钢的扩散连接,且Ag-Cu合金作为中间层扩散连接效果更好,更能有效地减少铍和不锈钢间的元素互扩散;Be与Fe和不锈钢中其他合金元素的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大量生成,使接头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35.
Cu-Ni和Fe-Cu合金中Cu含量与康普顿散射光子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上推导了康普顿散射光子数与合金中某成分含量间的关系表达式,经分析可近似为线性关系。然后,按一定成分制备好Cu-Ni和Fe-Cu两组合金,从实验上验证了Cu-Ni和Fe-Cu两组合金中Cu含量和康普顿散射光子数间的线性关系。最后作了详尽讨论,拟进一步开拓康普顿散射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36.
纳米氢氧化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余丹梅  周上祺  陈昌国  王华清 《电池》2003,33(2):114-115
镍电极性能是高能MH/Ni电池性能提高的关键因素。纳米氢氧化镍粒度小,表面积大,增加了与电解质溶液的接触,减小了质子在固相中的扩散距离,提高了质子的扩散速度,有利于改善镍电极电化学性能,近年来纳米氢氧化镍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综述了纳米氢氧化镍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进展,并对现存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7.
简略介绍了热等静压扩散连接技术,综述了利用该技术连接Be与Cu合金的工艺参数以及连接接头的界面特性和性能特点,表明利用热等静压技术连接Be与Cu合金可获得较好的结合性能。  相似文献   
38.
热处理对贮氢合金V3TiNi(0.56)Al(0.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制备了钒基固溶体贮氢合金V3TiNi0.56Al0.2并进行热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对合金进行结构表征,并采用模拟电池和循环伏安法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73、1573K热处理后,合金中第二相TiNi的衍射强度下降,合金的组织分布显得更为均匀,晶粒变大;热处理后合金充放电循环稳定性及高倍率放电性能得到改善,铸态合金的最大放电容量为350mAh·g-1,热处理合金充放电时最大放电容量大于铸态合金,且循环稳定性有明显的改善,氢在合金中的扩散系数增大,高倍率放电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9.
乙醇在空气/乙醇离子氮碳氧多元共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40Cr钢在空气/乙醇离子氮碳氧多元共渗过程中乙醇对化合物层厚度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计对化合物层的微观组织结构和显微硬度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空气/乙醇离子氮碳氧多元共渗中,随着乙醇流量的增加,化合层厚度先增加再减少,最表面硬度先增加再减少,过量的碳抑制ε相的生成.  相似文献   
40.
自蔓延高温合成V3TiNi0.56Al0.2贮氢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钒基固溶体贮氢合金因其贮氢量大而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但传统的纯金属熔炼成本高,限制了其应用。文中从理论上计算了V2O5-TiO2-Ni-Al体系的绝热温度Tad=2879 K和单位质量反应热q=-2.80 kJ/g,表明能够进行自蔓延高温反应,且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制备出了钒基固溶体型贮氢合金V3TiNi0.56Al0.2,通过实验研究了V3TiNi0.56Al0.2贮氢合金的组织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组织结构与真空感应熔炼制备的基本相同,V3TiNi0.56Al0.2合金最大放电容量为350 mA.h/g,活化性能较好,但循环性能和高倍率放电能力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