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3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2篇 |
综合类 | 12篇 |
化学工业 | 49篇 |
金属工艺 | 10篇 |
机械仪表 | 4篇 |
建筑科学 | 20篇 |
矿业工程 | 8篇 |
能源动力 | 3篇 |
轻工业 | 42篇 |
水利工程 | 15篇 |
石油天然气 | 3篇 |
武器工业 | 2篇 |
无线电 | 1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4篇 |
冶金工业 | 13篇 |
原子能技术 | 5篇 |
自动化技术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9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导线的电气性能之一表现为导线的温升情况,从理论出发计算35 kV老旧导线与新线的载流温升,并通过试验测试导线的实际温升情况,探究老旧导线的电气性能。理论结果表明:分析得出新线的辐射散热功率比老旧导线少46%左右。当载流量低于150 A时,温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带有防振锤的老旧导线、老旧导线、新线;当载流量大于150 A时,温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老旧导线、带有防振锤的老旧导线、新线。试验结果表明:对于LGJ70/10导线而言,在相同的电流值下,新线的温升比老旧导线的温升低11%左右。以理论和试验相结合分析得出:老旧导线的辐射散热功率快于新线是温度低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2.
23.
为有效解决煤矿生产过程中H2S气体高准确性、高灵敏度、高稳定性自动传感的难题,利用对H2S气体具有高度灵敏性的新型In2O3-ZnO复合材料H2S气体传感器,搭建了测试平台并对其气敏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获得以下研究成果:In2O3-ZnO复合材料H2S气敏传感器在20℃~300℃内均有较好的传感灵敏度,复合比例为1∶15时具有最高的灵敏度,复合比例为1∶20时,其在低温区的灵敏性最强;同时,复合比例为1∶15的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浓度灵敏度和较短的响应恢复时间,且具有较好的响应重复性和响应稳定性。因而,复合比例为1∶15的In2O3-ZnO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H2S气敏传感性能。 相似文献
24.
鄱阳湖水体无机氮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分析鄱阳湖水体无机氮的时空分布,于2006年1月和7月对鄱阳湖湖面及其主要支流下游的表层水进行系统采样,分析研究了各种形态无机氮的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枯水期鄱阳湖无机氮在上游主航道较低,低于全湖平均值,航道中段无机氮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区;丰水期氮含量高值区出现在主航道中段,在下游处无机氮含量又呈现上升的趋势;鄱阳湖NH4+-N和DIN在枯、丰水期有相似的变化规律;鄱阳湖主航道枯水期NO3--N、NH4+-N、DIN浓度明显高于丰水期,而NO2--N恰好相反,其主要支流丰水期NH4+-N和DIN含量也比枯水期低。 相似文献
25.
26.
简介了提钒炼钢厂除尘风机振动故障诊断现状,并着重介绍了CDMS-2000在线振动监测诊断系统的技术特点、实际应用情况及效果。 相似文献
27.
28.
29.
以火棘为主要原料,经过原料清洗、打浆除渣、成分调整、接种发酵、澄清过滤、灌装杀菌得到火棘果酒。对初始糖度、初始pH 值、温度、接种量四个影响因素进行正交L9(34)试验,结果表明:初始糖度为18%,初始pH 值为6,温度为28℃,接种量为0.6% 是最佳的组合,发酵时间约3d;以明胶和单宁按1:1 比例混合作为澄清剂,添加量为80mg/kg;陈酿温度控制在15℃左右,时间2~3 个月;灌装后68℃、30min 杀菌,可得果香浓郁、琥珀色泽、澄清透明的优质火棘果酒。 相似文献
30.
镎、钚、锶在黄土地下水中地球化学行为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中国的浅地层处置方针和现场实际情况,采用地球化学模式程序EQ3/6模拟研究了核素镎、钚、锶在浅地层埋藏条件下黄土地下水中的地球化学行为,其中包括核素在黄土地下水中的存在形式及地下水-黄土相互作用条件下核素存在形式的变化规律和次生矿物的生成种类和顺序等。研究结果表明:1)在现场地下水中核素的存在形式为:镎以NpO2^ 为主,次为NpO2CO3^-、:NpO2OH(aq),分别占73.88%、19.72%和5.86%。钚以Pu(OH)5^-占绝对优势(99.68%);锶的存在形式以Sr^2 为主,占94.84%。2)水-岩作用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地下水中加入研究浓度的核素镎、钚后,瞬间将生成NpO2和PuO2沉淀,同时还将生成一系列其它矿物的沉淀,主要有赤铁矿、绿泥石及磷灰石等。地下水-黄土相互作用过程中溶液中镎的浓度和存在形式变化表现为突变,在反应的初始阶段以NpO2^ 为主,占95.37%,反应进行约半小时左右时,镎的存在形式突然发生了质的变化,瞬间转变为以Np(OH)5^-为主,且含量占99.16%,但体系的pH值并没有发生突然的改变。地下水-黄土相互作用过程中钚的存在形式的变化基本上遵循渐变的规律。由反应初期以PuO2^ 为主,次为Pu(OH)5^-,逐渐过渡到Pu(OH)5^-、Pu^3 和PuSO4^ 共存,到反应后期则以Pu(OH)5^-占绝对优势,并伴有少量的Pu^3 。锶的主要存在形式在反应前后基本上未发生明显的改变,且在各种体系中均表现为以Sr^2 为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