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6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32篇
矿业工程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41.
Fe73Cu1.5Nb3Si13.5B9淬态薄带中的巨磁阻抗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高Cu在合金薄带的含量,并采用合适的甩带速度V,在FeCuNbSiB淬态薄带材料中观察到了较大的巨磁阻抗效应。甩速V=30m/s的Fe73CU1.5Nb3Si13.5B9淬态薄带在外加直流磁场H=7162A/m下,在f=300kHz时磁阻抗△Z/Zo为-22.6%。另外发现Fe3Cu1.5Nb3Si13.5B9淬态薄带中横向磁各向异性很微弱。Fe73Cu1.5Nb3Si13.589淬态薄带中AZ/Zo随磁场变化的峰值基本来源于△X/X0项的变化。在f≤16MHz的频率范围内,其峰值磁场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42.
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CSP)工艺在实验室进行了模拟生产无取向电工钢试验,通过金相、透射电镜观察及能谱分析等手段,初步研究了A1含量对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3.
无取向硅钢热轧板常化过程中的织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浩  赵宇  喻晓军  连法增 《钢铁》2008,43(9):79-0
 通过对取向分布函数(ODF)的分析,研究了无取向硅钢热轧板在常化过程中不同厚度位置的织构演变情况。结果表明,热轧板内部在常化过程中发生再结晶,不同位置的织构变化不同,表层处织构变化不明显,各组分混乱分布且强度不高;1/4板厚处热轧板和常化板的高斯织构都比较强,但900 ℃常化后高斯织构强度有所降低;中心层常化前后织构发生明显变化,{111}<112>织构强度增强。  相似文献   
44.
非晶及纳米晶合金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自从1960年P.Duwez等人首先用熔体快速凝固法制得An-Si系非晶合金以来,至今,已30多年。当前,许多非晶合金已获得实用,这一领域的科研工作得到日益逢勃的发展。本文综述了自1987年以来在非晶和纳米晶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5.
本研究对(Al+Cu)含量分别为0.25%的钕铁硼基体和0.5%基体进行Dy晶界扩散,并分析了矫顽力、Dy含量分布和微观结构。通过比较两种磁体的成分、性能发现,在Dy增加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高(Al+Cu)磁体扩散后的矫顽力提高量相较于低(Al+Cu)磁体高37kA/m~43kA/m。进一步进行成分、矫顽力的梯度分析发现,基体的(Al+Cu)含量变化并没有改变扩散后磁体内部Dy元素随扩散深度的浓度分布,但是矫顽力梯度分析结果显示高(Al+Cu)的各片层矫顽力提升量均比低(Al+Cu)片层高40 kA/m~80 kA/m。后续的EPMA的Dy面分布图显示,高(Al+Cu)基体扩散后Dy在晶界处富集条纹更清晰、连续,而TEM的EDX分析结果也显示高(Al+Cu)样品中晶界附近Dy含量更高。(Al+Cu)含量的提高,使得晶界相的流动性增强,Dy更加连续包裹主相晶粒,使得Dy增加量相同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矫顽力。  相似文献   
46.
本文主要研究了烧结钕铁硼磁体中氧含量变化对Dy晶界扩散后的Dy含量及矫顽力增加量的影响。选取多种高、低氧磁体进行Dy扩散处理后比较发现,低氧磁体的Dy扩散量和矫顽力提高量均明显高于高氧磁体。对9个0wt.%Dy的不同氧含量样品进行扩散再次确认,氧含量减少有利于Dy扩散量、矫顽力的提高。各样品成分梯度结果显示,低氧磁体的Dy扩散量由表及里全面高于高氧磁体,内外浓度梯度也小于后者。电子探针表征结果表明,低氧磁体Dy扩散后晶界处Dy富集条纹更明显、连续,完整包裹各个主相晶粒。这种结构优化也使低氧磁体各向异性场提高幅度大于高氧磁体。磁体中氧含量降低使富钕相在主相周边均匀连续分布,为后续进入磁体内部的Dy元素提供连续的扩散通道,从而使磁体的Dy扩散量和矫顽力提高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7.
针对直流串激式电机作为矿用电机车的弊端,采用开关磁阻电机作为矿用电机车的动力源并利用STM32F103作为系统控制器。介绍了开关磁阻电机的特点,并设计其硬件电路和利用直接转矩作为SRD调速方式。实验结果显示,开关磁阻电机可以稳定运行,并且满足矿用电机车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48.
通过晶界扩散Dy元素将烧结钕铁硼磁体的牌号从39SH提高至39UH,并与传统合金化工艺添加Dy制备的39UH磁体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经过Dy晶界扩散处理后磁体的室温矫顽力由1677kA/m增加至2218kA/m,磁体Dy的质量分数从3.49%增加至4.09%,Dy使用量比传统合金化方法制备的39UH磁体节约了16.3%。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扩散磁体中Dy高浓度富集在晶界附近,明显不同于Dy元素呈弥散分布的合金化样品。在室温至180℃范围内晶界扩散磁体的室温矫顽力、高温矫顽力以及矫顽力温度系数均优于合金化高重稀土对比样品。室温至180℃不同温度烘烤实验表明,未处理磁体在150℃以上开始出现大幅度不可逆磁通密度衰减,而扩散处理样品和39UH比较样品则均比较稳定。进一步研究显示,经过晶界扩散处理后大幅度提高了样品矫顽力,在开路烘烤实验过程中样品工作点仍能处于拐点以上,避免了高温热退磁。  相似文献   
49.
50.
发展了一种新的热处理方法以改善铁基非晶合金的软磁特性。经低于结晶温度330℃×0.5h预退火处理,随后进行快速退火,Fe75Mn6Si8B11非晶合金显示出最好的磁特性,这种结果可以解释为在低温预处理产生晶核,在快速退火处理时发生应力完全消除和微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