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5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变送器是工业现场最常用的监测、计量设备之一,介绍了基于MSP430FE427单片机的多功能变送器,能够实现电压、电流、电阻、频率和各种热电阻、热电偶等物理量的测量,并具有RS-485总线通信和高精度PWM DAC的功能.重点讨论通过软件测量、通信协议流程及其校正系统的配合,补偿器件精度和温漂等因素引起的误差,完成变送器的校正和检验.实践证明,该变送器具有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精度优于0.01%,功耗小于3 mA.  相似文献   
12.
基于秦氏模型的虚拟仪器开发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介绍了基于秦氏模型的虚拟仪器研究的意义;论述了秦氏模型的原理及其三个重要的概念——功能赋予、测试融合和积木式拼搭;设计了以框架协议集成开发系统为核心的虚拟仪器开发系统;讨论了该开发系统的动态演化。  相似文献   
13.
基于虚拟仪器的监测记录仪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活地运用虚拟仪器技术于监测记录仪的研发中,研制出一种基于虚拟仪器的人机界面友好的监测记录仪。该记录仪基于工业PC机平台,应用开源代码MySQL数据库存储数据信息,通过多线程技术实现数据采集存储,实时动态显示,实时监测,数据回放提取,系统组态,报表打印等多项功能。具有低成本,高精度,稳定及人机界面友好的优点。适用于振动,温度,压力等多种参量的监测记录。本文着重从系统的硬件配置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基于软件体系结构的秦氏模型智能虚拟控件集成框架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秦氏模型智能虚拟控件是对非智能虚拟控件经过功能赋予后形成的智能测试仪器单元,通过积木式拼搭,可形成各种类型虚拟测试仪器。对三种不同的软件体系结构类型进行比较,阐述了它们对智能虚拟控件复用与集成的影响;提出了支持插头插座式体系结构类型的智能虚拟控件层次结构以及基于体系结构的智能虚拟控件集成框架;给出了一个拼搭式虚拟仪器实例。  相似文献   
15.
将虚拟仪器技术引入数控机床在线测量仪,通过三维测头与工件的接触或碰撞,机床数控系统向虚拟仪器系统返回测量结果.结合测头与工件的具体几何位置关系进行补偿和形位误差计算处理,得到加工工件的质量评价参数及可视化展现.介绍了虚拟式数控机床在线测量的功能及其功能实现,重点分析了测量软件的实现以及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新型步进电动机控制驱动器。该驱动器充分利用了单片机运行速度高和软件控制灵活的特点,将传统的PLC步进电动机控制模块与驱动电源合二为一,开发一种价格低、性能优良的新型运动控制产品,并已应用于数控标记机。  相似文献   
17.
针对位于野外有风环境下的太阳能电池板表面易于积累灰尘,利用三相行波电帘技术进行除尘时,风力可能会对除尘效率以及灰尘的定向移动情况产生干扰的问题,分别在面板倾斜角度θ为0°、10°、20°和30°以及风力等级分别为0级、1级、2级和3级的情况下,利用析因分析法设计了分组实验,研究了三相行波电帘除尘技术的抗风干扰性能,测试了倾斜角度在0°~30°和风力等级在0级~3级范围内的除尘效率,并拍照记录了0级、1级、2级和3级风速下的灰尘定向移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三相行波电帘除尘技术具有较好的抗风干扰性能,风力不会降低除尘效率,各种风速和倾斜角度下的除尘效率均在96%以上,无风情况下的灰尘具有较好的定向移动特征,但有风情况下的定向移动会被破坏。  相似文献   
18.
在测控软件、信号处理和虚拟仪器领域,各种曲线、数据的绘制、对比和捕捉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文引入智能虚拟显示器的概念,从实现理论、软件构架和软件编程等方面介绍了一种面向测控领域的通用显示系统,为测控软件和信号处理实验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最后以频谱分析仪为例,具体解析显示系统的使用。  相似文献   
19.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目前开设的实验项目多为验证性、综合性实验,与工程应用有较大的距离,不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本文提出的"工程应用实践"教学新模式,能让学生直接参与工程项目研究,有助于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光波入射到纤芯与包层分界面时,会产生一种沿径向呈指数衰减的消逝波,利用光纤消逝场原理,选择具有高氢敏性和氢敏选择性的Pd/WO3纳米膜作为氢敏感膜,设计一种新型光纤氢敏传感器.介绍其结构及检测原理,以阶跃型单模光纤为理想模型,利用光的波动理论,建立数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消逝场型氢敏传感器主要参数对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