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4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12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48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27篇
一般工业技术   50篇
冶金工业   9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以辽宁朝阳地区的砂岩质煤矸石为制作陶粒的主要原料,以该地区易得的油母页岩和页岩为主要掺加料,进行了陶粒增塑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砂岩质煤矸石的细度可以提高生球的塑性指数、耐跌落次数,以及陶粒的筒压强度;油母页岩的掺入能小幅度提高生球的塑性指数和陶粒的筒压强度,对耐跌落次数影响不明显;页岩的掺入能明显提高生球的塑性指数、耐跌落次数和陶粒的筒压强度。当砂岩质煤矸石与页岩质量比为6∶4时,陶粒的筒压强度可达8.4 MPa。  相似文献   
42.
红外热像仪精确测温技术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为实现红外热像仪对温度的精确测量,根据热辐射理论和红外热像仪的测温原理,推导了计算被测物体表面真实温度的通用计算公式;讨论了发射率对测温精度的影响,分析了用红外热像仪进行精确测温的条件,探讨了环境、大气和热像仪本身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并绘制了各种因素对测温精度影响的理论曲线。结果表明:发射率为0.7时,真实温度为50℃,发射率偏离0.1时,对于3~5 μm热像仪来说,测温结果偏离真实温度0.76~0.89 ℃; 对于8~14 μm热像仪来说,测温结果偏离真实温度1.56~1.87℃。本研究结果对提高热像仪测量温度和表面发射率的准确性,减小不必要的测量误差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3.
介绍了森吉米尔廿辊可逆式冷轧机的主要性能;通过试车,摸索并制定出不锈钢的轧制工艺,对轧制中出现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终轧机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原设计要求。尤其轧制0.3mm不锈钢的成功,对我国不锈钢薄板轧制也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44.
基于相位相关法的实时模板定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位相关法广泛用于图像配准中,结合傅里叶梅林变换的相位相关算法可以精确检测出图像平移,旋转和缩放参数。针对传统方法,设计了一种边缘模糊滤波器来抑制相位相关法的边缘效应,同时定义了一个简化角度模糊判断的shift操作。为解决因多次应用傅里叶变换带来的计算量大、实时性差的问题,提出并实现了在GPU并行处理下的解决方案,并将其应用在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工业图像配准和复杂背景下的模板定位中。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较好的鲁棒性,也证明了处理较大尺寸图像时具有较好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45.
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研究和应用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孙晓刚 《塑料》2003,32(5):1-6
碳纳米管的发现引起科学界及产业界的极大重视,大量的研究集中在碳纳米管的合成、生长机理、物理性能的表征等方面。随着碳纳米管合成、提纯、化学修饰等领域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已成为世界科学研究的热点。综述了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研究在机械、电学、光学性能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46.
使用稳定锂金属粉末(SLMP)/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作为负极、以活性炭(AC)作为正极组装锂离子电容器,研究其电化学性能。根据恒流充放电(GCD)和交流阻抗谱(EIS)研究了预嵌锂前后锂离子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嵌入适量的SLMP可消除碳纳米管大部分固有的不可逆容量并提高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这种电容器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优异的循环性能。电流密度为0.05 A/g时预嵌锂碳纳米管锂离子电容器的比电容达到85.18 F/g,电流密度为0.05~4 A/g时最大能量密度和最大功率密度分别为140.4 Wh/kg和5.25 KW/kg,经过3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仍约为82%。  相似文献   
47.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多波长辐射测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首次将神经网络理论应用于多光谱辐射测温领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从根本上取消大多数工程材料发射率与波长之间的假设模型,可以克服最小二乘范畴解决上述问题的局限性,是一种解决目标真温及光谱发射率等测量问题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8.
空气氧化法提纯碳纳米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以乙炔为原料气,采用铁-镍复合催化剂,在700℃下,由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得了直径为10nm~30nm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然后通过空气氧化法对所获碳纳米管进行提纯,去除了碳纳米管中的无定形炭、炭纳米颗粒及炭纤维等非晶碳成分,提高了碳纳米管的纯度;并研究了提纯温度和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在空气中440℃加热3h后,烧损率趋于平稳,基本上稳定在2%左右。使用透射电镜(TEM)考察提纯前后碳纳米管的形貌,发现碳纳米管在空气中440℃加热3h后,非晶碳成分基本去除,纯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9.
粒子复折射率是计算粒子光散射特性的重要参数.传统的KBr样片透射测量粒子复折射率的方法过程复杂,对颗粒物粒径要求满足Mie散射条件.提出了基于椭偏法的烟尘粒子复折射率测量方法,推导了椭偏法测量复折射率的理论公式,将现场采集的烟尘粒子制备成以玻璃为基底的烟尘粒子薄膜,搭建了基于椭偏法的烟尘粒子复折射率测量实验装置,获得了烟尘粒子多光谱复折射率.实验结果表明,与KBr样片透射法的测量结果吻合较好,这为其颗粒物复折射率的测量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0.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两个神经网络的凝汽器故障诊断方法.首先使用非线性主元分析神经网络进行特征提取,降低数据维数,既简化了诊断过程,又确保故障诊断精度.随后使用概率神经网络获取最终的故障诊断结果,该神经网络训练速度快,而且容易添加新的训练样本.最后将提出的方法用于某汽轮机组凝汽器故障诊断中,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行之有效,且易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